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圖說三鎮(zhèn) | 76年前蛇山公園一日游

     人文武漢 2022-06-05 發(fā)布于湖北

    家中存有民國時期父母親在武昌蛇山上拍的一組照片:那種120相機黑白小方塊照(6*6厘米)和放大了的布紋照,母親說是1946年在黃鶴樓照的。雖然黃鶴樓在清末已經(jīng)毀了,但武漢人習(xí)慣上將蛇山奧略樓一帶仍稱為黃鶴樓。

    1936年南樓拱橋落成后,橋上“蛇山公園”醒目

    1945年9月1日,第六戰(zhàn)區(qū)接管日方物資委員會在恩施成立,9月18日在漢口中山公園受降堂接受日本投降,10月9日開始接收日物資。委員會主任為第六戰(zhàn)區(qū)司令官孫蔚如,副主任為第六戰(zhàn)區(qū)副司令官郭懺與湖北省政府主席王東原。我的父親田鎮(zhèn)瀛是這個委員會的湖北省政府專員、時任湖北省萬縣麻織廠廠長,從四川萬縣來到武漢,奉命接收日軍設(shè)在漢口的武漢被服廠,隨后任廠長。

    工作之余閑暇時,愛好攝影的父親與母親同游武昌蛇山,父親用德國蔡司相機在蛇山公園拍了一組照片。我家長居漢口,我對武昌不熟,何況父親攝影的照片風(fēng)景處1956年修建武漢第一座長江大橋時拆了。那年,我隨大舅單位春游去過一次東湖,也是第一次去武昌。在過江輪渡上看到建設(shè)中的長江大橋,漢陽門碼頭上岸后坐卡車去東湖,汽車沒行駛多久便出了城區(qū),沿路塵土飛揚,一片鄉(xiāng)里的景象。

    1935年武昌,新建的上蛇山臺階

    后來,看到一幅盧俊手繪的《三十年代盧立群開辟大首義公園平面示意圖》及熟悉武昌朋友的介紹,我才弄清楚父母親當(dāng)年游覽的地方,推測出他們游覽的路線,乘船過江,漢陽門上岸,黃鵠山下拾級而上,游覽蛇山公園。

    1928年,湖北省建設(shè)廳決定在1924年落成的首義公園的基礎(chǔ)上,將首義公園與蛇山中部及東段南麓的抱冰堂和蛇山林場連成一體構(gòu)成蛇山公園。1936年,長街(今解放路)擴寬,南樓拆除,在南樓所在位置建跨街天橋——南樓拱橋,橋身上“蛇山公園”四個大字,異常醒目。

    1946年父母親游奧略樓在湧月臺前合影

    湧月臺

    2015年5月23日游黃鶴樓,與很多武漢人一樣,80年代新黃鶴樓落成時大家蜂擁而至,那時登黃鶴樓還要脫鞋進去參觀,之后偶爾陪外地朋友游黃鶴樓。那天,從近年新開的東大門進黃鶴樓公園,去黃鶴樓的途中,意外發(fā)現(xiàn)有一湧月臺,乃1992年重修,在白云閣旁;忽然記起父母親1946年游黃鶴樓(奧略樓)時似乎有這個建筑,因為立柱上依稀可見“江流有聲 ”字樣,這個立柱上亦有“江流有聲”。沒錯,就是它。

    這湧月臺,很多人考證是從漢陽遷到武昌蛇山的,據(jù)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朱衣主纂的《漢陽府志》記載:“涌月亭在縣治北鳳棲山上。今巨石上有'湧月’二字。”。萬歷《漢陽府志》記載“湧月亭,府治后稍東。近聞修里城石碎。”鳳棲山(鳳凰山)上曾有石刻“湧月”,后修湧月亭,可遮風(fēng)避雨。遷到武昌后為湧月臺,四立柱及枋無頂。

    1935年,湧月臺,通往奧略樓必經(jīng)之地

    湧月臺前的長椅上小憩

    在盧俊手繪的示意圖上湧月臺在半山腰。從法國人拉里貝拍攝于清末1908年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湧月臺,湧月臺“江流有聲”四字為隸書,現(xiàn)在新建的變?yōu)樾袝瑸楹尾徽赵煮w復(fù)原,豈不更好?老湧月臺靠近長江,晚上應(yīng)該是能聽到長江嘩嘩的水流聲的,游到此處能聽“江流有聲 ”、賞“月色無玷”。

