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惠州詩評 || 陳幼榮詩詞欣賞

     杏壇歸客 2022-10-12 發布于山東

    第十一期

    惠州市詩詞楹聯學會

    前言

          惠州市詩詞楹聯學會創會會長陳幼榮主任是一位熱衷于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熱愛古典詩詞,并身體力行、筆耕不輟的老領導。文學及古詩詞學養豐富,著述及主編大型詩詞楹聯集等十幾部,可謂著作等身,佳作頗豐。特別是在退休后,做到一天一詩或一詞,可謂優質高產詩人,為我們樹立學習的榜樣。本期學會宣傳評論部專題選取他新近詩詞20首進行賞析評論,通過推廣、借鑒,以期進一步提高學會創作詩詞的整體水平。(李錫欽)

    詞作者簡介

    陳幼榮,1945年生,廣東梅州平遠人。1968年于華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曾任中共惠東縣委書記、惠州市人大常委會第八、九屆副主任。惠州市詩詞楹聯學會創會會長。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著作有古體詩詞《屐痕詩草》(羊城晚報出版社出版發行)、理論文集《憑遠聽濤》(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文史專著《八一起義中的葉挺將軍》(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發行)、傳記小說《廖仲愷與周恩來》(銀河出版社出版)、報告文學《惠州人大代表風采》(內部發行)。先后主編大型詩詞楹聯集《古今詩人頌西湖》等五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接著又編輯出版《大亞灣風韻》、《惠城風韻》等大型詩詞楹聯集。曾榮獲全國第二屆和諧中國創作大賽金獎并被授予“重陽桂冠詩人”稱號。

    任改云點評

    柳梢青·西湖春

          鶯囀花洲。燕翔翠柳,嫩葉新抽。醉面東風,怡情好韻,不待春休。

          閑來駕葉扁舟。隨水去、湖光盡收。春色明眸,盡興緣有,勝日何求。

    點評

          上片寫景有聲有色,讓人沉醉其中。下片融入感情,駕扁舟一葉盡覽湖光山色不能盡興,詩當然也不能盡興。

          作品脈絡分明、歡快明媚,“鶯囀、燕翔、嫩柳、東風,春天的美好盡在詩人眼里,盡在詩人的筆下,也滋長在讀者的心里。

    清平樂·西湖淺唱

          小舟橫渡。風景迷煙渚。淺唱竹枝三兩句。喧鬧春聲如故。

          孤嶺玉塔斜陽。煙霞橋外風光。點翠洲心樓閣,聆聽歲月華章。

    點評

          西湖淺唱在于“小舟橫渡”,在于“風景迷煙渚”;在于“玉塔斜陽”,在于“煙霞橋外風光”。詩人站在點翠洲心樓閣,聆聽這喧鬧春聲,靜享這歲月靜好,多么悠然自得。春在西湖,春在詩人的心里。

          作品情感細膩,景色描色與環境描寫相融合,讓人沉醉在西湖的風光里,沉醉在西湖淺唱中。

    李碩洪點評

    漁家傲·西湖晚景

          勝日尋芳湖畔佇。秋風拂柳蒹葭舞。灰鷺浮波舟泊處。天已暮。西子披彩人無數。

          金菊花開香滿圃。千紅萬紫金蓮妒。熙往攘來前移步。嘗新煮。舉杯邀月填詞譜。

    點評

          這是一次秋日傍晚到月夜與友游覽惠州西湖的小記。上片寫景,那是一個多么好的環境:秋風拂柳,蒹葭風舞,灰鷺浮波,小舟新泊,盡管夕陽西下,仍游人如織。標題是《西湖晚景》,暗合作者“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晚景心情!

          下片“金菊花開香滿圃。千紅萬紫金蓮妒。熙往攘來前移步。”這使我想起王國維一句名言:“一切景語皆為情語。”這話外之音在告訴我們:作者新知舊雨,熙往攘來,他煮酒論英雄,縱橫捭闔的生活。當然,舉杯邀月,填詞就譜,成為他晚景的日常。

          全篇視野開闊、心情愉悅,表達了陳幼榮先生“滿目青山夕照明”和“夕陽猶有絢爛天”的胸襟!

