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校聘請我來帶領班主任工作室以來,我一直督促年輕的班主任們,撰寫自己的班級故事。 接受成立班主任工作室任務之初,我也很迷茫,到底該從哪里入手,帶領年輕的班主任們走上專業成長之路呢? 我翻出微信,想在好友中找找大咖問下。 我想到了秦望老師。 他十多年前就在學校創建了8+1工作室,如今它已成為聞名全國的工作室代表。 他在微信中提示道:撰寫帶班敘事,是研究的起點。 于是,我在工作室成立之初,就號召大家一起寫自己的帶班故事。 近一個月來,大家積極撰寫,微信分享,堅持筆耕,洋溢著你爭我趕的氛圍,著實讓人欣慰。 相信在以后的教育生活中,大家一定會通過寫作,不斷提升自我,真正走上專業成長之路的。 為什么我認為寫作能促使教師專業成長呢? 一、寫作引發思考在撰寫班級故事的時候,每個老師都要從取材、敘述、評議等不同方面,重新反觀自己的教育生活,重新思考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 寫作的過程就是一個重現、重構的過程。 只有不斷的思考,才能讓寫出來的故事真實可信,對自己、同行、學生有啟發作用,有教育意義。 三年前,我帶一屆優秀班,學生與我關系委好,班級故事也平和沉靜。 但這樣的狀態下,我也寫作班級故事時,反思自己的言行得失。 例文:
文末,我反思道——
這件事后,我時刻留心自己的言語、行為,不輕易以不嚴謹的說辭拋給學生,生怕給學生留下不合適的影響。 只是寫作讓我不斷反思自己,不斷提升自己。 老師的職業生涯漫長而單調,工作性質循規蹈矩,極易產生職業倦怠。
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寫作。 記錄自己看似單調重復的工作中的小驚喜、小確幸、小煩惱、小得意、小忐忑…… 你會發現:
記錄下來,給自己的教育生命留痕,也是讓自己的頭腦產倦怠的最好方式。 故事雷同,人物不同,感受有別; 場景類似,時間不同,心境有別; 寫作讓我們留下思考,思考中領悟: 這故事是我的,那支歌是我唱的,那滴蜜是我釀的!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寫作,促使我們思考,我們的教育生命才更有存在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