西漢歷史上有一個“李陵事件”,名將后人投靠匈奴,司馬遷獻言獲罪。一年之后,他的家人因此慘遭殺害。李陵為什么要投敵,他到底經歷了什么,翻開史書,看看這位際遇悲慘的李陵。 李陵是李廣的孫子,他的父親是李廣長子,叫李當戶。當戶,是匈奴的官職名稱。當年李廣俘虜了一名匈奴當戶,為了紀念戰功就給兒子起了這個名字。據說漢武帝比較賞識李當戶,可惜他去世很早,李陵是他的遺腹子。李陵從小學習騎射,被選為建章宮羽林軍的長官。漢武帝覺得他有李廣遺風,就派他去前線建立功勛。 公元前99年,李廣利帶領三萬騎兵攻打匈奴左賢王。漢武帝命令李陵押送軍需物資。李陵覺得,這時立功的大好機會。他主動要求帶領一支部隊,從側翼出發,攻打匈奴左賢王。李陵的運氣很不好,他遇到了匈奴的主力部隊。一開始,李陵率領將士英勇搏斗。幾天后,匈奴援軍趕到,李陵率兵躲到了山谷中。李陵孤軍奮戰月余,死傷慘重,即便如此,也殲敵近萬人。 李陵和匈奴鏖戰期間,漢軍里出現了一個叛徒。這個叛徒對匈奴統帥說,“李陵單兵作戰,沒有后援,眼看就要堅持不住了。”匈奴人開始了瘋狂地進攻,李陵被趕入峽谷之中。李陵知道決戰的時刻來臨,他決定夜晚突圍,讓士兵分成小股逃離包圍圈。李陵帶著幾十個士兵突圍出去了,匈奴人知道他是將領,緊追不舍。李陵無奈之下,只能投降。 李陵兵敗,李陵投降,李陵幫助匈奴人練兵,前方一個又一個消息傳來,大漢朝廷一片嘩然。根據史書記載,李氏全家伏誅,被斬于長安街頭。李陵知道了消息,徹底放下了對大漢王朝的愧疚,他娶了單于的女兒,成為匈奴的一員。 有一種說法,李陵兵敗之后為了保存實力,是假意投降。他想作為大漢的內應,偵查匈奴的軍事力量分布。只不過,他的心意沒人知道。李陵全家遇害后,他被大漢朝廷推到匈奴人一側。 李陵也后悔過,當時大漢的使節蘇武被扣留在匈奴。后來匈奴和大漢和親,蘇武被放回大漢,臨行前遇到了李陵。他們二人一個是忠義雙全的使臣,一個是落敗之后投降的叛臣。李陵一邊舞劍,一邊吟詩,與蘇武話別。李陵之后,李氏家族徹底衰敗,在也能有出現功勛戰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