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亞姮 向素芳 魏秋鑫 【病例】 患者,女,42歲,1+月前多次無明顯誘因小便結束后發現鮮血,伴左側腰部刺痛、伴尿頻。17+天前院外超聲示:膀胱前壁查見1.8x1.5cm弱回聲結節,與膀胱壁分界不清,形態欠規則。3+天前院外盆腔增強CT示:膀胱前壁不規則增厚,見大小約2.4x1.8cm軟組織密度結節凸向腔內,增強掃描未見明顯變化。 【超聲表現】 【免疫組化提示】臍尿管癌 【臍尿管解剖】 臍尿管是厚壁的管狀結構,由胚胎的尿囊退化形成 , 從膀胱頂部延伸到臍。出生后臍尿管變為纖維索,稱臍正中韌帶。如果尿囊(內胚層)的殘跡存在于韌帶內,會形成囊腫及上皮性腫瘤。解剖25%~35% 的膀胱可見臍尿管殘跡,常見于膀胱頂 ,也可見于前壁,后壁罕見。 【臍尿管癌】 1. 臍尿管癌是一種惡性程度高、易轉移的泌尿系惡性腫瘤 , 是膀胱癌的一種類型,起源于臍尿管殘跡的腫瘤常為腺癌,占膀胱腺癌22%~35%。 2. 臨床表現: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與腫瘤所在部位有關 。 近臍者 ,破潰較早,臍部有血性或粘液性分泌物, 有臭味 ,活組織檢查可確診;臍尿管中段腫瘤主要表現為腹壁疼痛和腹壁包塊 ;近膀胱者可壓迫膀胱或侵犯膀胱出現血尿。 3. 手術治療方式:臨床上臍尿管癌和膀胱癌的手術方式有所不同。臍尿管癌應行擴大性膀胱切除術,手術范圍包括整個膀胱頂部,還應切除腹橫筋膜、部分腹壁、臍尿管全長及臍部;而非臍尿管引起的膀胱腺癌須根治性膀胱切除術,手術范圍包括膀胱、前列腺、膀胱周圍脂肪、臍尿管殘余及盆腔淋巴結。 【臍尿管癌US表現】 1.多為實性低回聲團塊 ,邊界清晰,邊緣規整或不規則,,內部回聲欠均勻。 2.不同程度向膀胱腔內突出。 3.內部均可見彩色血流顯示,呈點狀及條狀分布,可探及動脈頻譜。 4.臍與膀胱間腹壁內有軟組織團塊,即高度提示臍尿管腫瘤。 【鑒別診斷】 *主要與膀胱癌鑒別 1.臍尿管癌累及區域多位于或靠近膀胱頂,腫瘤可累及臍正中韌帶,可為實性或囊實混合性 ,多單發,內部可見血流顯示, 呈短線或弧形分布于周邊及內部,腫瘤內部和周邊可伴有鈣化。 2.膀胱癌一般好發于膀胱三角區、后壁及側壁,很少發生于前壁 , 可單發或多發 ,以腔內實性腫塊或膀胱壁改變為主,很少有膀胱外生長, 腫塊基底部較寬,易浸潤膀胱壁, 表面不規整,呈菜花狀,伴有鈣化者多附著于腫瘤表面。 【膀胱癌TNM分期小貼士】 T 1期 :腫瘤有蒂或基底較小 ,向膀胱腔內突出 ,腫瘤基底部僅限于粘膜層 ,肌層未受浸潤 ,粘膜層高回聲帶連續。 T2期 :腫瘤基底較寬 ,基底部與膀胱壁分界模糊 ,淺肌層受累 ,但肌層的低回聲帶連續未中斷。 T3期 :腫瘤基底部浸及深肌層 ,肌層的低回聲帶連續性中斷 ,但漿膜層的高回聲帶完整。 T 4期 :腫瘤基底寬 ,膀胱壁各層均受侵犯 ,連續性中斷 ,向膀胱周圍 、前列腺浸潤和 /或 盆腔淋巴結及遠處臟器轉移。 編輯 梁羽 責任編輯 陳琴 岳林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