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魚堂主,一位職業(yè)讀書人。 最近有不少新同學關注,為了讓大家更了解我,請允許我先吹 3 分鐘的牛。 今年算是我的爆發(fā)期,自己出版了一本書,公眾號粉絲漲了 3 倍,閱讀量也穩(wěn)定在 1000 以上,廣告費能報價到 2000 元一條,不過目前還沒打算接廣告。 現(xiàn)在做了一個入門社群【升級圈】和一個高端學習社群【覺醒營】,累計服務 2000 多個學員,差不多靠副業(yè)快達到年入 7 位數(shù)的小目標了。 視頻號直播做的也不錯,現(xiàn)在場觀差不多 3000 人,之前彪悍一只貓 貓叔 還經(jīng)常來打賞。 我想嘗試走 L 先生的路線,自己堅持輸出好的內容,吸引同學們一起學習,然后做自己的社群品牌,靠學習培訓服務賺取收入。 以上是自夸部分,下面介紹一下我和這個公眾號。 我開頭說,自己是一位職業(yè)讀書人,不是用讀書人給自己貼金,比起人家做學問的讀書人,我差遠了。 我說自己是讀書人,是用顧衡老師的標準,以讀書為生,靠讀書吃飯,每天都要讀書,以此為職業(yè)的讀書人,這個意思。 我的閱讀量有 1000 多本,日更了 1000 天,這個標簽只是方便了解我,數(shù)量本身不值錢,主要看自己的學習目的,不要單純追逐數(shù)量。 讀書和日更對我來說,是為了訓練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畢竟想靠讀書寫作為生,閱讀和寫作是基本功,必須要練出來的能力。 這個公眾號也很簡單,就是堅持分享解讀好書,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方法論,還有一下成長干貨思考。 基本上關注我的同學,都是喜歡讀書的人,能有這么一個地方聊聊讀書感覺很好。 很多同學,都是看我的分享,開啟了自己的讀書之路,有些書是有的難度,先看看我的解讀,自己在去讀可能就更容易理解,說是讀書人,更多的是一個陪你讀書的書童。 這種影響別人開始讀書的感覺,讓我感覺很有價值,以后我會繼續(xù)分享更多好書,喜歡讀書的同學可以經(jīng)常來看看。 好,我們回到正題,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最近剛出版的新書《創(chuàng)造》,豆瓣評分 8.5 分,作者托尼·法德爾,聽名字可能有點陌生,他其實是iPhone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也被稱為iPod之父,后來自己出來創(chuàng)業(yè)的公司又被谷歌以 32 億美元收購。 妥妥的人生贏家,職場逆襲典范,我看這樣的書,倒不是他獲得的成就,而是想知道取得這樣成功的人,是如何思考,如何做事,有什么經(jīng)驗可以學習,這個可能是讀這本書真正有價值的部分,畢竟成功人士多有錢,跟我們也關系不大。 每個人進入職場都會經(jīng)歷一個菜鳥期,感覺要學習的東西好多,自己工作起來也手忙腳亂的,如何讓自己更好的進入職場,快速的從學生思維轉換到職場思維。 這本書里面就有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作者不僅職場混的好,而且還創(chuàng)業(yè)過,他的思維路徑,相信對大多數(shù)同學都有啟發(fā)。 這本書的副標題叫“用非傳統(tǒng)方法做有價值的事”。 人最大的阻礙,其實就是思維局限,如果有人站在很高的位置,給你一點指導,真的能少走很多彎路。 我就特別希望自己在 20 歲之前,就讀到這本書。 下面就是作者對剛入職場,想快速成長的年輕人,提出的 3 點經(jīng)驗教訓,很有啟發(fā)。 第一,學會失敗。 上次有個同學私信我,說自己剛入職場,因為疏忽犯了一個小錯,從此之后就感覺失去了自信,變得特別敏感,跟老板正常溝通,也覺得是在針對自己。 我說,你對自己太嚴格了,只是第一次犯錯,這只是犯錯的開始,以后犯錯機會還多著呢? 