    南鄉子·游紅花湖

          秀色甲循州。飄蕩湖光伴我游。擊棹敲開千迭浪,閑悠。環渺長湖一小舟。

          尋岸上層樓。極目桃源勝景收。喜賦軾詞隨夜色,堪留。舉火吟哦兩不休。

    點評

          孔子云:“智者樂山,仁者樂水”。作者到“秀色甲循州”的紅花湖一游,會撞出多少詞的火花?讓我們隨作者步伐走向紅花湖。這里,湖光飄蕩,擊棹千迭浪,再上層樓,桃源勝景收。

          而作者游完白天接夜晚,“舉火吟哦兩不休。”這是多么熱愛紅花湖呀!周總理曾說過:“愛家、愛家鄉,是愛國的起點,了解家情、鄉情,是懂得國情的開始。只有了解鄉情、懂得國情的人,才能真正熱愛家鄉,熱愛祖國。”陳幼榮先生的詞是一個最好的注腳。

          昔袁子才《謁岳王墓》詩云:”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所以,當作者寫道:“喜賦軾詞隨夜色,堪留。”與讀者心靈同頻共振了!惠州西湖有幸!正是東坡而使惠州西湖有了熠熠生輝的存在。作者也就點出了熱愛這里的文化基因。

    清平樂·惠州東坡祠

          東坡祠好。兩水春煙繞。隔代情緣誰欲吊。花影扶疏風俏。

          白鶴峰上猶鳴。依欄看取波生。可見扁舟橫渡。陽光閃爍滄溟。

          [注]兩水,指東江、西枝江。東坡祠位于兩江匯處的白鶴峰上。

    點評

          惠州東坡祠我們精神朝圣的地方。這首詞呈現東坡祠清新畫面給我們:兩水春煙繞,花影扶疏風俏,陽光閃爍江上,扁舟橫渡鬧。作者站在白鶴峰上東坡祠,八面風來,一派生機收眼底,怎不心潮翻滾勝過江潮。

          我分明讀出陳幼榮先生“陽光閃爍滄溟”的快意,分明讀出“依欄看取波生”的豪情。

          很多朋友曾多次游覽東坡祠后體會道:每次來拜謁這里,仿佛是來給自己精神充電,是來尋找人生之旅下一站的目標。作者何嘗不是這樣!

    祁大忠點評

    清平樂·合江樓

          扁舟橫渡。風物人環顧。低唱竹枝三兩句。鼓噪蟬聲如故。

          文筆塔上斜陽。東新橋畔余香。合處兩江樓閣,聆聽歲月悠揚。

    點評

          唐代《詩品·含蓄》有句云:“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意味要凸顯某個主題,卻不直言其事,而是側面烘托、曲線顯之。這種表現手法在文藝創作領域常見。此作先著逸筆,再入本意,寫東坡而不直言其事,通過“余香”“悠揚”等關鍵字眼展示主題,含蓄而雋永,滋生藝術張力。

    滿江紅·豐湖書院

          風雨堂前,猶悅耳、書聲未歇。似親見、宋湘笠屐,授徒情切。書院解詞詩韻遠,渾身教化文風烈。永流芳、五別寫蠻荒,芭蕉葉。

          千年事,雖久別。勛業在,何曾滅。看鵝嶺毓秀,地靈人杰。耀古輝今西子甚,詩鄉歌海真奇絕。任流連、俯首動吟魂,孤山月。

    點評

          上闋述史,下闋抒懷;上闋言古,下闋贊今。豐湖書院之風雨滄桑、禮樂教化,皆融入其中。

          不虛談,尋真跡,眾多意境化用融合是此作一大亮點。千年古城之“蠻荒”涅槃,通過“芭蕉葉”“鵝嶺”“孤山月”等意向襯托而出,自然而貼切,沁人心脾。

    曾艷梅點評

    虞美人·東坡酒

         佳酒美肴鵝城有。自釀東坡酒。濃香久藏一千年,不見蘇公回首、月兒彎。

          坡仙已醉千年晝,未把初衷又。不辭長作嶺南才,留教清香聞去、三杯來。

    點評

          這是一首懷念蘇東坡的詞。作者用東坡酒作贊頌的點,生發開去。上片由酒而引出對坡公的緬懷。蘇軾在惠州釀酒,據文史記載有:桂酒、真一酒、萬戶春酒等,又因他為惠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所以,惠州吏民都喜歡他。作為詞,作者巧在借酒表達“濃香久藏一千年,不見蘇公回首、月兒彎。”即至今過了近千年,惠州還對他的事跡永流芳。

          下片是情的抒發:坡公愛民初衷不變,留給人民豈止是東坡酒的“清香”,他的為人和詩詞的“清香”,讓人民長年都津津樂道。表面贊酒,實是贊蘇東坡!

