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各種武器裝備的設計,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原則,歷來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的坦克設計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法國坦克史法國一戰期間是英國的盟友,在英國的幫助下開啟了自己的坦克發展的歷程。為了優勢互補同時又節省經費,聰明的法國人提出與英國分工合作,由英國研制重型坦克而法國主要研制輕型坦克。 在坦克設計及工程技術人員具有創造性的努力下,法國相繼研制出包括謝耐德、圣夏蒙、雷諾、夏爾、索瑪等一系列優秀坦克。 ![]() 其中雷諾公司的FT-17輕型坦克被后人譽為“現代坦克的始祖”,開創了法國坦克發展史中的首次輝煌。同時法國人在裝甲兵理論上也做出了積極的深有影響的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法國雖擁有3500多輛雷諾公司生產的 FT 坦克,但卻被分散編為10個坦克團和4個坦克營配屬步兵使用。 結果無論是數量還是裝備并不明顯落后于德軍的法軍屈膝投降,法國的軍工企業盡數落入德國之手為德軍生產武器裝備。 1945年3月,法國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制訂戰后陸軍的重建方案。為了汲取二戰中的慘痛教訓,法國軍方決定研制三種全新的裝甲車輛來組成自己地面裝甲部隊的主體。 其一是研制一款少量生產,裝備100毫米加農炮,全重超過50噸的重型主戰坦克;其二是大量制造13噸級,具有較強火力,可以進行空運的輕型坦克;另外還要制造一款同樣可以進行空運的8輪4軸輪式裝甲車作為輔助裝備。最終通過這三種坦克裝甲車輛形成較為完整的適合陸軍所需的裝甲裝備體系。 研發思想確定后,法國的軍工業便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研制工作。在一片欣欣向榮的發展環境下,法國的坦克制造業又重新煥發了青春。 ![]() ![]() 其中就誕生了諸如AMX-13,AMX-30/40等一系列極具法國特色的坦克車輛,但這些坦克卻都沒有超過50 噸。 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世界各國主戰坦克研發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法國陸軍主要裝備的AMX-30系列坦克已經漸顯頹勢,不能滿足裝甲部隊的使用。 于是法國軍方在1977 年提出了一個全新的 EPC 發展計劃(主戰坦克發展計劃)。在 EPC 計劃制訂后,相應的研制工作便在第二年的1978年陸續展開。由法國最大的國有軍工制造企業奈克斯特公司的前身 GIAT 集團即國營地面武器工業公司提供設計方案,供軍方進行可行性研究。 由于科技的大幅度進步,20世紀80年代初的世界主戰坦克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1980年,法國與聯邦德國簽署了共同研制主戰坦克的協定,新型坦克被定名為“拿破侖”。但是這個計劃并沒有擺脫法德兩國合作研制兵器的怪圈,兩年后該計劃宣布破產。 在“拿破侖坦克”計劃破產后的1982年,法國的 EPC 發展計劃在以前的研發基礎上由單純的可行性研究進入具體設計的確定方案階段,并由 GIAT 集團負責實施。第一輛原型車于1985年由伊西萊穆利山諾工廠進行組裝,并于1986 年首度亮相。 法國國防部長安德烈.吉羅德宣布法國陸軍九十年代主戰坦克,正式命名為 AMX-56勒克萊爾。 勒克萊爾坦克勒克萊爾第一輛正式樣車于1989 年底正式推出,并于1990年公開展示。勒克萊爾主戰坦克除了具備當代優秀主戰坦克的基本特性外,還以大量應用現代最尖端科技而聞名。 ![]() 勒克萊爾坦克總體設計相當緊湊,長度比豹2短了1米,車高僅2.4米。 在防護力方面,勒克萊爾采用鋼制全焊接車體與炮塔,車體與炮塔本身擁有一層基底裝甲。 ![]() ![]() 炮塔四周還可掛復合裝甲,這使得勒克萊爾成為使用模塊化復合裝甲技術的主戰坦克。 勒克萊爾采用尾艙式自動裝彈機,彈藥放置在尾艙內由取彈機構從尾艙內取出后直接推送至炮膛,這要比俄式坦克采用的炮塔吊籃式裝彈機可靠得多。 ![]() 另外勒克萊爾的彈藥在炮塔尾艙中呈帶式排列,送彈和推彈過程都比較簡單,減少了自動裝彈機因零件眾多而引發頻繁的機械故障。 勒克萊爾的動力系統采用了1臺1500超高增壓柴油機,該柴油機配有1 個特殊的渦輪增壓器可以為發動機增壓進氣,也可以作為獨立的動力為坦克發電。 ![]() 勒克萊爾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其車內安裝的強大的數字化戰場管理系統,而這也是讓法國人最引以為豪的地方。 勒克萊爾是西方第一種在初期設計階段就規劃配備了戰場管理系統,簡稱 BMS戰場管理系統的主戰坦克。其系統包括彩色顯示器、數據處理計算機以及數位無線電連接界面。 車內配置的整合慣性導航與 GPS 衛星定位系統,即導航系統與電子地圖系統便可在彩色顯示器上清楚地標示出周邊的敵我位置、戰場信息以及已方補給保障基地的位置,進而合理地規劃出行進路線,標示敵方目標或障礙的具體位置,組織進攻或防御和預先擬定戰術計劃等工作。 1992年,隨著第一輛“勒克萊爾”開始在法國軍隊中服役,標志著法國回到世界坦克裝甲強國的行列。 勒克萊爾坦克的發展隨后“勒克萊爾”還相繼開發出許多衍生型號,如裝甲搶修車、裝甲架橋車、裝甲回收車、裝甲排雷車、裝甲工兵車等等使“勒克萊爾”形成了完整的系列車族。 隨著冷戰的結束,西方各國坦克裝甲車輛的數量在總體上大幅度縮減,法國陸軍最初預計裝備1400 輛勒克萊爾坦克的計劃,到1992年減至650輛,1996年又減至406輛。 ![]() 1993年,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向法國訂購了388 輛熱帶型勒克萊爾坦克,阿聯酋也成為世界上除了法國之外唯一一個裝備使用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的國家。 “勒克萊爾”雖然于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裝備法軍部隊,但由于批量裝備的時間較晚,沒有趕上1991年的海灣戰爭。參加對伊拉克軍隊作戰的法軍裝甲部隊依然使用的是較早的AMX-30/40型坦克。 1999年科索沃戰爭爆發。為了應付所謂的低強度沖突,戰后15 輛勒克萊爾主戰坦克被派到了科索沃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目前在黎巴嫩南部還有13 輛“勒克萊爾”在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但直到今天,勒克萊爾主戰坦克還仍然沒有接受過真正意義上的實戰的檢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