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老上海 的 跳舞廳和舞星 唐超 老上海的跳舞廳,可分甲乙丙三級。甲級有六家:仙樂,百樂門,大都會,麗都,維也納,新仙林。乙級有十二家。丙級及以下關關開開有數十余家。跳舞廳的等級以其地位、設施、樂隊、大班、舞女等因素評定。眾所周知,跳舞廳是以舞女為主角,故本專輯分享各舞廳的舞女照,再以圖畫形式來講講昔日跳舞廳的日常習俗用語,至于各舞廳的歷史就不作詳細介紹了。 前文回讀: (2) 揚子舞廳,1933年11月6日開幕,位于漢口路,云南路的揚子飯店首層,揚子為一家五跳頭舞廳,但由于其位置適中,布置精美,舞女出眾,故在老舞客中一致認為其是一流舞廳。上小圖為揚子飯店的夜景,燈火輝煌。 黎錦暉,徐來伉儷主持的清風舞樂隊駐場于揚子舞廳。揚子舞廳的裝飾,由新野公司布置,新野是海上知名的藝林公司分部,另外,揚子的舞池是上海灘最早設有彈簧地板的舞廳,而不是百樂門。 1936年,揚子舞廳舉辦了百花艷舞大會,連續七天,每位舞女均有“花”名來對應旗袍上的圖案,個個花枝招展,圖一僅貼部分舞女合照。 最終由舞星魏安娜榮獲百花皇后,并請來影星袁美云頒獎,魏安娜化作“麗春花”,題日:冷艷不招鶯輾轉,清香能引蝶翩翻。其她舞女化作“玫瑰花”,“水仙花”,“杜鵑花”等等,均有各自題述。 金嗓姚莉在揚子舞廳駐唱,漁光曲,萬戶更新,你在我身邊。 揚子舞廳的紅舞星,吳蘭英。 揚子舞廳的紅舞星,白雪。 附一張:揚子音樂茶座,聘請姚慕雙,周柏春表演新型滑稽,1945年。 “大令”,跳舞場雖是男女公開擁抱的場合,但這里究非情場,因舞人鮮有專一者,身為舞女,拆穿講一句,大少爺只要有銅鈿,挑挑儂便跳跳儂,嘸啥做勿到的。職是之故,舞女便是大眾情人,她們也承認這一說法。舞風來自歐美,故舞場中流行洋語,在洋涇浜教科書中,大眾的情人,可稱為“勒父”,但此二字叫起來勿順口,故有“大令”一句大吃舞女們的豆腐。 “大令大令”,阿要肉麻,但舞客照樣大膽稱呼,如舞女搭儂有意思,伊一定會笑咪咪的。但也有一些舞女,樂于人家稱呼伊“小大令”,惹得一副輕骨頭的樣子。 圣安娜花園舞場,位于愚園路兆豐公園(中山公園)斜對面,1932年5月,由原大華飯店西菜部王信和開辦,花園內辟設高爾夫球場,此球場原在大華飯店舊址,大華飯店被拆除后造設了一個高爾夫球場,王信和將該球場移設至圣安娜花園中。 圣安娜舞廳,位于斜橋弄(吳江路)80號,1933年4月開設,二家圣安娜為同一老板。王信和為海上娛樂界的操辦能手(后有家花園酒樓,各位聽說過伐?),1936年其將二處圣安娜全部生財抵押給福華公司,隨后吳江路的圣安娜開啟了易主更名的征途,成為上海灘娛樂場所更迭換新的典范,有迷信者認為該處風水勿好。 夏季炎熱,斜橋弄的圣安娜舞廳遷至圣安娜花園營業的廣告。 圣安娜舞廳的恩威利樂隊 斜橋弄的圣安娜舞廳原址,先改為新圣安娜舞廳,后幾經變換,我貼了不同時期的廣告,依次為皇后溜冰場,仙樂大戲院,卡樂舞廳,美華大戲院,吉士樂宮,背景圖為圣安娜舞廳的設計打樣圖。 1946年10月,該處改為中美聯合商場,廣告中又看見了其時揭幕剪彩的黃金組合:黃金榮,二位名坤伶言慧珠和曹慧麟。 圣安娜舞廳,紅舞星牛璐璐。 圣安娜舞廳,紅舞星王小妹。 “掉槍花”,舞女之進場,蓋因周旋于舞客中,除以精嫻之舞藝易鈔外,當然頂要緊的是應酬了。來者舞客無論生張熟魏與之摟舞,為舞女者勢必加以敷衍才是,故舞場中上自第一流紅舞星,下至桂家俚格阿姐,誰都要會的應酬。 大陸舞廳,開辦于1935年,位于寧波路33號,近江西路,該處原為立道飯店所在,立道飯店歇閉后,其房屋一分為二,一為大陸舞廳,一為小有名氣的鄧摩脫飯店(圖一紅圈處),而在立道飯店之前,此處是上海早期相當有名的老卡爾登飯店所在。大陸為一家十七十八跳的小舞場。 1938年,大陸舞廳易主后改為偉宮舞廳,舞女均為串場者。 