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為二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因此,非要有必要了解蘇軍的戰術。本文主要講二戰蘇軍戰術。 按照慣例,在介紹慣例之前,先介紹部隊的編制和武器裝備的配備情況。二戰蘇軍的這些情況具體如下: 蘇軍的空軍大隊為24架飛機。 坦克連基本上是至少是10輛坦克,兵力至少在50到100多人左右。在坦克營是30到50輛坦克,兵力在200到300多人。蘇軍坦克團坦克為60到80多輛,兵力在800到1500人左右。蘇軍的坦克旅為80到120輛,兵力在2000到3000多人左右。蘇軍的坦克師戰車在120到160多輛,兵力在3000到8000人。蘇軍坦克軍,戰車在200到300多輛,兵力在1萬到2萬左右。蘇軍的坦克集團軍戰車在600到800多輛,兵力在5萬到10萬左右。 蘇軍的炮兵連,基本上是一個連4門炮,一個連50多號。一個營12門炮,兵力200多人;一個炮團24到36門,兵力在500到1000多人。一個旅48到72門,兵力在2000多人。 蘇軍的一個班是8到11人,一個步兵排是30到40多人。一個步兵連是100到140人,一個步兵營是360到500多人。一個步兵團是1100到2000多人,一個步兵師是4000到8000多人(有1個122炮團(3營制),1個152炮團(2營制))。一個步兵軍是1萬五到3萬,一個集團軍是5萬到12萬:蘇軍一個方面軍是20萬到120多萬。 蘇軍的編制和一些火力配備介紹完了,下面我就介紹蘇軍的戰術,具體如下: 朱可夫的戰術:朱可夫是二戰蘇軍最強的將帥。他作為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學生之一,他的戰術能力很出眾;因此,他有救火隊員之稱。 戰術一:炮彈海戰術,也簡稱炮海戰術;在交戰中以無數火炮發出怒吼,進行強大的火力壓制,并且靠著強大的炮兵火力擊敗德軍。 戰術二,朱可夫在進攻前,喜歡以強大的航空兵組成開路部隊,以強大的伊爾強擊機群對德軍地面裝甲和炮兵目標進行打擊,并且后面跟隨強大的裝甲與步兵混混編的部隊。 戰術三,朱可夫在防御時候,喜歡以步兵和部分炮兵單位作為正面抗線;這種打法非常冷血,因為會損失大量的步兵單位。以強大的重炮單位在后面等候時機,并且掌握強大的裝甲預備隊。時機成為,步兵和炮兵單位以及后方的重炮開始轟擊德軍,裝甲部隊迂回德軍。 崔可夫的戰術:崔可夫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時期是蘇軍62集團軍司令,他的62集團軍后來改編為蘇軍精銳的第八近衛集團軍;并且他曾經在抗戰的時候,擔任過駐華的蘇聯軍事顧問,也是蘇軍的戰術大師之一。 戰術一,反彈性防御,也就是通常在進攻前一、兩天實施的戰斗偵察改在進攻前兩、三小時內進行,以使德軍無法及時判明蘇軍的進攻企圖。為防止德軍脫身,崔可夫決定以不斷投入新的攻擊兵力來實施突擊的“添油”戰術,使德軍無法及時躲避蘇軍的打擊,喪失其防御的“彈性”。 戰術二,反規律炮擊,炮兵先對德軍第一道塹壕進行一輪炮擊,隨后馬上轉向第二道塹壕,蘇軍步兵則趁此沖到德軍反坦克陣地面前挖掘單兵壕,等到德軍步兵以為蘇軍即將發起進而進入第一道塹壕以后,崔可夫再讓炮兵把轟炸目標從第二道塹壕轉移到第一道塹壕,這樣一來,匆匆進入工事的德軍就會遭到蘇聯炮兵的猛烈打擊。 戰術三,偷襲加炮火;多個3~5人組成的強擊分隊,攜帶集束手榴彈、燃燒瓶和地雷摸到德軍坦克陣地上去炸毀德軍坦克。面對蘇軍強擊分隊的偷襲,德軍措手不及,慌亂之中只好架起機槍對蘇軍小分隊掃射,而德軍的機槍剛剛響起,蘇軍的火炮馬上就會清理掉這些暴露的德軍火力點。 科涅夫的戰術:科涅夫在蘇軍里面因為擅長進攻,因此,外號為“鐵錘”和“攻擊之王”。 戰術一,壓路機戰術。大規模的炮火炮擊開路,大集群的坦克步兵一字推進,配合絕對的制空優勢。這種戰術對兵力和火力的優勢要求非常高。有些碾壓德軍的味道。 戰術二,多路向心突擊戰術,就是以多路兵力,向敵人的中心防御地帶進行進攻,以獲得戰果最大化。 羅科索夫斯基的戰術:羅科索夫斯基也是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出色學生,并且他是俄羅斯人和波蘭人的混血;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多國元帥(波蘭和蘇聯元帥),并且羅科索夫斯基特別擅長在逆境中作戰。 