          此詞妙在借酒這個具象來表情,給人藝術的審美享受,也使情意有了形象地抒發,更有了藝術的張力。

    浣溪沙·泛舟西湖

          水繞山環秀玉球,穿橋紫燕戲輕舟。苧蘿西子亮吟眸。

          漫與杭湖稱姊妹,尚留蘇跡斗春秋。浪花洗盡古今愁。

    點評

          這首詞描繪的是作者泛舟惠州西湖,看到西湖就像一個美麗斐翠綠的玉球在山陸環繞之中,偶爾還有紫燕穿回于石橋和輕舟之間,美醉了!此時,作者不禁道出“苧蘿西子亮吟眸”的感慨來。

          惠州知府吳騫寫過一首詩最能清楚地反映杭州西湖與惠州西湖的不同,詩道:“西湖西子比相當,濃抹杭州惠淡妝。惠之蘆蘿村里質,杭教歌舞媚君王。”也就是說,杭湖是吳王宮中的西施,而惠湖卻是當年還在蘆蘿村里不施粉黛的西施,更顯純凈質樸,令人心動。苧蘿西子,便成了惠州西湖的代名詞。

          詞的上闋重在寫景,夸贊了惠州西湖的美,在無比純凈質樸之天然態。詞的下闕重在抒情,說惠湖和杭湖是一對姊妹,因為兩處還存有蘇東坡先生的足跡、詩詞和故事,近千年春秋經久不衰。惟有兩處西湖中泛起的漣漪,可以洗盡天下古今的憂愁,直讓讀書人一聲長嘆!

    劉新華點評

    行香子·惠州西湖

          楊柳晴柔。鶯鳥悠悠。過豐渚、畫舫蘭舟。吹飛楊絮,惹起輕愁。軾子無蹤,行無跡,去無由。

          平湖風荷,逍遙元妙,隱書香、應在紅樓。過來年月,人事沉浮。念那時柳,那時月,那時秋。

    點評

          整首詞婉約唯美,詩境韻味深遠,構筑的圖景栩栩如生,詩人融情入景,感慨歲月匆匆,惆悵之意油然而生。這也是詩人在歷經人事沉浮后對人情世故的練達。

          上闕由楊柳依依,天光云影起筆,寫出了惠州西湖夏日的嫵媚。靜景與動景結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領字句“過”字,道出了西湖景點之一的豐渚園,湖面畫舫漫游,水韻悠悠,一派風光無限。而詩人一個“惹”可謂極妙,這吹飛的柳絮,喚起內心的愁緒。憶起子瞻,卻又找尋不到他的蹤跡,他一生的仕途坎坷, 不由心生感慨,內心的所思所感由景呈現,由景而生情愫。

          下闕詩人展開聯想,運用擬人的手法,風中的荷花搖曳,元妙觀絡驛不絕的香客串起西湖風光美,游人如織的畫面。而眼前的一切于詩人而言,都是紅樓中的一景點。世間不如意十之八九, 最讓人割舍不了的是那個秋天,月掛天穹,柳葉彎彎的情景,這對于心靈才是真正的慰籍。

          整首詞勾勒出詩人眼中柔柳之美、風之幽微、湖光瀲滟、蘭舟湖上、荷塘風韻,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在歷經紛紛世情后,恬淡平和的心境。構思、章法與語句鋪排也可謂用心至極,特別是上闕與下闕后三句鼎足對的運用,可見詩人的詩詞韻侓工穩,技法純熟。

