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阿爾茨海默癥開創性論文涉嫌造假一事傳的沸沸揚揚,不少人都將阿爾茨海默癥重新拿出來研究。 業界普遍認為,阿爾茨海默癥是一種復雜發病機制導致的高社會、家庭、經濟負擔疾病。要戰勝這一疾病,人類還有長路要走。 雖然阿爾茨海默癥難以戰勝,但我們可以選擇預防它的發生。知名腦科學家約翰·梅迪納在《讓成熟的大腦自由》中,總結出了10條讓大腦保持年輕的定律。每條定律又都列有實用且可操作的大腦鍛煉建議,比如閱讀、追憶或跳舞能恢復哪方面的機能等。 ![]() 定律一:保持高質量的友誼 有調查顯示,人在社交上越孤立,就會越不快樂。孤獨是我們會做不好很多事情,比如我們的社交行為會受損。尤其是孤獨的老人,通常免疫系統偏弱,他們更容易感染病毒或患上癌癥,長期孤獨就會讓人陷入惡性循環。且孤獨對認知的傷害是全方位的,它甚至是引發癡呆癥的風險因素。 保持社交群體的活力和健康,能夠提升人在年老時的認知能力。擁有忘年交也可以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抑郁。高品質人際關系對長壽有巨大裨益。如果你愿意跳舞那就再好不過,因為跳舞能夠鍛煉身體、增進社交互動和認知能力。 ![]() 定律二:培養積極的心態 隨著變老,有些人會越來越愛抱怨,看著周圍人不斷故去,最后生活在無盡的孤獨中,也有人變得越來越快樂,變得更睿智, 情緒也更加穩定。而前者比后者更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癥。 有研究顯示,樂觀面對衰老的老年人比悲觀的老年人平均多活7.5年。樂觀對大腦具有顯著的積極作用。樂觀精神就像情感隔離帶,可以抵御必死的命運造成的徹骨寒冷。因此,有樂觀積極態度的老年人更長壽。 定律三:練習正念,避免過量壓力帶來的腦損傷 雖然沒有直接數據證明,但一些研究者還是相信正念有助于延長壽命。這不是毫無根據的猜測。一些研究顯示,正念練習對免疫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都產生了影響。練習正念的老年人較少患傳染病,且心血管健康指標比不練習的老年人分數高出86%。 正念對認知也有積極的影響。練習正念能提高睡眠質量、降低抑郁和焦慮水平、延長壽命、提升認知能力乃至重塑大腦。 ![]() 定律四:學一項新的技能或教別人知識 我們大腦的記憶就像有二三十個獨立硬盤的筆記本電腦,每塊硬盤負責特定類型的記憶。學習是一種費力的技能,比如學習一種樂器或一門新語言,是最有效的緩解記憶衰退的方法。 神經學法則認為,你在任何年齡開始學習都不晚,唯一的條件是你必須開始。哥倫比亞大學的阿爾茨海默癥研究者說:“即使晚期的干預也有望提升認知儲備,降低阿爾茨海默癥和其他與年老相關問題的發生率?!?/p> 定律五:玩電子游戲,以逆轉執行力、注意力和決策能力 研究發現,大腦訓練能將老人患阿爾茨海默癥的可能性降低近一半,而且會產生遠遷移效應——在10年后依然有奇效。 玩電子游戲就是大腦訓練的一種。曾有人測試了平均73歲的老人玩電子游戲一個月前后的大腦,對比發現,老年人的大腦活動變得更像是“年輕人”的模式了,就好像大腦在健身房里練了舉重。 專門涉及的電子游戲能改善老年人在帶干擾的工作記憶、無干擾的工作記憶和注意力變量等測試中的表現,使他們勝過20多歲沒有玩游戲的年輕人。 ![]() 定律六:先找10個跡象,再問'我有阿爾茨海默癥嗎’ 最好的檢查清單是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給出的“阿爾茨海默病的10個警報信號”。這10個信號可以按以下主題進行分類:記憶、執行功能、情緒加工和一般加工。
定律七:身體活動越多,頭腦越有活力 做一點運動就能給認知健康帶來很大好處,甚至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一些輕微的小運動就對老年人非常有效,比如做頓飯、爬幾層樓梯,或者去看個電影,就連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來對健康也是有益的。 久坐不動的老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性是“生活空間最大”的老人的兩倍。運動對坐輪椅的人也有幫助。所以要爭取經常鍛煉,任何種類的鍛煉都可以,哪怕你的身體不想動。畢竟你不是因為想動一動才鍛煉的,而是為了讓大腦動起來。 ![]() 定律八:趁早培養一個好的睡眠習慣 睡眠研究者邁克爾·斯卡林就是這么想的。他和同事為了尋找睡眠、衰老與認知衰退方面的聯系,查看了近50年來相關的文獻,總結如下:“至少要在年輕和中年時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改善認知功能,以避免老年時的認知衰退?!?/p> 到中年時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如穩定的睡眠慣例,睡前6小時不攝入咖啡因、酒精或尼古丁是避免老年時睡眠問題引起認知衰退的最好方法。 定律九:比長壽更重要的,是讓大腦健康地老去 隨著變老,人們的身體系統一定會出現功能問題,老年生活最困難的部分就是由這些功能問題造成的。 老化不是疾病,而是自然的過程。人不是死于年老,而是死于發生故障的生物學過程。無論 解決長壽還是老化,其實沒有一個會讓我們得到永生。比起長壽,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讓自己的大腦更健康的老去,這可以有效預防阿爾茨海默癥的發生。 ![]() 定律十:永不退休,常常追憶 有研究人員發現,退休人員面對的不僅是心血管系統的威脅,還有患癌癥和糖尿病的可能。退休人員的心智能力同樣在走下坡路。和工作的同齡人相比,退休人員的流體智力分數迅速下降,而且下降得不少。退休也使患重度抑郁癥的可能性提高了40%,患其他類型癡呆癥的風險也增加了。結論是什么?對于理想的退休年齡,科學研究給出了一個簡單的答案。 那就是“延遲退休或永不退休”。這樣能有效降低你患抑郁癥、癡呆癥甚至是死亡的風險。但是這也不是適合所有人,很多人無法適應工作的強度,那么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 還有一種方法——懷舊。懷舊性記憶也叫“被永久儲存的記憶”。大腦太喜歡18-25歲的經歷了。經常懷舊的人心理更健康,患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也會相對更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