    原湧月臺在半山腰,曾是蛇山上的一景,乃去奧略樓的必經(jīng)之地,游客要從中穿過,經(jīng)禹碑亭,才能到奧略樓,在上山的過程中可稍事休息,可見設(shè)計人員的良苦用心。

    現(xiàn)在新修的湧月臺放在也是新修的白云閣對面,不引人注目,成為靜態(tài)的觀賞物。怎么現(xiàn)在的規(guī)劃、設(shè)計人員不如以前的規(guī)劃、設(shè)計人員呢?倘若不能把它放在去白云閣(或者黃鶴樓)半山腰上,可以把它放在白云閣去黃鶴樓的路上,成為途中的一個景點,定能更好地發(fā)揮它的作用。

    忽然想起,父母親照片中的石柱似乎見過:1962年我讀小學(xué)5年級時,學(xué)校組織春游,到過不要門票的首義公園,這些石柱堆在抱冰堂附近的草坪上,大家在上面玩耍,還有同治黃鶴樓上拆下來的銅頂,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朋友也曾見過老構(gòu)件,為何不用老構(gòu)件復(fù)原湧月臺?至少有100多年歷史的老構(gòu)件哪去了?

    母親在奧略樓臺階上留影

    奧略樓

    1907年張之洞離開湖北去做京官,他的門生們在黃鵠山上修建了一座仿黃鶴樓的風(fēng)度樓,在北京的張之洞獲悉后覺得名字不妥,封建社會大臣忌諱“功高震主”,遂按照張之洞的指示改名奧略樓,“黃鵠山上新建之樓,宜名'奧略樓’,取晉劉弘傳'恢弘奧略,鎮(zhèn)綏南海’語意。此樓關(guān)系全省形勢,不可一人專之,務(wù)宜改換匾額,鄙人即當(dāng)書寄”云云。“風(fēng)度樓”旋易“奧略樓”,為張之洞親手所書。

    1908年,風(fēng)度樓存在的時間短,但有老照片為證,右為湧月臺

    此樓,建在黃鵠山上,雖名奧略樓,但湖北武漢人還是習(xí)慣稱之為奧略樓,就連上世紀(jì)20年代居住在武昌都府堤的毛澤東,1927年填的詞也叫《菩薩蠻·黃鶴樓》。在盧俊手繪的示意圖上,登蛇山拾級而上,經(jīng)湧月臺,過禹碑亭,方至奧略樓。那時黃鶴樓雖然沒有了,只有這奧略樓,但在武漢人民心中這里仍然是黃鶴樓。母親看到當(dāng)年她和父親的照片,還是說“1946年,黃鶴樓照的”,不知道有啥奧略樓。

    在張公祠前留影的照片不多,常見于明信片

    張公祠

    剛看到母親在一棟西式建筑前留影時,我以為是蛇山上的原湖北省圖書館,有朋友指出,不是圖書館,是1956年拆了的張公祠。此張公祠與原湖北省圖書館為同時期的建筑,建筑風(fēng)格、形式、材料都很相似。

    前為張公祠,后為抱膝亭

    上世紀(jì)30年代所建的張公祠,是一座戴瓜皮帽的西式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的建筑,四柱三開二層樓歇山頂。該建筑為蛇山公園二期工程,大約落成于1936年,張公祠的資料不多見,似乎被人遺忘了。同期,漢口中山公園也建了張公祠(今受降堂)。1955年建長江大橋時,認(rèn)為這不是古建筑,沒有保留的必要,拆了,啥也沒有留下。

    張公祠也就存在了20年,好在蛇山上還有抱冰堂,也是紀(jì)念張之洞的。

    銅像基座前留影

    黃興銅像

    看到這張照片,不知道是蛇山哪里?仔細(xì)看,發(fā)現(xiàn)是一座雕塑的下部,隱約可見人物的腿。那時,蛇山上有一座黃興銅像,1955年建長江大橋挪動到武昌首義公園路,1985年搬遷到漢陽龜山,但一直不知道在龜山哪里?

