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過程中,人的精力是極度寶貴有限的。 你的精力花在哪里,你就會在什么領域取得成就,開花結果。 如果你把精力花在努力工作上,您能收獲財富和自由;如果您把精力花在短視頻游戲直播動漫吃喝玩樂躺平晚睡晚起不自律上,您什么都不會收獲。 比如有的人每天下班各種無效社交,吃,喝;有的人晚上瘋狂追劇,刷劇刷到凌晨兩點半,第二天早上七點起床上班,精力極差,整個人第二天時間都白白浪費了。 人的精力和意志力和精力是一種極為寶貴的資源。意志力就像您身上的肌肉,用得多了,肌肉就會酸痛。如果您在一件事上用了很多的精力,比如說刷短視頻,等您開始真正做正事的時候,您就沒法這么自律了。 ![]() 在我沒有系統掌握每日時間精力管理術之前,我的時間管理方法和自律方法更多像是在排課表:早上八點到九點做A事件,九點到十點做B事件。 后來我發現,這樣的自律方法雖然工整,但效率并不高。比如在我每天精力最高的時間段,有可能做的事情并不重要,而在下午疲倦困乏的時段,卻被迫要做高強度動腦工作。 這樣管理時間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效率低下,不僅時間利用率低,反人性的時間管理也讓自律的過程變得更加艱難。 如果我嘗試用強制的方式讓自己,我根本無法堅持下去。 因為但凡強制的東西,強求的東西,可以控制的東西,都只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爆發與強烈的反彈。 所以自律的智慧,不應該是控制與強求,而是隨性與形成習慣。讓自律的行為為我所用,從根本解決問題。 ![]() 為了改變當時的狀態,我進行了大量精力管理與時間管理專業知識的學習:我認識到自律的過程并非線性的進行時間利用,相反每個人在每天當中有著不同的專注力波峰,而最順應人性的自律方式應該是在波峰大量輸出價值,做更難更有挑戰更需要動腦的事,而在效率的波谷做相對機械重復的任務,以此實現時間的投資利益最大化。 于是我結合著自律領域的專業著作,開始尋找我一天24小時當中的高效能時間段,它們分別是早起之后的2-3小時,下班前的1小時,晚上七點至九點不受干擾的兩小時,鍛煉之后的一小時。我發現在這幾個時間段我的專注力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做任何事情都是事半功倍。 要管理好下班前的一個小時,只需要做好這兩點 1. 確定離開公司的時間 · 很多人習慣將下午做不完的事用加班的方式解決,但這樣的做法代價是失去了deadline的緊迫感,效率降低,同樣的工作量耗費了更多的時間 · 通過確定離開公司的時間,給自己設置一個時間限制,要求自己在這段時間內完成工作,養成高效工作,按時回家的好習慣 2. 對當天的工作進行回顧 · 如果把工作比作走路,那么對工作進行回顧就是看路。光走路不看路,那就容易迷路,陷入“瞎忙”的狀態。而光看路,不走路也不行。走走停停,才是最好的狀態,讓單位時間的利益最大化 ![]() 在我踐行極致自律的這14年,我認識到自律的底層邏輯首先是自我驅動力的尋找。極致的自律來自于極致的內在驅動力。 就像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孫悟空需要緊箍咒的約束,所以最多算是他律,還算不上自律。而唐僧不一樣。你不需要告訴唐僧西天在哪里,為什么要去西天取經,西天取經需要注意什么,唐僧的心里有極度強烈的驅動力。而極致自律的第二點來自自律的方法論,光有自律的熱情,缺少正確的方法,一個人的意志力精力會被現實中雞零狗碎的任務迅速消耗殆盡。 比如在我的365天自律私塾的一些學員,在加入我的自律私塾系統踐行自律之前,總是處在一種間歇性慷慨激昂的狀態。一件事可以堅持三天五天,比如清淡飲食,但到了周末又無法管住自己的嘴繼續大吃大喝。這歸根到底就是缺乏了系統的方法論作為實戰支撐,知道她開始持續踐行365天自律私塾的每條實戰經驗這樣的情況才得到改善。 作者:潘宇寬 文章來源公眾號【宇寬時間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