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怎么還在吃蠔油啊,網上說了,蠔油會致癌啊!” 李叔叔一邊收拾女兒家的廚房,一邊就要將才開封不久的蠔油扔到垃圾桶里。 李叔叔的女兒見狀,一把奪過來。“你干嘛呀,我才買的,怎么什么東西到了你嘴里都會致癌啊?哪有這么夸張啊,網上的言論不能全信……” 這種言論你們聽過沒?味精致癌!耗油致癌!鹽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難道人類爬上食物鏈的頂端,還是得吃清水煮白菜嗎?今天就來好好跟大家聊一聊,蠔油到底會不會致癌? 蠔油的來源,你了解嗎? 1888年,在廣東省珠海南水鄉,一家小小的家庭作坊悄然成立了,主要出售一種新款調味料--蠔油。 作坊的主人李錦裳,生于1868年,祖籍廣東新會七堡鎮涌瀝村,幼年喪父,與母親蔡氏相依為命,務農為生,因為見義勇為得罪了當地惡霸土豪,受到他們迫害,于是背井離鄉,輾轉來到珠海南水定居。 南水是珠江口一個小島嶼,盛產生蠔,李錦裳為補生計,他開設了一間小茶寮,在小茶寮煮蠔出售。 一天,李錦生與往日一樣燒火煮生蠔,可由于其他的事情出門忘了生蠔,過了一段時間后,他回家遠遠的聞見了濃烈的香味兒,于是趕忙跑回家,心想壞了恐怕都糊了。 可揭開鍋一看,呈現在他眼前的,竟是一灘厚厚的深色棕褐的濃稠汁,這濃稠汁,香味撲鼻,引人食欲大開,于是他蘸取了一點放在嘴里品嘗,覺得香味無比。 在這無意之間,一款新型的調味品——【蠔油】誕生了,于是李錦裳抓住了這個時機,從此專門成立了一家小茶館,并于1888年正式成立李錦記蠔油莊。 為什么很多人不吃蠔油了,蠔油真的會致癌嗎? 蠔油是一種很常見的調味品,它是將牡蠣煮熟,取其濃汁,加入輔料制成的,人們習慣把牡蠣叫作生蠔,所以用它們做的調料就叫蠔油,蠔油不僅可以提高鮮度,而且營養豐富。 關于蠔油會致癌,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它含有一種叫作谷氨酸鈉的物質,長期攝入這種物質會對人體致癌。 事實上,這個謠言被打破了,谷氨酸也是一種氨基酸,大部分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如海帶、玉米、西紅柿、豆類等,就人體而言,谷氨酸不僅僅是外界所說的致癌物質,還是構成人體組織所需蛋白質的重要物質。 谷氨酸鈉致癌的傳言更多的來自于這種說法,“如果溫度達到120度以上,新鮮的谷氨酸鈉會產生一種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焦谷氨酸鈉。”其實它產生的焦谷氨酸量很少,不足以對我們人體構成威脅。 無論是鮮谷氨酸鈉還是焦谷氨酸鈉,對人體都沒有危害,只是它的鮮味沒有鮮谷氨酸那么強烈,所以放在調味品里會讓調味品的鮮味流失。 還有一種理論認為,蠔油會產生致癌的黃曲霉素,這個謠言就更加撲朔迷離了。 真相是,蠔油打開蓋子后要放在冰箱里保存,如果長時間放在溫度過高的環境中或者開蓋后長時間不使用,會導致保質期過期,蠔油很可能會發霉變質,但蠔油腐敗變質引起的霉變不是黃曲霉毒素。 蠔油腐敗變質會滋生各種細菌,如大腸桿菌,可能導致嘔吐、腹瀉等癥狀,黃曲霉毒素通常隱藏在發霉的農作物中,如花生、玉米和豆類,蠔油是動物油,即使發霉也很難產生黃曲霉素。 可見這些關于蠔油的傳言并不是事實,只要合理儲存,正常使用,蠔油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 使用蠔油需注意什么? ——控制好量 吃蠔油要注意掌握技巧,尤其是在烹飪食物的過程中,控制好用量,很多人在任何食物調料中都會添加蠔油,但是蠔油的部分材料是生蠔,生蠔是海鮮的一種。 如果痛風發作,尿酸指數高,就不要用太多的蠔油,否則尿酸指數會繼續升高,加速痛風的到來,關節腫痛是常見的情況。所以要控制數量,才能保持指數穩定,遠離疾病。 ——冷藏保存 蠔油在使用過程中也要保存好,因為一般人打開后短時間內是用不完的,一瓶蠔油可以持續使用一個月,但是,與其他調味品不同,蠔油很容易變質。 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溫度過高很容易滋生細菌,如果打開后室內環境溫度過高,可能會逐漸變質,食入后可能會造成健康危害,蠔油開封后要放入冰箱冷藏,低溫下不易滋生細菌,保證調料的安全使用。 ——不要加入太多其他調味料 調味可以增加食物的風味,但是在使用蠔油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添加其他調料,因為蠔油本身含有谷氨酸鈉和鹽,會使食物變甜變咸。 如果加入蠔油,用味精、雞精、食用鹽等調味,過量食用會使食物味道變重,不利于健康,所以要適當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