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醫理,簡單的來說就是調陰陽,讓陰平陽秘,從而百病自消。 而做為一個中醫來說,用 醫法陰陽 這個名字,可以簡單的還原中醫醫理,并且讓網友們知道我是個中醫大夫。 說起中醫的醫法陰陽,不得不提一下清代名醫 鄭欽安。 鄭欽安的中醫學術特點,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視陰陽辨證。他在《醫理真傳》敘中說:“醫學一途,不難于用藥,而難于識證。亦不難于識證,而難于識陰陽。陰陽化生五行,其中消長盈虛,發為疾病。萬變萬化,豈易窺測” 。鄭欽安為使后世學者能準確辨識陰陽,在著作中處處都在指點陰陽真機。要明辨陰陽,自然要識陰陽之本源及陰陽之變化,《醫理真傳》開篇即以《乾坤大旨》《坎卦詩》《坎卦解》《離卦詩》《離卦解》《氣血兩字作一卦解》數篇以開宗明義,這數篇所論構成了鄭欽安學說的理論基礎,其原理及運用在《醫理真傳》《醫法圓通》等書中貫穿始終。 下面簡單介紹下鄭欽安的陰陽學說 1.真陽立命為根本潛藏為順 《醫理真傳》開篇即以乾坤坎離諸卦立論。這是鄭欽安“真陽學說”的基礎,亦是其圓通心法的根本。 鄭欽安認為天地乾坤媾生萬物,天施地孕生出坎水,地產天成生出離火,坎離水火為萬化立基。而人稟天地正氣而生,坎離亦為人身立命之根,坎水在人為腎,離火在人為心。從卦理論,腎為一點真陽含于二陰之中,而心為一點真陰藏于二陽之中。腎中一點真陽,鄭欽安又把它命名為相火、命門火、龍雷火、無根火、陰火、真火、先天元陽、下陽、坎中一陽、元氣、先天真氣等;又因乾為龍,坎水為乾分一氣落于坤宮,故腎中真陽亦名龍、真龍、初生之龍、坎宮之龍、水中之龍等。 他強調“真陽為一陽落于二陰之中,是立水之極,是陽為陰根”,而人身是一團血肉之軀,全賴這團真氣運于其中立命。腎中真陽即為性命根源,有此真陽,“死機便轉成生機”。重視真陽的重要性,是鄭欽安“真陽學說”的根本內容。鄭欽安又認為,真陽是初生之龍,不能飛騰而興云布雨,惟潛于淵中,以水為家,安其在下之位。換而言之.便是真陽宜潛宜藏,以潛藏為順,不得隨意飛越,這是鄭欽安從醫易理論出發,闡發的真陽的基本生理特性。在《醫理真傳》與《醫法圓通》二書中,他處處都在強調這一生理特性的重要性。《醫理真傳·坎卦解》云:“歷代諸家,俱未將一陽潛于水中底蘊搜出,以致后學茫然無據,滋陰降火,殺人無算,真千古流弊,醫門大憾也鄭欽安基于“滋陰降火”的流弊,提出了真陽潛藏的重要性的,也正是他善用姜、桂、附等溫熱藥物的立論依據。 2.真陽氣化為發機水火升降 潛藏于腎中水底的真陽又具有蒸騰之性,可蒸騰氣化腎水上濟于心。與此同時,心中真陰,又降心火下交于腎。腎中真陽與心中真陰互為其根,鄭欽安在《醫理真傳·離卦解》中說:“子時一陽發動,起真水上交于心,午時一陰初生,降心火下交于腎,一升一降,往來不窮,性命于是乎立。”而對于真陰真陽二者的交濟,鄭欽安著墨更多的是真陽的蒸騰氣化。因為從生理功能而言,腎中真陽蒸騰則腎水上交于心,腎水充濟心中真陰,心 陰足則真陰自然下降。《醫法圓通》云:“真火上騰,必載真水上升以交于心,故日離中含陰。又日氣行血隨,水既上升,又必復降下。水下降,君火即與之下降,故曰陰中含陽……水火互根,其實皆在坎也o'真陽是水火 升降的“發機”之處,氣化是水火升降的原動力,真陽不熄,升降不歇。若無真陽蒸化,水火陰陽不交。蒸騰氣化是鄭欽安“真陽學說”中所闡發的真陽的生理功能。故依鄭欽安所論,人體最為重要的足腎中真陽的潛藏,真陽雖潛于水中,但其蒸騰氣化卻是水火升降的發機根本,水火升降全在于真陽氣化的發動推行。論述真陽的“潛”與“發”,構成了鄭欽安學說的基本內容。 3.真陽騰越為陰證之機 鄭欽安十分強調腎中真陽的潛藏之性,在其所論的病證之中,半數以上皆是陽虛陰證。所以他在論陽虛陰證病機時,大多主真陽騰越,不能固守于下,而至生機斷滅。他認為,倘若能識真陽飛潛之運,何患無方? 鄭欽安所論真陽騰越的原因機理,分析歸納起來有如下數條:第一,陽氣受傷,群陰即起,陰氣太盛,逼出元氣真陽,真陽為群陰阻塞,不能歸根。這實際上即是陰盛格陽,陰寒內盛,格陽于上。第二,真陽虛衰,不能鎮納諸陰,腎中坎水陰氣上騰,一線之陽光亦附陰氣而上騰,元陽上浮,真氣暴出。第三,少陰心之君火不足,陰氣蔽塞太空,猶如地氣上騰為云為霧,遂使天日無光,陰霾已極,龍乃飛騰。即所謂龍因水盛而游,真陽不潛。第四,脾土太弱,或陰盛逼出中宮之陽,無土覆火,光焰易熄,火不能潛藏,真陽外越。鄭欽安在《醫理真傳》卷二數十條病證末尾云:“以上數十條專論陽虛,指出先天真氣上浮。反復推明:真氣,命根也,火種也,藏于腎中,立水之極,為陰之根,沉潛為順,上浮為逆。病至真氣上浮,五臟六腑之陽氣已耗將近,消滅剝削,以至于根也。 ”鄭欽安以真陽騰越為陽虛重證,認為五臟之病窮必及腎,極為重視真陽騰越這一病機,他所論述的需用姜、桂、附諸藥的數十條病證,大半以此為基本病機。鄭欽安的“真陽學說”論理獨到,既重視真陽的潛藏,又重視真陽的蒸騰升降,以真陽飛潛騰越為陰證的根本病機,為其獨特發揮,這就是鄭欽安“真陽學說”的理論核心。 4.潛陽歸腎封固為要法 鄭欽安在其著作中,大篇幅地論證了真陽宜潛宜藏的特性和真陽騰越是陽虛陰證中心病機的觀點。鄭欽安根據這些觀點,從而提出了潛陽歸腎等治療法則。縱觀他所述的諸多病證,可以發現其治療大多都主潛陽歸腎、 回納元氣。這是基于真陽以潛藏為順的生理特性,并符合真陽騰越的基本病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