    手機地圖上看距晴川閣、鐵門關(guān)不遠。為此,最近特地去了一趟龜山公園,瞻仰黃興銅像。現(xiàn)在去很方便,坐公交車到晴川閣下,步行10分鐘可到,龜山公園在此新開了一個東大門。手機地圖上提示去黃興銅像道路還在建設(shè)中,我想“車到山前必有路”,到了那里問保安,其實已經(jīng)建好了,手機上的地圖也“滯后”。

    上世紀(jì)同時期的照片

    漢陽龜山公園的黃興銅像

    1933年第一期工程,在蛇山頭的石欄花木中巍然豎起了辛亥元勛黃興的銅像。這尊舉世僅存的黃興銅像身披大氅,背東而立,高臨江渚,眼望西天的彩霞和腳下的江水。其設(shè)計和布局頗為應(yīng)和黃興所賦詩句中的意境:"驚人事業(yè)隨流水,愛我園林想落暉","蒼茫獨立無端感,時有清風(fēng)振我衣。"

    “猶抱琵琶半遮面”

    抱膝亭

    仔細(xì)看父母親游黃鶴樓老照片發(fā)現(xiàn)有一張的背景是抱膝亭,雖只看到亭的一半,但中國建筑的對稱結(jié)構(gòu)可以推測全貌。

    原抱膝亭在奧略樓后的山頂,民國初年湖北學(xué)界為紀(jì)念梁鼎芬而建。梁鼎芬曾任兩湖書院監(jiān)督、湖北全省學(xué)務(wù)處總提調(diào)、湖北按察使等職。亭名取諸葛亮的“抱膝長吟為梁父”之語意,曾是蛇山公園著名的打卡地。

    左起:張群、蔣介石、張學(xué)良

    1935年蔣介石、張群(時為湖北省政府主席)、張學(xué)良在抱膝亭前拍照留念,可見抱膝亭是蛇山上耀眼的景點。1955年修長江大橋時拆了。

    1994年抱膝亭復(fù)建于公園北區(qū),在白云閣東北側(cè)山北坡上52米處,距黃鶴樓以東326米。這個灰不溜秋的抱膝亭,毫無美感可言,與周圍的風(fēng)景不搭,可以說是“大煞風(fēng)景”。 

    建長江大橋時拆了的抱膝亭

    重建的抱膝亭

        

    據(jù)黃鶴樓公園官網(wǎng)介紹:重建的抱膝亭,六角重檐攢尖頂,羽翼舒展,筒瓦脊飾,6根石柱支撐。亭高7.2米,柱高3米,柱圍2.06米,均有精致欄桿,清新雅麗,甚是精工。石亭整體全部采用白理石,石產(chǎn)自安徽屯溪。東西兩側(cè)均有漢白玉題額。亭名為梅阡題。

    抱膝亭是蛇山公園的一個重要景點,那天,我們沒有去看新建的抱膝亭,因為壓根都沒有想到母親照片的背景是抱膝亭。后來,我特地去看抱膝亭,讓人大失所望,在蛇山北面不顯眼的地方,還要從山上往下走。

    南樓拱橋打卡

    南樓拱橋(蛇山橋)

    南樓拱橋是一座跨越長街(今解放路)的人行天橋,天橋連接蛇山兩邊風(fēng)景名勝,游人不必上、下山,在山上可步行從蛇山西頭奧略樓到東頭的抱冰堂。照片拍攝時正值冬天,母親身穿貂皮大衣,拿著毛手籠,側(cè)身站在跨街橋上。

    旁邊橋欄上有典雅的云紋圖案,橋面看去鋪著石板,一塊塊方方正正的,連綴在一起,橋后為長街西側(cè)的商店。怎么會在一座人行天橋上留影?我推測當(dāng)時蛇山天橋還是新鮮事物,算得上蛇山公園景區(qū)靚麗的名片,橋上留影乃當(dāng)年的打卡之處。這組照片中,這個景點,父親拍了兩張照片。

    南樓

    南樓拱橋建橋前此處為蛇山南樓,武昌老居民稱之為老鼓樓洞,1733年武昌府城圖,圖中蛇山中段形狀似城門的標(biāo)為鼓樓。1869年武昌縣志《城池圖》同一個位置標(biāo)為南樓,一直到1930年的地圖上都可以看到南樓的身影。民間流傳的說法其實是有歷史依據(jù)的。

    蛇山上

    打撈江城記憶  鉤沉三鎮(zhèn)往事

    眺望蛇山公園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勿侵犯知識產(chǎn)權(quán)!



      掃描二維碼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久久99成人网站|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五月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 激情五月开心婷婷深爱|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XXX| 日产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国产av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VA麻豆|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系列|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男女xx00上下抽搐动态图| 波多野结衣久久一区二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丰满爆乳在线播放| 四虎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天堂|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的| 久在线精品视频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情侣|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国产精选|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A男人的天堂久久A毛片| 草草浮力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xxxx丰满少妇高潮| 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破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