    臨江仙·朝京門

          曉月殘星逝水,依稀樓影朦朧。宵涼吹瘦北山松。枕酣追舊夢,睡暖認歸鴻。

          去日東縱烽火,而今不見英雄。消磨年月幾朝風。從來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點評

          這首詞上闕寫景,承句點明題旨,虛實結合。先由曉月、殘星、逝水組成的一幅天將破曉圖。 “曉”“殘”“逝”三字形象地勾畫了秋意濃時,天將亮未亮的景象,詩人感嘆滔滔的東江水一去不復返, “宵涼吹瘦北山松。枕酣追舊夢,睡暖認歸鴻。”此三句可謂神來之筆,寫出了朝京門城樓在西風中若隱若現,風帶著涼意,北面山上的松樹更清瘦了。 

          下闕抒情,引典論今,表達詩人的愛國情懷,也對東縱英雄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兩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整首詞一氣呵成,氣勢磅礡。

          這首詞是詩人在經歷了諸多事物后,對處世的領悟及對后生的一種勉勵。整首詩詞,化典論今,旁證佐引,無不彰顯詩人的悲憫情懷,引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詩人的境界之高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邱宇林點評

    生查子·夜過西湖元妙觀

          古觀鑒蒼桑,老木添新綠。甘霖滌心塵,墜落珠成玉。

          煙散幾分香,水繞千竿竹。人過有禪音,人去凄涼獨。

    點評

          讀《夜過西湖元妙觀》一詞的感覺正如元妙古觀一致,無限滄桑和靜默,卻也無限生機和希望。上闋起句對仗,“老”與“新”、“滄桑”與“新綠”構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緒起伏。

    下闕的一組對仗,點染古觀周邊環境,用語甚妙,極具氛圍感;“幾分”、“千竿”等數詞的使用明快利落。選取的意向耐人尋味,“煙”雖然“散”去,然而“香”故在,“人過有禪音”,人雖然遠去了,但仍聞禪音。修禪貴入心,古觀禪音,如沐甘霖,頑石也變珠玉。

    潘新艷點評

    浣溪沙·六如亭懷古

          一樹榕陰探老枝。雨中瑟瑟訴當時。紅荷怒放柳揚絲。

          不復軾公恩與愛,唯留孤嶺冢和詩。忍聽亭下滴相思。

    點評

          浣溪沙是比較常見的雙調小令, 這個詞牌大多以抒情的婉約詞風為主 。

    上片描寫眼前景:一樹榕陰探老枝。而此景卻是:雨中瑟瑟訴當時。情景相生,仿佛在告訴世人蘇東坡與患難知己王朝云的愛情故事。可憐紅顏薄命,當年的一切恩愛都不復存在了,如今這六如亭外只留下這孤冢和蘇軾的詩。

          下片寄情于景,情感真摯,扣人心弦,煞尾“忍聽亭下滴相思”呼應上片之雨景,更增添了凄美之感。佳作點贊!

    鷓鴣天·誰共東坡唱惠城

          誰共東坡唱惠城。流光如水黯然生。報春梅蕊當窗發,漏夜山歌隔岸聽。

          詩骨瘦,老心驚。黃花綻放盼天晴。遠行商賈歸來未?漫賞家鄉月色清。

    點評

          《鷓鴣天》雙調,前后片各三平韻。全詞像是由七絕兩首合并而成,只是后闋改第一句為三字兩句。 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多用于傳奇劇的結尾處,表達離情別意。

          標題“誰共東坡唱惠城。”成了詞脈,為整首詞埋下了伏筆,這個人誰?是唱山歌者還是作者還是商賈,給讀者無限的遐想。“詩骨瘦,老心驚。”對仗句呼應了上片的“流光如水黯然生。”表達作者對時光易老的傷感。“黃花綻放盼天晴。” 與“報春梅蕊當窗發”略感季節不一致。整闋詞自然流暢,情景交融,為佳作點贊!

