蠔油作為當下十分流行的調味品,在很多家庭中都能見到蠔油的身影,蠔油口感獨特,有著提味提鮮的效果,“一勺蠔油嘗遍天下鮮”就是對蠔油最好的稱贊。 但最近兩年有個現象很反常,就是使用蠔油的人越來越少,甚至不少家庭徹底不用蠔油了。為什么大家突然都不吃蠔油了?為此我曾問過家里的親戚,親戚一聽說蠔油,馬上義憤填膺地說道:“以后炒菜可千萬別用蠔油了,那玩意吃多了致癌!” 我很不解:“蠔油明明是生蠔熬制的,怎么就致癌了呢?”親戚反駁說:“現在這些蠔油里壓根就沒有生蠔,都是添加劑!” 其實很多不吃蠔油的人,都是這種想法。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人為了健康,開始加入到養生的行列中去。可奇怪的是,我國新發癌癥病例卻在逐年增加,因此人們普遍認為,我國癌癥高發,都是蠔油惹的禍,事實真的如此嗎?蠔油真的不能吃了嗎? 蠔油里都是添加劑,吃了會致癌? 蠔油是由牡蠣(生蠔)制成,將牡蠣的肉剝出后再進行蒸煮,等湯汁濃縮后加入水、白砂糖、谷氨酸鈉、焦糖色、檸檬酸和山梨酸鉀等,經過過濾和包裝等工序后就成了我們在貨架上看到的蠔油。 從蠔油的制作工序中我們可以看出,蠔油中其實加入了不少添加劑,那這些添加劑對人體有害嗎?蠔油中一般含有增鮮劑、增稠劑和防腐劑等,我們挨個來看。 1.增鮮劑 一般增鮮劑中都含有谷氨酸鈉、呈味核苷酸二鈉和酵母抽提液等,谷氨酸鈉是最常見的,味精中也含有這個物質。很多人覺得蠔油致癌,就是因為這個谷氨酸鈉。殊不知,世衛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聯合組織將味精列入無需限制的安全類別調味品,很多權威機構也都對味精進行過毒理實驗,結果都是對人體沒有致癌作用。 所以,蠔油里含有的谷氨酸鈉和味精道理一樣,都屬于提鮮物質,食用后對健康不會造成威脅。 2.增稠劑 最常見的增稠就是黃原膠,黃原膠作為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增稠劑,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是被允許添加的。 3.防腐劑 最常見的防腐劑是山梨酸鉀,雖然名字聽起來嚇人,但它是世界國際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推薦的高效安全保險防腐劑,正常劑量時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雖然沒有危害,但不少人還是自然而然得對防腐劑有著抗拒感,殊不知不加防腐劑才是壞事。因為蠔油營養豐富,十分容易變質,如果不加防腐劑你一不小心就會吃到變質的蠔油。 這種蠔油是真的致癌! 大家在使用蠔油時,幾乎很少有人注意看瓶身上的文字,如果你有留意看,會發現瓶身上寫著一行提示:建議放入冰箱冷藏。 之所以要放入冰箱冷藏,是因為蠔油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如果開蓋且長時間在室溫下儲存,就很容易被氧化分解,進而給環境中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繁衍條件。 此時,就會增加霉變和腐敗的風險,并產生多種毒素,其中最鼎鼎有名的就是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作為一級致癌物,長期攝入后的結果就是被癌癥盯上! 所以,開封后的蠔油千萬不要放在灶臺上或者室溫下,一定要放冰箱冷藏。 4種調味品,真不能亂用! ①土榨花生油 小作坊在榨油前一般只會粗過濾一下雜質,殊不知這么做含有較大的健康風險,因為一些毒素和細菌肉眼無法觀察到,比如黃曲霉素肉眼就看不見,且一些霉變的種子也含有黃曲霉素,更重要的是簡單的榨油工藝機無法處理。 ②配制醬油 請立刻馬上去廚房看下你家醬油瓶身上有沒有“配制醬油”幾個字,如果有這幾個字請趕緊扔掉。 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發出通知,任何生產企業不得再生產銷售標示為“配制醬油”的產品。所謂配制醬油,就是以釀造醬油為主體,加入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制而成的液體調味品。 這是因為這種“醬油”存在著一定的致癌風險,配制醬油在生產時很容易造成氯丙醇污染,而氯丙醇又有急、慢性毒性作用,同時還有遺傳毒性、生殖毒性、神經毒性和致癌性。 更恐怖的是,有些不法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益,會用動物毛發來配制醬油。是的,就是動物毛發!此類醬油先不說惡心不惡心的問題,其在生產時還會產生三氯丙醇,這也是致癌物,對人體危害極大! ③有哈喇味的辣椒醬、沙拉醬、番茄醬和花生醬 這類調味品通常含有較高的油脂,在貯藏時很容易發生脂肪氧化,一旦產生哈喇味,就意味著所產生的醛、酮、酸等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隨著產生中蛋白質、氨基酸、有機酸等含量逐漸降低,不僅營養品質和風味會大打折扣,還很容發生霉變,進而產生黃曲霉毒素。 ④魚露 魚露又被稱為魚醬油,在福建廣東等南方地區較為常見。由于魚露在制作時需要發酵,發酵會產生乙酸乙酯,大量食用乙酸乙酯會對鼻咽喉等部位造成刺激,攝入體內后還會對肝臟、腎臟造成損傷。 此外,魚露是經長時間發酵霉變而制作成的,在此過程中可能會有白地露、黃曲霉等真菌,長期大量食用魚露,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相當于攝入這些細菌。還有魚露在制作時還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進入體內后會通過新陳代謝轉化成N-亞硝基化合物,這是致癌的。 關注Dr.X 每天多一點健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