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牽動著億萬人的心。高考,是每位年輕人最重要的一步。雖然不能完全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但也會影響著未來的方向。因此,每到高考之際,社會各方面都在努力,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順利。 ![]() 對考生們送上祝福,那也是能夠表達美好愿望的。金榜題名、魚躍龍門等等成語,其實就是為祝福考生而生的。不僅僅是個人,一些單位或機構(gòu),都會發(fā)布祝福的話語,以表達對考生的鼓勵。 今年的高考,《讀者》也同樣發(fā)布了他們對考生的“祝福”。不過,《讀者》似乎文化底蘊深厚,用的是一首詩來表達。“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這是黃巢的一首詩,讀起來確實很有氣勢,但與高考好像不搭調(diào)。而且,《讀者》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竟然沒有給出這首詩的題目,《不第后賦菊》。什么意思?就是黃巢考試落榜以后,寫的一首菊花詩。 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引用《清暇錄》關(guān)于這首詩的記載,此詩是黃巢落第后所作。我們都知道黃巢起義,但不知道黃巢在起義之前,曾參加過科舉考試,而且不第。這不但沒有打擊到黃巢,反而使他豪情倍增,借詠菊花來抒寫自己的抱負,于是就有了這首《不第后賦菊》。 ![]() 所以,《讀者》借用這首《不第后賦菊》,是想表達什么?希望考生們“不第”后,也不要氣餒?可考試都還沒有結(jié)束,哪有這樣祝福考生的呢?在這首詩的后面,《讀者》說“希望所有的高考學子都能得償少年之愿”,表明就是祝福的意思了。 考生讀到《讀者》這樣的“祝福”,心里會怎么想?估計是哭笑不得。這還加個什么油嘛?退路都給想好了。而這首詩的退路,也并不是一條好的路,這就不便細說了。 ![]() 曾經(jīng)的《讀者》,那可是年輕人必備的讀物。記得三十年前,只要進學校圖書館,首先就是看看有沒有新的《讀者》。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后來漸漸遠離《讀者》了。沒想到再次見到《讀者》,竟然是以這種方式。 按說以《讀者》的底蘊,他們的編輯不會不知道這首詩的名字和來歷的。但是,好像《讀者》的編輯,至少是發(fā)布這條消息的編輯,好像真的不知道。難怪《讀者》的讀者越來越少了,這樣明顯的不合適竟然都能發(fā)布出來。 ![]() 傳統(tǒng)文化確實是一個寶庫,但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并不難靠喊口號就能實現(xiàn)。必須要靜下心來,好好地去讀讀看看。現(xiàn)在都在說紙質(zhì)的報刊雜志日益艱難,這固然有信息傳遞方式改變的原因,但也與他們本身質(zhì)量的下降有些關(guān)系。 黃巢不僅僅是一位有名的起義領(lǐng)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除了這首《不第后賦菊》,他還寫了一首《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在唐朝著名詩人扎堆的時代,黃巢的詩能夠流傳下來,就說明了他的了不起。 ![]() 但無論如何,把黃巢的《不第后賦菊》這首詩送給高考學子,怎么看都怎么不合適。偏偏不合適的事情,竟然被《讀者》做出來了。《讀者》的讀者們(如果還有的話),會有何感想?估計不明白《讀者》這是要鬧哪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