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阿姨是一名家庭主婦,平日里負責全家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 每天早上6點多,李阿姨都會去菜市場買新鮮蔬菜,回家后開始為一家老小做可口的早餐;吃完早餐后,王叔叔、兒子和兒媳去上班,李阿姨去送孫子上幼兒園;之后進行回家洗碗和收拾屋子,中午大家在學校或是公司吃飯,而李阿姨則在家對付一口。晚上大家回家一起吃李阿姨做的晚餐。 ![]()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王叔叔是一個傳統的人,在他的意識里,調味品還是只有之前的鹽、醬油和醋,他認為蠔油、雞精、油醋汁、豆瓣醬等這些調味品里面都放有添加劑,不應該出現在飯菜里,中國患癌率之所以這么高,都是因為蠔油這些調味品。 這一天一如往常一樣,大家吃完早餐去上班,晚上回家吃飯。 今天晚上的菜品有:蠔油生菜、涼拌黃瓜、西紅柿炒雞蛋和紅燒排骨。在做最后一道菜紅燒排骨時,王叔叔回來了,他看見李阿姨正在往紅燒排骨里放雞精,立馬制止。 “雞精里面有添加劑,我說了多少次了,你怎么還往里面加,不能放。”王叔叔說著并將雞精扔到了垃圾桶里。 “根本沒有的事,雞精我已經放了很多次,也沒發現會中毒致癌。再說放點兒雞精可以提鮮,吃起來味道更好。”李阿姨回答道。 將所有菜都端上桌后,王叔叔更氣憤了,“怎么還有蠔油生菜,不是一直都說不讓放蠔油嗎?這些東西里面都是添加劑,你今天怎么了,不是放蠔油就是放雞精。”王叔叔大發雷霆。 “這是我今天剛剛學會的菜,蠔油生菜,我看別人在網上教學的,我剛剛做成功之后還嘗了一下,挺好吃的,你們不吃,我吃。”李阿姨說著將蠔油生菜放在了自己跟前。 王叔叔不讓大家吃蠔油生菜,準備倒掉,李阿姨阻止了王叔叔,并說自己全部吃掉,要得癌癥也是自己得,絕不拖累王叔叔和孩子們。 晚飯的氣氛有點兒怪異,李阿姨自己吃完了蠔油生菜,大家的心情都不太好,飯菜沒有全部吃完,第二天大家都上班后,李阿姨將昨晚的剩飯熱了一下之后吃掉。 工作日的中午一般只有李阿姨一個人在家,李阿姨都是吃前一天的剩飯剩菜,或是不吃等著晚上一起吃,將就著過著每一天。 近幾天下午李阿姨感覺胃不舒服,以為是吃得過多而引起了飽脹感,中午沒吃飯,下午李阿姨也都感覺胃部不舒服。直到這天下午,李阿姨胃部疼痛難忍,來到了醫院。 王叔叔接到李阿姨的電話后,立即趕到醫院,指責李阿姨天天吃這些調味品,這下吃到醫院了吧。 醫生給李阿姨開了胃鏡檢查,檢查顯示:胃腔內有菜花樣腫塊突出,表面呈結節狀,與正常黏膜邊界比較清楚。初步診斷為胃癌早期。王叔叔在抱怨李阿姨不僅害了自己,還害了全家人。李阿姨傷心欲絕,以淚洗面。 王叔叔詢問醫生,“是不是因為我們家經常吃蠔油這些調味品,才使得我太太患上癌癥的?” 醫生表示驚訝并說道:“蠔油?研究表明蠔油是不會致癌的,它會使食物變鮮,人們更喜歡吃這些食物,這次發病估計和日常的飲食習慣有關系。李阿姨,您每天都會按時吃飯嗎?” 李阿姨說道:“我每天早飯晚飯都會按時吃的,我們全家一起吃飯,中午我自己應付一口。” “那您每天中午都吃些什么呢?會按時吃嗎?”醫生問道。 “中午不餓的時候就不吃了,和晚飯一起吃,一個人在家也懶得做。如果有前一天的剩飯剩菜的話,會吃一點。”李阿姨回答道。 不光醫生表示驚訝,就連王叔叔都驚訝,原來李阿姨每天都是這么過的,他經常會囑咐李阿姨一個人也要吃好,沒想到李阿姨卻這樣對待午飯。 醫生推測,李阿姨之所以會得胃癌,不是蠔油的原因,而是經常吃剩飯剩菜,或者不吃飯而造成的。新鮮的蔬菜在經過加工炒熟并且隔夜后,里面的維生素會被氧化,蔬菜中的亞硝酸會增多,之后會以亞硝酸鹽的形式進入胃里,經過處理會生成N-亞硝基化合物,這種物質是誘發胃癌的原因之一。 另外,各種細菌會附著在食物上,產生有害物質,長期進食剩飯剩菜容易致癌,所以在做飯時做適量的菜,剩余飯菜倒掉,為了身體健康,不吃剩飯剩菜。 了解了李阿姨的病因,我們再看一下蠔油究竟是什么制成的,會不會影響人的健康,對癌癥的發生有沒有影響。 一、中國癌癥高發,是蠔油惹的禍嗎? 研究表明,我國新發癌癥病例不斷增加,今年新增數為482萬約為美國的2倍;癌癥死亡病例也不斷增加,今年新死亡人數為321萬約為美國的5倍。 中國是一個癌癥大國。癌癥的高發病率和死亡率不僅與人們對身體的不重視,不及時進行體檢有關系,還與飲食有著重大關系。我們現在的食物中大多數都放有蠔油,蠔油可以使食物變得鮮美,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蠔油的成分。 1.蠔油的成分 蠔油是由牡蠣加工熬制而成的,蠔油由各種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脂肪、糖和無機鹽等組成。 其中鋅元素含量豐富,缺鋅的人可以服用以補充鋅元素。含有18種以上的氨基酸,其中9種氨基酸也是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蠔油也是以原蠔汁為主要原料構成的。 關于流傳的蠔油致癌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谷氨酸鈉的原因,谷氨酸鈉可以提鮮,使食物變得鮮美。英國理工大學視頻監管局也對該言論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70-90℃的情況下味道最鮮,沒有毒害作用。 