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趙高的真實身世,史記上只留下“宦籍”、“隱宮”等寥寥數語,又由于古今語義差別,于是乎趙高就成了面白無須、細氣尖聲的太監。 由于史記中記載“趙高者,諸趙疏屬也”,于是趙高又被認為是趙國公子。清代史學大家趙翼認為趙高因秦國滅亡趙國,于是揮刀自宮,混入秦宮,目的就是為了禍亂秦朝,最終達成所愿,含笑九泉。因此,在某些版本中,趙高又成了勵志典型。 然而,隨著一批秦漢竹簡的出土,趙高的真實身世浮出了水面,改寫了我們的傳統認知,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秦始皇重用趙高的原因! 《史記·李斯列傳》中,司馬遷提到趙高為“宦籍”,也就是宦官。 以如今理解,宦官必然就是太監,但其實“宦”字甲骨文本義是“貴族的奴仆”。從商代到秦朝,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宦官是閹人。直到東漢時,朝廷才規定宮廷內侍為宦官,必須都是閹人。 甲骨文中,一個“凸刀”字形的文字,被認為是“閹割”之意,但甲骨文中沒有將閹人用作宮廷內侍的記載。 周朝時期,《周禮》記載“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這是宮中最早使用閹人的記載。 因此,秦朝時宮中應該已有閹人,但從趙高為宦官的記載來看,他并不是閹人,而是就職于宮中的秦始皇近臣。 關于趙高為閹人的說法,最有力的證據在于《史記·蒙恬列傳》中記載:“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 所謂“隱宮”,一般指“天閹”,某個特別的地方發育不全,或者說非男非女。但“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總不至于兄弟數人都是天閹吧,這也太湊巧、太悲催了,可能性真不大。 秦漢竹簡出土之后,學者研究發現所謂“隱宮”,其實是“隱官”的誤寫。“隱官”這個稱呼,史書上沒有記載,湖北云夢睡虎地秦簡首次提及,秦史專家馬非百將之與《史記》“隱宮”聯系起來,并認為是“隱官”之誤。后來,張家山漢簡、里耶秦簡中也發現了“隱官”記載。 總之,通過一系列考證,如今基本確定司馬遷筆誤,實際應該是“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官。” 那么,“隱官”到底是什么意思,與趙高的身世有什么關系?可以說,“隱宮”與“隱官”的一字之差,卻讓趙高身世被誤解了二千年! 云夢睡虎地秦簡中的《秦律十八種》記載:“許之,免以為庶人。工隸臣斬首及人為斬首以免者,皆令為工。其(身體)不完者,以為隱官工。”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戶律》記載:“隸臣妾、城旦舂、鬼薪白粲家室居民里中,以亡論之。”隸臣妾、城旦舂等罪犯分子,不能與百姓住在一起,否則按照逃亡罪論處,說明對這些罪犯是集中管理的。但該文獻又說“公卒、士伍、庶人各一頃,司寇、隱官各五十畝”,隱官可與百姓雜居,獲得正常人一半田畝等,說明隱官已經屬于自由民了,但待遇減半。另外該文獻中記載“公士、公卒及士伍、司寇、隱官子,皆為士伍”,又說明隱官后代的身份是沒有爵位的士伍,與普通庶民相同。 因此所謂“隱官”,大致可以視為刑滿被釋放的人員,但因為犯罪導致身體不全(不代表是閹人),已經無法回歸正常的自由民身份,于是政府就給他們一個新的身份——“隱官”,并給予減半的待遇。其中,“隱”字代表隱去他們身上的罪過與恥辱,然后并不禍及下一代。 《史記·蒙恬列傳》記載:“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也就是說,趙高母親是罪犯分子,但“世世卑賤”這個說法不客觀,因為趙高屬于“隱官子”,已經屬于正常百姓了。 可以想象的是,由于趙高母親是刑滿釋放的“不完者”,想必在他年少時,沒有少被其他少年嘲諷欺負,或許因此扭曲了趙高的人性,在他的內心深處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在秦始皇去世,無人壓制趙高之后,成為鼓動胡亥大開殺戒的原因之一。 不過,趙高的少年經歷,與秦始皇少年時有些類似。秦異人逃回秦國之后,兒子秦始皇與母親趙姬待在趙國,但秦國不斷侵略趙國,于是當時秦始皇備受欺負辱罵。或許,出于同病相憐,秦始皇對趙高的經歷產生了一定的共鳴,也成為重用趙高的原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如今學者根據“胡亥”稱呼認為,胡亥不是名字,而是“姓胡名亥”,根據史書記載胡亥行為分析,他的母親極有可能是胡人。可能因為母親身份問題,導致胡亥年少時也被嘲諷、孤立。因此,趙高與胡亥走到一起,可能還存在經歷上相近的原因。 趙高身世中還有一個疑點,史書記載說“趙高者,諸趙疏屬也”,那么趙高到底是不是趙國宗室中人呢? 考證當時趙姓,得姓之祖為“造父”。周朝初期,秦趙兩國祖上曾是親兄弟,后來趙國祖上造父立功被周穆王封在“趙城”,由此而得趙氏。秦國祖上被周人流放,社會地位不高,于是攀附為趙氏,“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根據文獻考證,截止秦朝時期,除了趙國與秦國公族之外,沒有其他趙姓來源。因此,史記說“趙高者,諸趙疏屬也”沒有錯,關鍵是趙國的、還是秦國的。 《史記·李斯列傳》記載:“高(趙高)固內官之廝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趙高精通律令與書法,在當時屬于典型的秘書型人才,最終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可以反推趙高父親大概是低級官吏。其中,趙高書法了得,東漢許慎評價“趙高作《爰歷篇》,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與蔡京、秦檜等奸臣一樣都是史冊留名的大書法家。 從趙高母親“被刑僇”,趙高父親應該是秦國低級官吏,以及后來秦始皇對趙國的痛恨、以及對趙高信任與重用程度來看,趙高不太可能是趙國公族后代,更可能是秦國公族后代,只是關系已經極為疏遠了。 因此趙高的身世大致是:趙高母親刑滿之后,一個低級官吏娶了她,生下了“趙高昆弟數人”,趙高精通律法、書法,又可能因為是嬴姓趙氏的遠親,于是機緣巧合之下進入秦宮工作。拋開趙高后來的作為,從趙高出身與進入秦宮這段過程來看,的確非常勵志。 最終,由于趙氏身份、坎坷經歷、精通書法與律令等原因,迅速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入宮不久之后“秦王聞高彊力(武力強大),通于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執掌乘輿的官員)”,成了秦始皇的私人秘書、兼皇家車隊隊長、兼貼身保鏢。 參考資料:《史記》、《張家山漢簡》、《睡虎地秦簡》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