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立脊拔腰,劍指南天。有人滾背揉槍,萬朵梨花。進不了身,尺有所短。破圈入門,寸有所長。武術有個詞,叫門子。很多拳種,有開門一說。什么叫門,打個比方,你抱個圓,手掌相對的中線叫門,手臂內圈叫入門。入門,就是進入內圈。
萬水千山,何為江湖。江湖在哪里,就在心中。有人享受孤獨,練拳中,與自身對話,越練越開心,這也是笑傲江湖。有人以劍為友,人劍默契,練出心中境界,這也是孤獨求敗。練拳和寫字一樣,本不為取悅他人,只為遇見自己,那種法喜,才是大自在。
打閃時彈抖,打雷時暗顫。發力這種事,不能強迫,不想發力,說明身體沒準備好。發力這個東西,盤著盤著,突然想釋放了,才陡然一彈,發完力很舒服,暖融融,周身暢快,這就受益了。有些發力動作,角度很別扭,其實在練小筋腱。
你看烹飪,掌勺玩的是鍋,或翻或顛,鍋勺翻飛,都是活勁,菜燒的就好吃。打拳如是,骨盆像一口鍋,丹田就是食材,旋動大轉子,調整骨盆角度,不斷揉活小腹,久練,丹田就能旋動了。功夫深的人,通過旋丹勁,又可揉動兩腎,固本培元。
打完一遍拳,丹田發熱,兩腎暖洋洋,這是好的。手暖,腳暖,周身通透爽朗,這是又好了。有人練拳時,感覺用脊柱攪動丹田,這個也很對,形容角度不同,都是一個路子。內功深的人知道,人的腸子最有勁。練內功的人,消化系統強大,也是這個道理。
練太極拳,就像熬中藥,開始沒啥感覺,越練藥力越強,越來越興旺。初學和高階,練的東西不同。初學多關注,如何練功力,如何產生能量。高階多留意,如何運化功力,轉化能量。有個說法,太極拳勁似水,其實很貼切。練太極拳,打出一股水勁,這是好的。
什么叫水勁,流動感。再慢的拳,也有能量流動。所以說,太極拳不光是架勢,更重要是,體悟如何傳導。打個比方,一條很窄的柵欄,你每個部位,要依次的,慢慢鉆過去,不要碰到,這種靜心專注,次第度過的體感,叫節節貫串。
什么叫水勁,旋動感。不光是波浪,螺旋也是水勁,就像漩渦。不光太極拳,很多運動模式,都在模擬漩渦。經典螺旋勁,能有效的凝聚核心。功法很重要,打拳要研究,如何擰成一股繩。野馬分鬃,不是直著拉開,而是旋著拉開,叫挒勁。云手,也不是直接就掤,而是擰著掤。內壓旋動,形成一股渦流,丹田在中間。
高階水感,本質就是,內壓的膨脹,流動,回旋,這一點很重要。你看有些人,打拳很智慧,同樣是起式,含著一股流動感。同樣中盤,暗含渦流盤旋。所謂的催,不是逼迫,而是由內由根,向外波導。所謂的抽,不是空拽,而是由內由根,向內牽引。鼓蕩涌動,連綿圈弧,螺旋不斷,都在練這種水感。不要打空拳,要不斷揣摩,最終獲得水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