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一到,就進入了歲末的仲冬時節,日子奔著“數九”天去了,氣溫也會越來越低,又到了喝羊肉湯的好時候了。 熱騰騰香噴噴的一碗羊湯下肚,別管戶外是否飛雪連天,地凍天寒,自己的肚子肯定是暖和起來了,舒坦的很。在家里煮羊肉湯,有人會有一個誤區,他們為了去除膻味,放了不少去腥除膻的香料,但事與愿違,煮好的羊湯顏色不對,味道不正,那么羊肉湯怎么煮才好喝呢? 其實羊肉本身就細嫩鮮美,食材自己的鮮味和香味就足夠了,膻味只是羊肉的一個小問題,很好解決,放入大多的香料反而會喧賓奪主,讓香料的味道掩蓋住羊肉的鮮味,此在煮羊湯時要學會做“減法”,能減掉的調味料就減掉,尤其要牢記“3不放”,煮好的羊湯湯味正膻味小。 一、“3不放”指的是什么?1、不放料酒 料酒在烹飪中有去除腥味增香的作用,但不少人對料酒并沒有正確的認知,認為不管做什么葷菜都可以放一些,但有時候用的不對反而會影響菜品最終的味道。 料酒基本屬于復合型調味料酒,里面除了水、黃酒、食用酒精之外,還加入了其他香料或者調味料。而料酒去腥的原理是加熱后酒精揮發帶走腥味,一般用在高溫炒菜中,不適合用在燉煮、餡料中來。 燉煮羊肉時就不適合放料酒,放入后不僅沒有去除羊肉的腥膻味,而且會使羊肉變酸,使羊湯喝起來怪怪的,反而掩蓋了羊湯的鮮味。花雕酒、黃酒等會略微好一些,但也要慎用,可用在紅燒、紅燜羊肉中。 2、不放八角 在民間一直有“豬不椒,羊不料”的說法,這也是老祖宗經過上百年來總結的智慧。 “豬不椒,羊不料”大意是在燉煮豬肉時不用花椒,燉煮羊肉時不用大料,也就是八角,而這樣的說法單指清燉,而使用其他烹飪方法時則無需按照此方法。 燉煮羊湯品的就是那一口鮮,而八角是屬于那種香味特別強烈濃郁的,如果燉煮羊湯放入了八角,雖然能去除羊肉的異味,但同時也因為八角“霸道”的香味掩蓋了羊湯的鮮味,而且八角在燉煮的時候還會“掉色”,使羊湯越煮越黑,灰褐色的湯實在看起來沒有什么食欲。 3、不放甜味調味香料 在很多烹飪時,白糖或者冰糖不僅是增甜劑,還是增鮮劑,所以很多朋友喜歡在菜里添加少量的白糖或冰糖,來為菜品增加鮮味,但煮羊湯時最好不要放白糖或冰糖。 羊肉屬于腥膻味比較大的肉類,如果加入一些甜味香料,不僅沒有增鮮的效果,反而會加重羊肉的膻味,加上甜味調味料屬于高糖的食材,羊肉在肉類也屬于比較滋補的,更容易上火。 二、用什么料去膻味呢?1、在煮羊湯時,可以用白芷、小茴香和生姜去除膻味。其中白芷既是一味中藥,還是烹飪時去腥增香的小能手,它香味清香,燉煮羊湯可以加入少量的白芷,不僅有去除膻味的作用,還能增香增鮮。不過要注意的是,白芷表面通常會附一層白色粉末,需要清洗之后再入鍋,避免影響湯色。 2、小茴香在香料中雖然屬于味道比較大的一種,但它特殊的香味卻與羊肉的鮮香味很搭調,煮羊湯時放入少量的小茴香,既不會掩蓋羊湯的香味,還會讓羊湯鮮上加鮮。 3、生姜一直是烹飪時去腥的小助手,而且生姜去腥基本沒有什么禁忌,不管是羊肉、牛肉、豬肉,還是采用煎、煮、炸、炒等烹飪方式,都可以用到生姜,煮羊湯也不例外,在去腥增香的同時,還能增加羊肉的營養,豐富味道。 看了關于煮羊湯的小知識,想必大家已經差不多明白了,接下來給大家分享煮羊湯的具體步驟,煮好的羊湯濃郁奶白膻味小,羊肉吃起來鮮香可口。 三、煮羊湯準備食材:羊肉一塊、胡蘿卜一根、白芷少量、生姜一塊、小茴香少量。 1、羊肉要選用比較肥的羊肉,脂肪多更容易燉煮出奶白的濃湯,羊肉清洗干凈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5分鐘左右,泡出血水后沖洗干凈切成小塊,倒入熱油鍋中煸炒出油脂,羊肉全部變色。 2、提前準備足量的熱水,羊肉煸炒至半熟的狀態后倒入較多的熱水,不用蓋鍋蓋大火煮20分鐘左右,讓羊肉的“羊膻味”隨著水蒸氣蒸發出去。 有些人特別不喜歡羊膻味,可以試試寧夏的鹽池灘羊,相當知名的一種羊肉,它的“膻味”是一種淡淡的奶香味,清水煮煮就很好吃,略微貴一些,但確實香。 3、等到羊湯變成微白之后,將準備好的生姜片、小茴香和白芝放入鍋中,還是開蓋煮10分鐘左右。 4、趁著煮羊湯的時間,胡蘿卜清洗干凈去皮切滾刀塊,當湯色較白的時候,倒入砂鍋中加入胡蘿卜,蓋上鍋蓋燜煮20分鐘左右,加入鹽、胡椒粉等調味即可。 ——老井說——在煮羊湯時想出白湯,除了要選用略微肥一些的羊肉外,在燉煮之前一定要先煎炒一下,讓內部的脂肪析出,然后倒入熱水讓其產生“乳化反應”,這樣煮出來就是濃郁奶白的羊湯,不需要其他“高科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