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潘承勇,網名簡齋。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中國語文教育教學研究會(中語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上海詩詞學會會員。愛好古典文學,敬重傳統文化,退休后專修古詩詞創作,偶有詩文散見于各級平面刊物和公眾號上。 ![]() 西湖十景題詠 ![]() 一 蘇堤春曉 春曉晴云成蜃霓,長堤煙鎖踩閑蹊。 六橋橫截霞光合,三島飄浮暮色低。 柳綠還須花影伴,桃紅更待鳥聲棲。 時常閑坐賞佳景,追念東坡留雪泥。 原玉: 臥波南北似長霓,春日爭奇花滿蹊。 三島明珠晨雨里,孤山倩影晚霞低。 桃紅曾使美人醉,柳綠又招新燕棲。 過往六橋何所憶,屐痕零落印鴻泥。 ![]() 二 曲院風荷 蟬鳴曲苑拂清風,暮鼓余暉散綠叢。 蓮葉蓋池無際碧,丹蕖出水不勝紅。 花遮人面醉三舍,酒釀糟坊香八鴻。 仙子凌波聞訊下,亭亭佇立月光中。 原玉: 夏日難忘曲院風,行舟水徑入香叢。 萬千荷葉連天碧,一朵芙蓉映面紅。 夢里湖山憐倦客,人間寒暑問飛鴻。 酒坊今作賞花處,零落前塵煙雨中。 ![]() 三 平湖秋月 秋暮寒塘葉半枯,扁舟遠去棹歌無。 輕風緩緩戲堤柳,月色徐徐籠碧湖。 露沐應憐荷水靜,夜涼更覺素娥孤。 我持杯酒向天問,可否隨君共一途。 原玉: 柳枝荷葉未全枯,暮靄薄寒舟影無。 霜氣漸濃云蔽日,月光初上水平湖。 蕭疏節候山相倚,浩渺煙波景不孤。 西子秋妝亦嬌媚,何人獨與話塵途。 ![]() 四 斷橋殘雪 云水光中上石橋,伴隨殘雪閱江潮。 湖心蕩月白帆去,風浪拍堤松竹搖。 歷代清波流不盡,千年傳說竟難消。 每逢佳節人擠涌,點指鳥居鳴鳳條。 注:鳴鳳條即梧桐樹。傳言,鳳凰非梧桐不宿,而鳳凰又是祥瑞、愛情的象征。此喻指許白之愛情故事。 原玉: 云收新霽上斯橋,踏雪留痕聽落潮。 一片湖山酬寂寞,千年風雨記飄搖。 春來歡喜碧波涌,冬去嘆嗟瓊玉消。 借傘結緣腸斷處,尚余風景未蕭條。 ![]() 五 柳浪聞鶯 風定湖心無穀紋,吳山落日暮煙曛。 新鶯伴樂悠悠囀,短笛隨波處處聞。 聚景園邊觀柳浪,涌金門外弄浮云。 閑時常坐茗茶鋪,獨享春堤瑞氣氳。 原玉: 綠條點水漾波紋,湖岸風清日又曛。 人醉晴明舟上坐,鶯啼遠近樹間聞。 曾將詩思隨青草,欲把余生付白云。 柳浪生煙牽遠客,杭城無處不氤氳。 ![]() 六 花港觀魚 花港涼亭透綺疏,錦鱗歡躍水瀏如。 剛才呆佇浮波面,猝爾巡游藏素蕖。 曾夢晚年回故里,尋思岸畔筑新居。 閑來無事湖邊坐,日落攜童觀喂魚。 原玉: 芳叢嘉樹景扶疏,錦鯉騰歡亦自如。 遙望湖濱遍楊柳,相看堤外半芙蕖。 花溪側畔憑誰住,畫閣東隅待我居。 不在孤山伴梅鶴,優哉此地靜觀魚。 ![]() 七 雷峰夕照 煙霧迷蒙林窈深,晚霞鍍塔佛光臨。 云舒云卷弄松影,月落月升傳寺音。 雨后僧人相蹀踱,亭前游客共棲尋。 雷峰重建已非昔,今日白蛇應定心。 原玉: 暮云飛渡樹陰深,聳峙塔身斜照臨。 西子湖邊悅凡鳥,南屏山下聽禪音。 人間芳侶徒相憶,昔日仙蹤不可尋。 傾塌何須再重建,白蛇生死孰關心。 ![]() 八 雙峰插云 兩山對峙坐如鐘,漫漫煙嵐鎖主峰。 滿嶺翠屏鳴野鶴,一泓清水映芳容。 林深路曲僧歸寺,壑斷崖危鸞駐蹤。 高聳云天時隱現,依然佛國影重重。 原玉: 身影傲然情獨鐘,摩天持劍兩高峰。 千年職守黃金地,四季妝梳冰玉容。 山頂浮云貪勝跡,澗邊落葉逐遺蹤。 縱然相望難攜手,斷壑危崖隔幾重。 ![]() 九 南屏晚鐘 千年古剎暫行經,暮色蒼茫屐欲停。 石臥半坡溪水急,霞飛圓日梵音聽。 鐘聲婉轉傳幽處,彩鳥悠然伴錦屏。 繚繞香煙破塵世,三杯濁酒獨清醒。 原玉: 世事紛紜已屢經,閑來于此暫留停。 寺鐘日暮聲聲送,淡月云深靜靜聽。 眼底風光屬西子,歌中心緒漫南屏。 行途詩客倦方歇,卻面荷花吟獨醒。 十 三潭印月 湖光夜色露華涵,秋月開奩清碧潭。 三塔宵風聞野鸛,半更云影伴橫參。 波聲擾夢蓬萊閣,輕浪移舟小島嵐。 已是闌珊忘歸路,彩燈點點到城南。 原玉: 山影湖光一鏡涵,倒懸明月映三潭。 心能相印來時識,景可融通靜處參。 夜色催詩墮云霧,水聲攪夢隔煙嵐。 迷津欲渡無蘭槳,問路不知誰指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