戰術一,誘敵深入;主動撤退一段距離,以敵人少部分部隊突進,從而對敵人進行殲滅。 戰術二,中途設伏;在敵人行進的中途中,對敵軍進行伏擊。 戰術三,收攏部隊;收攏被打殘打散的部隊進行補充,從而調整兵力部署,并且彌補兵力不足。 戰術四,防御式攻擊,在進行縱深防御,構筑多道的防線和工事的同時;在敵人進攻前給敵人進行強大的炮火打擊。 戰術五,兩個突破口戰術。在戰場上尋找敵人兩個突破口,并且進行同時進攻;讓敵人無法完全顧及。 華西列夫斯基的戰術:華西列夫斯基在蘇軍將領里面,屬于坐飛機式的將領;并且也是特別擅長參謀作業的將領;而且,歷史上蘇軍對日的遠東最后之戰,就是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指揮的。 戰術一,戰術欺騙;在進攻日軍前,部隊照常操練和放假,并且物資囤積點放遠一些;并且不轉移居民來欺騙日軍。 戰術二,摩托化合成合圍作戰;華西列夫斯基以強大的航空兵和炮兵為坦克與步兵開道,并且在開戰前,形成戰略合圍;靠著快速、果斷圍殲日軍。 戰術三,出其不意;華西列夫斯基選擇坦克等重型裝備無法輕易通過的山地叢林地帶發動進攻,但是在進攻前進行修路。 卡圖科夫的戰術:卡圖科夫在蘇軍里面是一位非常擅長使用裝甲兵的裝甲部隊的將領,后來是蘇聯的裝甲兵元帥。 戰術一,坦克伏擊術,坦克隱蔽起來;對德軍坦克進行伏擊。 戰術二, 坦克掩體和坦克機動塹壕與步兵的野戰防御工事相結合,坦克手們就像狙擊手一樣,他們永遠只會將坦克的炮塔漏出地面,開一次火就換一個地方,而僚車也會以交替開火互相掩護的形式有序的轉移位置。 戰術三,真假結合,以假坦克迷惑德軍,而真坦克在假坦克后方幾公里;準備待機開火。并且,把真坦克隱蔽在假目標之中,準備多個位置,準備開火。 瓦圖京:在有些翻譯里面也叫作瓦杜丁。因為擅長玩坦克部隊,并且有時候還一度碾壓德軍,因此,獲得“挖土機”這個外號。并且,由于瓦圖京喜歡大規模坦克部隊進攻,與卡圖科夫相比戰法更狂野;因此,也有“蠻牛”這個外號。 戰術一,分割包圍,逐個殲滅。就是把德軍給分割開來包圍,并且一塊一塊吃掉德軍。 戰術二,多路縱深攻擊,就是以多股強大的兵力對德軍進行縱深攻擊;直到敵軍失敗為止。 戰術三,正面突擊與側翼突擊結合,就是以正面突擊敵軍的同時,側面的部隊也對敵人進行側翼突擊。 戰術四,遲滯戰術,在德軍裝甲部隊前進道路上大量埋設地雷和增強反擊力量,讓德軍的前進受阻。 蘇軍常用陸軍戰術: 戰術一,炮兵常用進攻戰術。首先,炮兵對德軍第一道防線進行一陣短促的急襲射擊,之后馬上就會把炮擊目標從德軍第一道防線轉移到德軍第二道防線,目的是壓制德軍慣用的彈性防御戰術,而蘇軍步兵則會踩著炮彈的彈著點向前進攻,不給德軍反應時間。 戰術二,逐屋逐屋抵抗。蘇軍在巷戰時候,經常拉近和德軍的距離;尤其是斯大林格勒的時候。這樣避免德軍發揮火力優勢。這也是遞近防御戰術的一種。 戰術三,精干小分隊機動;就是以狙擊手和沖鋒槍,組成精干的小分隊;在巷戰里面和德軍打城市游擊戰。 戰術四,狙擊戰術;基本上蘇軍的狙擊手都是兩人小組,一個主射手,一個為觀察手,用來配合;并且有時候會用帽子和頭盔欺騙德軍,并且專門狙擊德軍的士官、軍官、機槍手、炮手和炮兵觀察手等等。 戰術五,坦騎結合,就是以坦克部隊和騎兵部隊混編,進攻對德軍進行進攻;從而進行突破。 戰術六,烏拉沖鋒,就是以強大的突擊群搭配坦克和步兵部隊進行混編,分梯次分撥次對德軍進行攻擊。 戰術七,227命令和政委,也就是一步不許后退,擅自撤退要處理。并且,組建專門的督戰隊,以及先禮后兵。還有就是政委負責帶隊沖鋒或者督戰。 戰術八,鋼鐵洪流,以坦克群對德軍進行突擊,或者也叫大縱深突擊。 戰術九,蘇軍炮兵采取的戰術為間接開火,為攻擊進行火力準備,在受到攻擊的蘇聯軍隊面前毀傷防御帶,并以反火炮和壓制敵軍炮兵群的角色開火,摧毀敵人的火炮陣地達成壓制摧毀目標。 戰術十,大炮兵主義,以多支強大的炮群,對德軍展開強大而密集的炮擊,多采用直接炮擊的方式。 蘇軍空軍戰術: 戰術一,撞擊戰術;在飛機沒有彈藥的時候,突然加速撞向德軍飛機。 戰術二,高度優勢,靠著飛機占據的高度優勢,對德軍進行射擊。 戰術三,八機編隊,以每兩架一組背向太陽梯次配置。 戰爭的勝負,對戰術的運用是非常講究的;優秀的將領,戰術都是玩的非常好的人。因此,有時候,在軍事學里面對于基層到中層指揮官,學好戰術非常重要,當然了戰術也有靈活運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