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即衛拉特。蒙古語:?????,元朝稱斡亦剌、外剌,明朝稱瓦剌,清朝稱衛拉特、厄魯特。后來和蒙古本部合稱蒙古族?,F代稱漠西蒙古、西蒙古(還有察合臺蒙古等) ![]() 明朝(瓦剌概述圖) 元代:主要居西域北部,是以準噶爾盆地為中心的天山北方的主要人群;一部分南進西域中部即今巴州。 明代前期:準噶爾東進,與韃靼、兀良哈為漠北三大游牧集團;也先死后準噶爾西返并占領七河地區等。后期:和碩特等南進今巴州和青海等。 清代早期:準噶爾南下征服東察合臺汗國。前中期:康熙三征噶爾丹,八旗滿洲和漢人綠營兵民等駐扎巴里坤—烏魯木齊—喀喇烏蘇一帶的和碩特舊地。乾隆征服準噶爾汗國,千里荒蕪,遷內陸兵民駐守開墾;哈薩克君主請求乾隆允許哈薩克人東進游牧;維吾爾人則北進。 瓦剌興起明初對韃靼用兵,使瓦剌首領猛可帖木兒乘時而起。明成祖朱棣即皇帝位后,即派使臣告諭瓦剌部。瓦剌諸部為同控制著汗位的東部蒙古貴族分庭抗禮,并進而稱雄于漠北,一面結好于明廷,遣使向明廷貢馬。一面又積極同東部蒙古統治集團進行斗爭。 永樂六年(1408)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貢馬請封。七年,其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受明封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三王中馬哈木勢力最強。為爭奪蒙古汗位,瓦剌與韃靼部頻繁爭戰,勢力各有消長。 八年,明成祖北征,韃靼勢衰,瓦剌乘機南下。十年,攻殺韃靼的本雅失里,進而南下攻明。十二年,明成祖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圖拉河)。翌年,馬哈木等貢馬謝罪。不久馬哈木死,傳子脫懽。自此瓦剌與明交好,對仁宣非常恭順。 為日后瓦剌實質統一漠北諸部打下基礎。還派長子也先深入東察合臺汗國,與歪思汗進行多次較量,以確保西境安全。 ![]() 征戰四方宣德九年(1434),脫懽襲殺韃靼部的阿魯臺,脫歡以脫脫不花汗的名義統一安樂王、賢義王及和寧王所部,并聯姻忠順王、兀良哈三衛,逐漸侵蝕明朝邊界。 正統四年(1439)脫懽死,子也先嗣,稱太師淮王。至此,瓦剌勢力極盛。明英宗君臣志在重新振興。朱祁鎮在正統三年亦集乃之戰、正統六年豐州之戰、正統九年以克列蘇之戰、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所發動的四次大規模北伐。在第四次北伐中明英宗因情報系統失靈戰敗被俘。 忽蘭忽失溫之戰后至也先統治初期,瓦剌與明廷關系一直是比較密切的。 明正統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欲為兒求親遣使2000余人貢馬,詐稱3000人,向明朝政府邀賞,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堅持按實際人數給賞,同時因為發現使團企圖以次充好,貢馬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減去馬價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之后也先使團就制造釁端。并于這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陸騷擾。 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慫恿下率兵親征,并一再聽信王振讒言,多次貽誤戰機,也先誘明軍至大同,破其前鋒。接著,又聚軍于土木堡,殲滅明軍主力,俘明英宗以去,史稱為土木之變。 同年十月,也先進圍北京,企圖迫明廷訂城下之盟。但因北京軍民英勇奮戰,也先計劃未能實現。由于傷亡慘重,加上兵士厭戰,內部矛盾重重。也先希望嫁妹與明朝和親被拒,1450年也先被迫將明英宗送還,雙方重新恢復正常通貢互市關系。 瓦剌帝國也先與脫脫不花一向不相睦。脫脫不花名義上雖然是汗,但實際權力卻操在也先手里。也先自恃勢強,垂涎汗位,欲立己姊子“為太子”,脫脫不花拒之,雙方發生激烈戰爭。脫脫不花初與弟阿噶多爾濟聯兵,彼此實力大致相當,難分勝負。后因兄弟內訌,阿噶多爾濟叛投也先。脫脫不花勢孤被敗,遁入兀良哈。脫脫不花死后,也先自稱“天圣大可汗”,建號“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兒為太師,這是所謂瓦剌帝國(衛拉特帝國)。 ![]() 明成祖五征漠北概述圖 衰落分散韃靼與明朝和好之后,內部矛盾開始激化。脫脫不花汗試圖擺脫傀儡地位,他不立與也先姐所生的兒子為太子,另立他子。脫脫不花汗與也先之間的矛盾激化。 也先父子兼并瓦剌各部,加強了對西部蒙古的管理,并得到明朝的支持,從而打敗阿魯臺,統一了東蒙古,實現了整個蒙古地區的短暫統一。其勢力所及,西起中亞,東接朝鮮,北連西伯利亞南端,南臨明邊,致使“漠北東西萬里,無敢與之抗者”,形成了空前龐大的游牧帝國。土木堡之變一度威脅到明朝的安危,由于也先發動戰爭只是為互市貿易,一旦恢復與明朝的通貢互市,雙方很快就相安無事了。 也先與其弟死后,瓦剌部落分散,逐漸衰落,內部事態鮮為人所知。但對外則西侵謝米列契地,并沿錫爾河洗劫了塔什干等城;向東爭奪哈密,一度攻入肅州城,以求開拓東西方通道。一部分瓦剌人則向青海、甘州等地陸續轉移。也先之后約一百五十年,哈剌忽喇興起。 哈剌忽喇與馬哈木、脫懽,也先祖孫一樣,亦出身于準噶爾部。約與其同時,還有和碩特部首領拜巴噶斯。二人先后為瓦剌四部盟主。此時瓦剌的分布地在額爾齊斯河左岸低洼地帶,其牧場地可宜達伊賽克湖,俄羅斯記載明朝向瓦剌部落收稅。清朝,瓦剌分為準噶爾(綽羅斯、厄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四部(見厄魯特蒙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