而谷氨酸鈉不耐高溫,120℃以上會使蠔油失去作用,產生毒害物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般的烹飪不會達到120℃,所以只要正確食用蠔油,是不會產生危害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蠔油的保存方法,通常需要將蠔油放到冰箱里面冷藏保存,如果是在常溫下,會滋生細菌以及黃曲霉素,食用后,會產生腹痛、嘔吐、腹脹等表現,黃曲霉素會大量的殺死或抑制肝細胞,從而導致肝臟功能的損傷,誘發癌癥。 知道了蠔油的主要成分及保存方法,那我們該如何正確食用蠔油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2.如何正確食用蠔油 蠔油不可過多食用。任何調味品都是適可而止,不是越多越好。我們應該正確掌握蠔油的量,起到提鮮的效果即可,過多反而會咸。 調味品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最好在快要出鍋時再加入蠔油,以免過早加入蠔油,時間過長,溫度變高,而使蠔油的有效成分改變,達不到蠔油的效果。 綜上我們了解了蠔油不會致癌,正確食用蠔油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接下來我們看看其他調味品。 二、這3種調味品,盡量少碰 我們日常最常用的調味品:鹽、雞精、燒烤料、味精、自榨油、魚露、豆豉、醬油、醋等,這些調味品也不是越多越好。接下來我們看看這3種調味品食用過多,會有什么危害。 1.自榨油 在炒菜時,我們都會放入油來炒,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家做的油比較安全,天然無添加吃的放心。殊不知自榨油也有很大的危險因素。 人們選用自己家種的菜籽、花生或者芝麻來榨油,一般是將這些東西晾曬之后拿到作坊去加工,首先這個原材料不一定新鮮,有的人會選擇吃點兒榨點兒,有的菜籽或花生發霉了,或是保存不當變質了,都不會發現。 如果發霉會產生黃曲霉素,繼續榨油,黃曲霉素會混合到油中,這些肉眼看不見的毒素,但是對身體危害很大。 再者去一些小作坊榨油,其設備和加工環境都遠不如桶裝油,榨出的油里面含有多種雜質,沒有桶裝油成分純,還未經過消毒、滅菌等的處理,衛生不過關,沒有安全保障。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少吃自榨油,去吃安全有保證的桶裝油。 2.魚露 魚露又稱魚醬油,在我國的福建、廣東等南方地區比較常見。在涼拌海鮮或是做一些海鮮湯時經常使用,魚露可以提高湯的鮮美度。 但是研究表明,大量食用魚露可致癌。因為魚露在制作過程中需要發酵,發酵會產生乙酸乙酯,而大量食用乙酸乙酯會對鼻咽喉造成刺激,服用后也會對肝臟、腎臟造成傷害,容易發生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 魚露是經過較長時間的發酵霉變而形成的,在這過程中會有白地霉、黃曲霉等多種真菌,過多食用魚露時,就過多的食用了這些真菌,會直接引起癌變。 另外魚露在制作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人體服用后會在胃內經過新陳代謝轉化為致癌的N-亞硝基化合物,進而引發胃潰瘍、胃癌等疾病。 為了身體健康,少用魚露做調味品。 3.雞精 大多數人在炒菜時會加入雞精進行提鮮,雞精主要是由味精、鹽、雞肉粉末、香辛料等一些添加劑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其中還含有腎上腺素等成分。雞精的鮮度高于其他調味品,而純度比味精多,這是因為雞精是一種復合調味品。 雞精中含有大量的鈉,過多食用,會引起和過多食用鹽所造成的相同的危害,比如高血壓患者,在食用過多鈉后,會感到口渴進而喝更多的水以保持細胞的滲透壓,這會使血容量增高,從而使血壓上升。 如果是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更要減少鈉成分的攝入,以免水鈉潴留嚴重,造成身體浮腫。同樣尿毒癥等腎臟出現問題的患者也都應該減少鈉的攝入,以免引起水鈉潴留,水腫更加嚴重。心血管患者也要少吃鈉,避免導致過多的水分滯留體內,造成心臟負擔加重。 小兒吃過多的雞精,神經遞質會抑制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影響兒童骨骼的發展,從而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而且雞精中含有大量的谷氨酸鈉,過多食用雞精,會使人體代謝谷氨酸鈉的能力降低,過多的谷氨酸鈉進入人體腦部組織,影響神經系統,導致神經細胞受到刺激,進而危害人體健康,嚴重者會危害人體的生命。 不管是自榨油、還是魚露、雞精等調味品我們都應該較少的食用,或是不食用。過多食用這些調味品對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李阿姨患胃癌不是因為常吃蠔油,蠔油正確且適量食用不會致癌。而經常吃剩飯剩菜或是不按時吃飯才是導致癌癥的根本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要按時吃飯外,也要少吃調味品,比如自榨油、魚露、雞精等這些調味品,過多食用會使身體各個器官和組織造成危害,因此應適量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