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知識點: 1、寫作手法: (1)常見表現手法: 用典、聯想、想象、虛實相生、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以小見大、襯托、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賦、比、興 (2)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 (3)常見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對比、對偶、互文、夸張、反問等 2、詩歌的分類: (1)送別詩:抒寫離情別恨,給友人激勵勸勉 例: 《渡荊門送別》(李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渭城曲》(王維) (2)羈旅詩:描述個人見聞,表現羈旅生涯產生的思鄉懷親之情。 例: 《旅夜書懷》(杜甫) 《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3)詠史懷古詩:以評論歷史事件和人物,憑吊古跡為內容,抒發思古幽情,針砭時弊,多用聯想、想象、古今對比的寫法。 (4)邊塞詩:奮勇殺敵,建功立業的愛國激情;對戰爭的不滿;戍邊將士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例: 《使至塞上》(王維) 《漁家傲 秋思》(范仲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5)詠物詩:用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詩人情感,多采用象征、比擬、托物言志等手法。 例: 《卜算子 詠梅》(陸游) 《石灰吟》(于謙) 《梅花》(王安石) (6)寫景詩: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來寄寓情感,多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手法。 例:《錢塘湖春行》(白居然) 《過故人莊》(孟浩然) 《西江月》(辛棄疾) (7)閨怨詩:哀青春易逝,向往幸福未來,抒寫對人生感慨,對親人思念。 例: 《望江南》(溫庭筠) 《武陵春》(李清照) 3、詩歌的寫作風格: (1)流派風格: 田園詩——恬淡閑適 諷喻詩——激憤 山水詩——清新自然 詠史詩——雄渾壯闊 邊塞詩——悲涼慷慨、悲壯蒼涼 (2)作家風格: 李白——雄奇夸張、想象浪漫、憤世嫉俗 蘇軾——曠達豪放 杜甫——憂國憂民,沉郁頓挫,心系天下 岑參——抒寫邊塞將士雄風 辛棄疾、陸游——愛國情懷,激憤之懷 李清照、柳永——細膩情懷,婉約凄切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清新優美 陶淵明——向往田園歸隱之樂,閑適恬淡 4、詩歌常見的意象:(用以抒發作者情感的物象,叫意象) 菊——隱逸、高潔; 梅——堅強、不屈不撓、不畏嚴寒; 松柏——堅挺、傲岸、堅強; 柳、折柳——送別、留戀、傷感; 鴻雁——思念、孤獨; 子規(杜鵑)——悲慘、凄惻; 沙鷗——飄零、傷感; 江水——時光的流逝或者愁緒; 酒——歡悅得意或失意愁苦; 明月——團圓或思鄉; 夕陽——失落、消沉、思念或珍惜美好的人生; 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的惡劣,人生的坎坷; 云、秋蓬——游子漂泊不定; 蓮花——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梧桐——凄涼悲傷的象征 ; 猿啼——常象征悲哀、悲傷的感情; 羌笛——凄切、思親思家 冰雪的晶瑩——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5、表達效果(作用): 意境優美、意境深遠、言近旨遠、深化意境、升華主旨、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二、鑒賞詩歌的一般步驟: 1、看題目:題目中經常會蘊藏著與主旨相關的信息。 2、看主體: (1)古人所用意象基本帶有固定的、特定的含義和情感寄托; (2)抓住表達情感的關鍵字,如“萬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 3、看背景:詩歌鑒賞題中,有時會有詩人人生經歷及寫作背景的相關注釋,一定要仔細分析,知人論詩、知事論詩。 三、常見的題型: 1、提煉全詩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這首詩采用(某種表達方式、修辭方式、表現方法),寫出了(某個意象的某種)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種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種作用。 2、賞析句子: 方法:先從寫作手法(表現手法、抒情方式、修辭手法)或者抓關鍵字賞析,再聯系詩歌的主旨或詩人的情感回答。 3、賞析關鍵字或詞: 方法:先分析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再聯系詩歌的主旨或詩人情感。 注意:分析關鍵詞的時候,如果沒有采用任何寫作手法,應先結合全詩解釋詞語的含義,再聯系詩歌主旨或詩人情感分析。 4、直接問全詩采用的寫作手法及其作用。 方法:分析作用時聯系詩歌的主旨或詩人的情感。 5、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方法:將詩句直接翻譯出來,再增加修飾性的詞語,讓畫面優美。 |
|
來自: 學生100分之路 > 《中考古詩文高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