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筆寫盡人間冷暖 百味情感故事 1. 看日本的圖書和電影里,經常出現“羈絆”這個詞匯,類似我們所說的“緣分”吧,不一定是親情愛情友情,也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擺脫不了的關系。 之前看《小偷家族》,幾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構成一個家庭報團取暖,就聽到演員說了那句,“這就是羈絆啊。” 《如父如子》這本書,其實故事很簡單,也很俗套,但是作者以小處著眼,一點點觸動著讀者的心靈。 文中其中一個家庭男主良多,身材挺拔,五官端正,是一名很優秀的建筑工程師,在公司身居要位。能在寸土寸金的東京購買高檔公寓,可以一個人負擔起全家所有的開支。從世俗意義上看,他是一個成功的男人。 女主綠是一位溫柔善良,沒有主見的家庭主婦。當年良多和前女友沒有分手的時候,就已經和綠交往,后來綠懷孕,良多和她結婚。在良多心中,綠脾氣溫和,是一位合格的太太人選。在兒子慶多成長的這六年時間里,良多的參與很少很少。他每天早出晚歸,周末也常常加班,他并沒有覺得自己對家庭有所虧欠,反而是認為自己事業有成,經濟雄厚,是家里最大功勞的人。 慶多今年就要入小學了,良多和綠為了讓兒子順利入學,特意為他報了入學培訓班,兒子后來表現很好,被順利錄取。本來風平浪靜的日子被一個電話打破了。慶多出生的醫院打來電話,說要面談,懷疑出生時兩家抱錯了孩子。 經過DNA鑒定,慶多果然不是良多和綠的親生兒子,良多那一瞬間說出了一句“果然如此......”其實是選擇了血緣,而綠則希望像往常一樣,撫養慶多長大,是不是親生不重要。因為這孩子是她一把手帶大的,撫養之情遠超過血緣之親,男女主的矛盾從此刻也開始了。 另外一家人的出場,夫妻兩人都穿著低廉的衣服,男人雄大更是邋邋遢遢,每次出場都是遲到,作為精英的良多對他們充滿了鄙夷和不屑。 醫院的事務部長秋山提出,百分百的家庭碰見這樣的情況都選擇了交換。這讓兩個家庭都接受不了,在氣憤之下,齋木雄大提出要賠償金,良多對此認為他們是要拿兒子來賣錢。 在此后的幾次聚會中,雄大讓孩子們吃快餐,喝碳酸飲料,自家的三個孩子都和他一樣把吸管咬到變形,良多更加看不上雄大這個人,像他這樣的家庭,怎么能好好教育孩子呢? 回到東京,良多上司給了他一個意外的建議,就是把兩個孩子都爭奪過來撫養,良多動心了,以自己的能力,肯定能帶給孩子們更好地教育和未來。 兩個家庭商議,先從周末的換宿開始。慶多第一次去雄大家留宿,綠一個人整理著他的衣服,玩具,眼淚止不住地流,她認定慶多就是自己的兒子,就此一步步地交換到別人家里,是怎么都接受不了的。 同時,親生兒子琉晴的到來,并沒有讓綠覺得欣喜,反而是尷尬。她不知道如何和他相處,也不想帶他出去,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向鄰居和朋友解釋,每次看到琉晴,綠總會下意識地想到慶多,慶多在鄉下雄大家里,會怎么樣呢,會不會想媽媽呢? 對綠而已,每次的換宿都是一次煎熬。 良多看著琉晴,開始指導規劃他的一言一行,吃飯不能灑在餐桌上,飲料不能多喝,要學會獨自洗澡,一項項嚴格的要求,就像嚴格要求慶多一樣,根本看不到愛意的表達。 慶多在雄大家里倒很新鮮,可以無拘無束地玩耍,可以熱鬧地吃飯,還可以一起野餐放風箏,只是到了夜里,他還是想念母親綠,眼前的這個溫柔的由佳里不是自己的媽媽。 2. 和醫院這場事故終于上了法庭,當年的那個護士祥子也出場了,她終于說出了實話,孩子不是偶然抱錯的,是她故意掉包的。這句話讓全場人都陷入了憤怒。問及原因,她說自己當時過得很不幸,就不愿讓良多和綠這么幸福,處于嫉妒的心理,把他們的親生兒子掉了包。 本來準備起訴祥子,最后卻知道這樣的事情是有時效的,超過五年之后,就無法用搶奪未成年人罪來定判了。 后來祥子還給良多寄來了一筆補償金,這讓良多很是惱火,因為她一個人的私欲,害了兩家人,良多憤恨起來,直接找到護士祥子的家里,祥子的兒子擋在他的面前,良多說讓開,她和你沒關系吧,那個少年說當然有關系,她是我媽媽。 