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簡稱“陜”或“秦”),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西周、秦、漢、唐王朝的首都。這里的人好勇,彪悍,尚武,因此陜西自古出名將,如白起,司馬錯,王翦,蒙恬,還有馬援,馬超,郭子儀 李靖,侯君集,韓世忠,楊素,李定國,韋孝寬等等都是陜西人。 足以可見,陜西是一個盛產名將的地方。從古到今,中華上下2000年,每一個朝代的名將中都有陜西人,而且都是十分出色的人物。包括民國史上也一樣,在蔣介石的國軍集團中,也有四位來自陜西是來自陜西的悍將。他們都是國軍中數一數二的名將,乃至在近代軍史上都能排得上名次。 ![]() 如國軍將領杜聿明,他就是陜西省米脂縣人,并且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一期,因在東征戰役,北伐戰爭中作戰勇敢得到了蔣介石的欣賞。因此,在抗戰爆發后,杜聿明有幸擔任國軍機械化師200的師長。之后又擔任國軍中中唯一一個機械軍的軍長,也就是被世人稱之為鐵馬雄師的第五軍。 可能在抗戰時期,杜聿明并不是蔣介石最倚重的戰將,但是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杜聿明絕對是蔣介石最最倚重的國軍將領,被稱之為救火隊長。先后轉戰東北戰場,淮海戰場,這兩場戰役都是解放戰爭時期最重要的戰役。足以可見蔣介石在軍事上多么倚重杜聿明。 ![]() 還有關麟征,國軍中有名的關鐵拳,關猛(說他打仗勇猛的意思),他也是陜西人。他可能在解放戰爭時期沒有什么名氣,但是在抗戰時期關麟征絕對是一員猛將,打得日寇稱他為關鐵拳。他不僅打仗勇猛,帶兵也是把好手,被譽為國軍第六大主力,52軍就是他一手締造出的王牌部隊。不過可惜,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從前線轉到幕后擔任黃埔軍校的校長。假設在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讓關麟征替代胡宗南的位置。恐怕老蔣也不會敗的那么快。 除了以上兩位之外還有國軍悍將胡璉,也是陜西人,他畢業于黃埔軍校第四期。胡璉作戰之猛,在整個國軍中都是屬于佼佼者,在軍事生涯中很少有完敗的戰役。他打起仗來十分謹慎,從不輕易冒進 ,也不打無準備之仗。包括在抗戰時期以及解放戰爭時期。胡璉都是戰績佳佳。雖說在解放戰爭時期,也失手過幾次,但是還是能夠順利逃脫華野的包圍圈。因此毛爺爺說;十八軍的胡璉猛如虎,狡猾的像一只狐貍。 ![]() 第四位是張靈甫,他也是陜西人,也是國軍中難得的一員猛將,曾在萬家嶺戰役中的張古山戰斗中一戰成名。之后又擔任過國軍王牌74軍的旅長,跟著軍長王耀武參加了抗戰時期的許多戰斗。而張靈甫軍事生涯中的巔峰時期是在解放戰爭初期。可能了解歷史朋友都知道,在解放戰爭時期,張靈甫擊敗了李天霞,成為74軍新任軍長,也就是整編第七十四師的師長。擁有天下第一師的整編第74師,在張靈甫的帶領下,在解放戰爭時期,讓華野將士吃了不少苦頭。 以上四位國軍悍將,都是陜西人,而且他們都擔任過國軍王牌軍的軍長,如杜聿明第五軍軍長,關麟征52軍軍長,胡璉十八軍軍長,張靈甫74軍軍長。能夠擔任王牌軍的軍長肯定是悍將,不能也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擔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