    趙淑偉點評

    南鄉子·西湖泛舟

          極目碧生煙。芳棹秋風綠柳前。湖上忽而疏雨過,渾圓。飛破清波一角天。

          依夢聽鳴蟬。耳側傳來舊管弦。憶說當年游興好,悠然。隔水看殘八月蓮。

    點評

          本詞上片寫詩人極目所見之景,尤喜第二句“芳棹秋風綠柳前”,船槳行進,秋風迎面,綠柳便到了眼前,將風和日麗的西湖用鏡頭推進、代入感極強。后句詩人沒有繼續沿著前面視線構圖,而是跳出常規思維設置了一場雨,不知是詩人泛舟時真的遇到了這場雨,還是詩人意象里的雨,總之這場雨設置得巧妙。作者對這場雨也進行了工筆細描,這雖是是場小雨,卻是急雨,而且雨滴的形態“混圓”,至于雨的氣勢,作者有意做結句,“飛破清波一角天。”雨景放大,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

          下闋進入虛寫,曾經的蟬鳴入耳,殘荷照水,管弦頻傳,好一幅秋光圖。作者用今惜景物對照,增加時空距離感、年代感、以及滄桑感,使詩作的層次漸深,情感基調漸厚。整首詩的結構安排,意蘊推敲無不體現出詩人的別具匠心。

    柳梢青·西湖春

          鶯囀花洲。燕翔翠柳,嫩葉新抽。醉面東風,怡情好韻,不待春休。

          閑來駕葉扁舟。隨水去、湖光盡收。春色明眸,盡興緣有,勝日何求。

    點評

          詩人從西湖盛景之百花洲起筆,描寫西湖初春的狀貌。以寫景詩慣用手法構圖,鶯啼燕影、碧柳新芽體現春的生機勃勃。接著詩人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對西湖春色的喜愛。

          下片詩人由景及人,由人到己,進而從自己感受來寫西湖春景,泛舟西湖,將自己融入湖光山色之中,心中怎么不感嘆?有這等風光,這等閑情逸致夫復何求呢?

     這首詞,風格輕快明麗,詞句簡潔自然,如撲面春風,一股清新之氣油然而生。如果結尾總結句不用“春色明眸”或許更妙。

    華慧娟點評

    一剪梅·西湖清晨

         五鏡連湖晨鳥聲。山色盈盈,水色盈盈。橫斜疏影白云輕。人自娉婷,夢自娉婷。

          漫步蘇堤心向晴。草亦多情,樹亦多情。怕逢蘇軾問功名。湖也青青,景也青青。

    點評

          這首詞閱之養目,品之賞心,誦之悅耳。同是寫惠州西湖,明代徐勃寫到:“十里湖山碧樹齊,遙聞鐘磬出招提。萬家暮靄鵝城北,一抹殘陽鷲嶺西”(《惠州西湖次韻黃養吾韻》),有一種曠世寥落感,而這首一剪梅詞開篇“五鏡連湖晨鳥聲,山色盈盈,水色盈盈”,一下就把人們的視線帶進一個絕美、空靈的自然環境中,讓人沉醉其中。正像晉·郭璞《江賦》中有妙不可言之語。接著,應景而生慨,“人自娉婷,夢自娉婷”,人的心理活動隱約可見,借夢的生發,使之不言而喻地托出對自然,對理想生活的無限憧憬,熱愛和向往,思想感情到此得以表達。

         下片更是將筆向縱深推進,“漫步蘇堤”,“怕逢蘇軾問功名”,將九百多年前蘇東坡謫居惠州,在惠州留下了大量的詩篇的歷史事實和盤托出,作者用一句“怕問功名”將內心對蘇軾的敬仰和悉心投入詩詞寫作的心理活動展露無遺。也許正是惠州西湖有蘇東坡的足跡書跡,才激發了作者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筆耕不輟,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古體詩詞吧。

    河傳·苧蘿西子

          秋雨。煙樹。霧籠梢。何處風生暮潮。閑引江聲入寂寥。長宵。惠城燈火遙。

          憶得當年西子月。花如雪。往事沉香屑。四時歌。豐渚波。消磨。榜山聞雁過。

    點評

          這首《河傳·苧蘿西子》,以秋景鋪排,創設了一種遼遠、空曠、寂寥的秋天景象,唯美而婉約。上片以景引入,渲染氛圍。下片以憶拓開,想到許多年前,看到中宵西子月,這里的西子月暗指一種如月般皎潔的美女,或者說就是作者心目中那個夢中情人,如雪般純潔,如花般嬌羞,是那樣的美好,往事一幕幕拉開,這就奠定了這首詞是以憶往昔為主調,以周邊的景物烘托來完成思想感情的滲入、豐盈、展露的。雖不直寫情感的纏綿悱惻,但通過“沉香屑”“四時歌”“聞雁過”這些蒙太奇鏡頭的轉換,足以表達那種繾綣動人的情感糾葛,令人動容。結拍以景代情,留白、含蓄,給讀者創造了想象的空間,不失為妙筆生花。