大陸舞廳的舞女,黃麗紅 偉宮舞廳的舞女,李麗珍。 “廣告舞”,舞女之“紅”與“桂”,本有天壤之別。凡紅舞女夜臨舞場坐甫定,即有客人為之購舞,從此應付不暇,自有一番風頭。但冷板凳上阿姐,坐的屁股痛,腰骨酸,久而乏人問津,自覺有點難以為情,只得招呼她的同病者:小妹,阿拉搭儂跳脫幾只。見二舞女之摟跳,促狹朋友即以俏皮語氣賜呼之日“廣告舞”。 “廣告舞”,多半是阿桂姐的開場戲,抱抱跳跳,做做廣告,籍以拉點生意。跳舞時,必然笑聲狼藉,嬌勁十足,有時故意偎得很緊,胸碰胸,腿攪腿,惹得旁觀舞客哄笑不斷,這正好配伊拉胃口。 維也納舞廳,1933年7月開幕,位于大華路(南匯路)6號,靜安寺路口,分室內(圖三)和室外花園二部分,維也納為一家三跳頭舞廳,是上海五大一流舞場中,最早收歇的一家。 維也納舞廳的花園部分,又設觀魚舞池和噴泉舞池二處,還辟有自由神,中正橋,波浪嶼,噴泉池等景觀,還曾開設過高爾夫球場,溜冰場等。圖二為花園中的觀魚池。 維也納花園舞廳的廣告,特辟露天舞場二處,觀魚舞池和噴泉舞池。 維也納舞廳,紅舞星劉桂珍 維也納舞廳,紅舞星張曼娜 維也納舞廳,紅舞星王秀珍 先附一張:維也納溜冰場一景。有關上海灘的溜冰場,可能在后續作個專輯。 “單洋客人”,跳舞雖云交際,其實愛舞朋友為跳舞而跳舞極少,為摟抱而來,盡一時之歡者,倒是邪氣!在舞場中,舞客心理難盡難描,有看中了舞女,存心掛為拖車,“輸血”報效,千金一擲,亦有舞客跳足雙腳,本利翻身而不休。 “一元齋主”,在舞女嘴巴里就統稱為“單洋客人”,單洋諧音丹陽,有舞女嬌聲嬌氣向舞客道:先生阿是丹陽來,此句就刻劃甚深。一混大拉,英文為一只洋的譯音,與“單洋”異曲同工,故一般舞女聽見“混大拉”,同樣頭痛不已,盡碰著“單洋客人”,簡直觸伊霉頭。 月宮跳舞場,1927年12月開幕,位于北四川路99號(老門牌)崇業里口,舞廳設于月宮飯店的二樓。月宮是上海灘華人最早獨立開辦的營業性舞場之一(與黑貓前后腳)。在此,我提一下月宮飯店的創辦人,其是合股性質的,共有16人,有紳商馮少山,馬仲文,趙傳鼎,林煒南,鄧仲明等,其中主席為孫春生,其也是上海灘的地產巨商,如今威海衛路的太陽公寓就是他的。 1927年,月宮飯店在籌備期間,我來講個軼事。月宮的房屋實在華界,而門前的馬路則為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所筑,當月宮籌備之初,其營造,營業等執照均為市政機關所發,電燈亦用閘北水電公司之電,不意得知工部局接電更為價廉,遂向工部局申請,但工部局要求月宮先繳納巡捕捐,方可接電。此事為閘北水電公司所知,擔心失去不小的營業捐,即派人與月宮商洽,最終以原價六折結付,一場小風波遂以告終。 月宮跳舞場的內景一隅,紅圈處可見月宮的圖標。另外,在1928年2月,胡蝶和林雪懷的訂婚禮在此舉辦,當日十分熱鬧,眾好友婆娑起舞,胡蝶因習舞僅幾天,而不敢入池。 月宮的舞女大多為串場者,上為舞女之一董升。 “胡羊”,暴躁如蠻牛,馴服如羔羊,羊群之中,尤以胡羊之性為最善,然而眾牲不能與人類同日而語,假仁假義,隨便啥個神情,能用一張“牛頭馬”來裝腔作勢,活龍活現,有人善裝“胡羊”,完全假心腸。 此輩朋友在舞場中最多,舞客們抓把揀揀,十九為“胡羊”之流。 “胡羊”朋友,舞女大忌,蓋舞女尷尬辰光,請他幫幫忙,迷湯一五一十,媚眼百來百去,要伊攪落點,他們卻老是裝著“胡羊”,一副吞頭勢,大有叫你不忍將條斧砍上去之概。“胡羊”之流皆精刮朋友,鈔票摜勒刀口上,抱定當用則用主義,功架之好,皮張之厚,一般人自嘆不如。 麗都花園,海上知名的娛樂,交際場所,先后設有跳舞場,游泳池,飯店,書場等,在此不展開,后續我會作個舊影專輯來詳細介紹。 老上海的跳舞廳和舞星 下集再會 .... 來源:“唐超”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