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于合集#倪海廈《傷寒論》文字稿386個 三九七:「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如果在打嗝,肚子又脹滿,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看看大小便那一個不通,通那一個,前部不利開五苓散,后部不利開承氣湯,基本上這種狀況都是能治的。 如果不能治的話,就是人已經虛掉了,這時候攻下都沒有用。 如果病人是寒濕很盛的話,又噦,還是用茯苓四逆湯去救逆。 如果肚子里面有實堵到,就茯苓四逆湯里面加去實的藥,大黃去實,大黃沒有所謂的寒熱。 如果是小便不出來,可以加豬苓、澤瀉,但是一定以四逆湯為主證。 以上講的是厥陰證。 原傷寒論之末篇辨霍亂病脈癥并治法,辨陰陽易瘥后勞復脈癥,辨痙濕暍脈癥,這三脈癥有經方家并列入傷寒之末篇,但又是金匱之始篇,實介于傷寒與金匱之間的連接篇,個人認為傷寒到最末厥陰篇即可止,這最后三篇可置于金匱之首篇,以銜接傷寒與金匱本源于一書《傷寒雜病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