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不難,難在準確診斷,不是嗎?#中醫辨證難就難在八綱辨證。八綱辨證為中醫辨證論治的總綱。其陰陽表里寒熱虛實說起來簡單,實為中醫的真諦。初學者或學識淺者準確運用就非常難,往往在辨證中失之毫厘 謬以千里。 ![]() 以陰陽表里寒熱為例,每個證型都分陰陽。而虛實,一般認為實為陽,虛為陰,實熱多數人認為陽,其實實熱也是陰陽兩個屬性。實熱在表為陽,入里為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 有些病證表現為真熱假寒。如里熱熾盛者,高熱、腹疼、口鼻氣灼、習冷飲、小便赤、舌紅、苔黃而干。而同時出現四肢厥冷,脈沉遲等陰寒癥的表現。這是因為熱邪內盛,陽氣瘀閉于內不能布達于外的真熱假寒。古稱陽盛格陰證。 有些病證表現為真寒假熱。體內有內寒而見有假熱的證候。多為陽氣虛衰,陰寒內盛。見于四肢厥冷、小便清長、下利青谷的虛寒癥候。但同時伴有面紅、煩躁不安、口渴咽痛、脈浮數的陽熱證表現。這是因久病陽氣虛損,陰寒內盛,迫使浮陽游于上而格于外所致的真寒假熱。 有些病證表現為上寒下熱,上焦表現出寒證,下焦表現為熱證。多因寒熱交錯,熱邪于下而寒邪于上所致。 還有些病證表現為上熱下寒,為上焦出現熱,下焦出現寒。為陽盛于上,陰盛于下。 ![]() 作為中醫師,不分陰陽表里,不辨寒熱虛實,不辨臟腑經絡,不察標本緩急,或生搬硬套經方,或持一方治百病,脫離了辨證論治法則,就不是好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