    李錫欽點評

    清平樂·西湖泗洲塔感懷

          微瀾塔戲。點皺西湖水。軾子朝云強忍淚,嘗盡三生滋味。

          湖岸燈影深藏。綠荷護了鴛鴦。夜賞不成楊柳,絲絲牽動柔腸。

    點評

          一首借古抒懷詞。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宋時常用,也為曲牌名。作者采用李白體。泗洲塔為惠州西湖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建于唐、名于宋,歷朝多有興廢,至今傲然屹立于西山之巔。

          上闕詩人不從正面描寫,而以“微瀾塔戲、點皺西湖水。”塔影開端,更能彰顯塔的高大、巍峨。昔東坡有“玉塔臥微瀾”名句,作者活用而創新,微瀾塔戲對于碧波蕩漾的西湖,更顯得生動形象,玉塔在斜陽、朗月的映照下,高大的塔影橫臥在湖波上,搖曳生姿,似與微瀾相戲,而湖水本身是微風吹皺的,詩人卻展現神奇的想象力,喻為玉塔巨影點皺了湖水,詞意與畫境融為一體,得于升華。古人有“倒景入湖塔影長、培光裊裊動斜陽”句,而塔側孤山,則是東坡紀念館與朝云墓所在地,生離死合處。

          下闕則以塔下景致點染收場,湖藏燈影,荷蓋鴛鴦,楊柳絲絲動柔腸。由于有上闕“坡云之戀”鋪墊,借古塔縈人物抒懷變得順理成章。

    采桑子·惠州西湖

          西湖四月時方好,碧水濛濛。鶯囀桃紅。岸柳情絲弄晚空。

          情人漫步依依去,身帶輕風。風過芳叢。搖落春歌暮色中。

    點評

          《采桑子》為常用詞牌名,此調詞氣和緩;用韻較密,而又使音節瀏亮。宜于抒情與寫景,既可表現婉約風格,又可表現曠達與剛健的風格。作者采用和凝體。

          上片由景轉情,景起情結。西湖四月時方好,碧水濛濛。正是人間四月天,雜花生樹、草長鶯飛季,西湖桃紅柳綠,堤岸垂柳依依,似情絲千萬縷,裝點著澄湖的夜空。古往今來,以柳喻情,以黃昏、夜色擬景入詞描情為多。而作者以柳絲喻情絲更為形象貼切!

          下片由情入景、情起景結,緊扣主題,延續情景交融:情人漫步依依去,身帶輕風。如此美景如此夜,就連如膠似漆的情人也依依不舍,踏著輕盈的步伐,身帶輕風,在暮色中搖落一地春歌緩緩而去。

          在西湖萬千景象中,作者抓住最美四月天的惠州西湖這一特定時點,以鶯囀桃紅、岸柳情絲為背景,以情人依依為特寫鏡頭,以人帶輕風過芳叢,搖落一地春歌為壓軸。作者以其駕輕就熟、信手拈來、不著痕跡的遣詞措意技巧,向讀者呈現了一幅生動的西湖暮春晚空圖。

    本期編輯

    收稿:李錫欽

    制作:王   蔚

    初審:李錫欽

    二審:李碩洪

    終審:牟國志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偷国产日韩| 欧美成人免费做真爱| 蜜芽久久人人超碰爱香蕉| 正在播放酒店约少妇高潮| 特黄三级又爽又粗又大| 日本福利一区二区精品| 丰满少妇人妻HD高清大乳|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99 |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AV大片大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影视大全免费观看| 成人国产片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天天澡日日澡狠狠欧美老妇 |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国产精品三级中文字幕| 影音先锋2020色资源网| 中文国产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明星精品无码AV换脸|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五月 |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黄色A级国产免费大片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系列人妻有码| 国产边打电话边被躁视频|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国产欧美成人XXX视频| AV无码小缝喷白浆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韩国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