這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良多的內心,他想起了自己以前對繼母的種種不尊重的行為,覺得羞愧難當。 暑假的換宿結束后,兩個孩子就要正式到對方家里生活了。這是綠不能承擔的痛苦,同時她對良多的怨恨也逐漸增加,相處地越發不愉快了。 慶多在家里的最后一晚,綠準備了他最愛吃的炸雞塊,想到明天起,慶多就是雄大家里的兒子了,她的臉變得蒼白,只能目不轉睛地盯著慶多,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良多騙慶多說是一項任務,讓他住到雄大家里。 琉晴也正式住到家里來了,良多給他定了規劃,不許咬吸管,每天要練習英語,游戲只能玩三十分鐘,要獨立洗澡等等。可綠和琉晴的相處并不順利,琉晴用惡作劇抗議著這個家,慶多那邊雖然表現得懂事乖巧,到了晚上,一樣悲傷得睡不著覺。 在與琉晴的相處中,良多越來越多的想起自己曾經和慶多一起的時光,他無意間發現那臺送慶多的相機中,不知何時慶多偷拍了自己很多照片,每一張都表達著慶多對自己的愛。分分秒秒,原來經年累月積淀下來的父子親情,早已超越了血緣的羈絆。 事情的轉變在琉晴的逃跑,他逃跑回了雄大家里,這讓良多很慌張,他開車來到齋木家里,慶多聽到他的聲音尤為興奮,以為琉晴回來了,父親是來接自己的,然后良多站在門口的一聲“琉晴”,傷害了慶多的心。 回到家里,綠一直在道歉,良多看著熟睡的琉晴說出一句:“我也離家出走過,因為想見母親......”良多回憶起往事,想到自己被父親扇著耳光,被逼著叫繼母“母親”的場景。他始終沒有叫,后來他成績優異,考上了好的大學,就自給自足,和父親繼母斷了聯系。 良多被降職了,分配到了一個清閑的崗位,有了很多時間,放假的這一天,他想帶著綠和琉晴去外野餐,可附近的露營地點都訂不到位置,綠提出在家里露營。 在陽臺上釣魚,在家里支起帳篷,一起躺在帳篷里睡覺,琉晴很高興這樣的安排。顯得格外高興,都叫良多父親了,夜晚的星空很美,三個人開始許愿。琉晴小聲地說,想回到爸爸媽媽的身邊,良多和綠注視著琉晴,琉晴哭著說對不起。 良多在書房看著自己的照相機,里面一張一張都是和慶多的點點滴滴,原來在這六年里,他們已經積攢了很多的愛,根本分不開了,良多第一次哭泣了。心里也下了一個決定。 他們一大早帶上琉晴開車到雄大的家,雄大并不吃驚,也許他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天,琉晴高興地抱著自己的媽媽由佳里,可慶多卻飛快地跑掉了,他在生氣。 良多不顧任何形象地朝慶多大喊:“任務結束了。” 他跑到慶多面前,用力地擁抱住了小小的身體,他從未覺得擁抱可以表達出這樣多的感情。 3. 從這本書里,表現的是兩個家庭對待親子關系的不同,作為社會精英的良多,對待孩子刻板,嚴厲,要求很高,卻沒有多少時間來陪伴孩子。作為貧寒家庭的雄大一家,生活雖然不夠寬裕,但他們對孩子的愛很淳樸很熱烈,陪伴孩子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 在雄大和良多的對話中可以看到這一點。 多次缺席兩家人相聚的良多對雄大說:“有些工作非我不可。” 雄大并沒有羨慕他的高薪工作,而是說:“作為人父也是非你不可的工作吧。” 雄大還說,在這半年里的交換留宿時間里,自己陪伴慶多的時間,比六年里良多的陪伴還多,也實際說出了孩子需要的只不過是父母的陪伴。 本書中還有一個人物的成長很明顯,就是良多。他不愿提起自己的父親,對繼母信子很不尊敬,正是這樣的原生家庭關系,讓他對待自己的兒子時,并不知道如何去愛。 經歷了這次抱錯兒子的風波后,他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打電話給繼母道歉,也重新與慶多和解,他也終于領悟到了妻子綠的心情,養育之情大于血緣之親,這樣就成了羈絆。 第一次做父母,親子關系里需要成長的地方太多了,其實孩子要的很簡單,就是愛和陪伴。看完這本書,自己也會反思,但做父母這件事本來就是需要用一輩子來學會的,在孩子成長的同時,也讓父母跟著成長吧。 百味情感故事 一支筆寫盡人間冷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