開始有沖勁,看了那么多理論知識,想在現(xiàn)實世界大干一場,想完成自我實現(xiàn),走向職場巔峰,結果被一盆冷水潑倒了。 這里記住一點,你一定會犯錯,也一定會遭遇失敗,這不是打擊你信心,而是要意識到犯錯和失敗,都是人生常態(tài)。 如果害怕犯錯和失敗,唯一的方法,就是以后什么事都不要做,不做才能避免失敗。 這怎么可能,而且年輕時候,最大的資本就是年輕呀,不趁現(xiàn)在決策失誤不會有太多損失,試錯成本很低,以后有很多機會可以成長優(yōu)化,當然是要盡快犯錯,學會失敗。 面對犯錯保持平常心,告訴自己這很正常,我以后會改進的,把失敗當做探索過程必不可少的要素,盡快從中吸取教訓就行了。 特別是在你剛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一份工作中,最終的結果卻遭遇失敗的時候,更要記住今天的分享。 一次失敗在你的職場生涯中不算什么,而且就算失敗了,你也可以從這次經(jīng)驗中學到很多經(jīng)驗。 第二,選對的導師去跟隨。 這個也很重要,在職場早期缺少的都常規(guī)經(jīng)驗,等你適應職場后,想要進一步發(fā)展,再指望這些經(jīng)驗就無法幫你在進一步了。 這個時候,你需要一個好的導師,對一個職場新手來說,尤其重要。 還是那句話,一個人的天花板,來自個人的認知和思考方式,如果開始就有一個厲害的導師,讓你看到更大的風景,更好的工作理念,這些底層的觀念會影響你一生。 我最早在一個國企工作,跟一個領導,他對我很嚴格,有時候我都感覺他在雞蛋里挑骨頭,而且他每天都比我到公司早,感覺他從來不用休息一樣,但也就是這這個階段,讓我養(yǎng)成了專注認真的工作。 以后我做什么事都很容易進入工作狀態(tài),也養(yǎng)成了雷厲風行不拖拉的工作習慣,這個對我今后養(yǎng)成行動習慣有決定性影響。 當然,不是每個人在職場早期,都能遇到好的導師,或者跟隨厲害的人一起做事,甚至還會因為不好的工作習慣,養(yǎng)成很多職場缺點。 這個時候,你可以從職場外獲取幫助,比如,讀厲害人的書,去網(wǎng)上社交,跟厲害的人一起學習。 就像我們的覺醒訓練營,早鳥價就是 4999 元,僅僅是這個門口,就可以篩選出一批優(yōu)秀的同學,還有我和阿貓一起分享的思考經(jīng)驗。 我的職場經(jīng)驗算是很豐富了,打過工,做過領導,管理過公司,自己也創(chuàng)業(yè)過,也在創(chuàng)業(yè)公司待過,基本上一個人職場周期遇到的事我都遇到過。 我的很大經(jīng)驗,都是從實踐和讀書中學習的,所以,在職場中,找不到合適的導師,也可以利用網(wǎng)絡給自己找一個。 第三,跳出慣性思維。 這個也是我反復分享的東西,一個人最大的局限來自自己的思維局限。 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職場的人說起賺錢,就習慣算自己一個月多少錢,然后算出一年,十年賺多少錢,從來不會想除了工作之外,自己還能賺多少錢。 這個就是思維局限,你被工資收入局限了,如果是我,我會把工資當做日常開銷,然后看自己還有其他賺錢方式。 比如,我可以出書,可以做知識服務,可以做社群,可以接廣告,可以接咨詢,每一個板塊賺一點,最終匯集起來都比工資高太多。 是我厲害嗎? 不是,我只是打破了思維慣性。 你也可以這樣思考問題,想到賺錢,不要只能想到工資,看看自己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賺錢,拓展一個賺錢方式,比賺多少錢重要。 具體來說有兩個建議: 1,不要只盯著眼前的工作,而是要看看其他的可能。 現(xiàn)有的工作只是先階段的解決方案,你最終還會走向新的階段,走向新的路徑。 2,多向外部人交流,了解別人的路徑思路,學習別人的解決思路。 我之前就說過,看看哪些已經(jīng)做成事的人,看看他們現(xiàn)在在干嘛,在靠什么賺錢,然后看看自己能做點什么。 保持獲取新信息的機會,就等于給自己未來打開一扇門。 以上就是本書,對職場新人的一點建議,越是新進入職場的人,越應該重視起來。 堂主推薦 ▼ 作者簡介:魚堂主,《智識升級》作者,職業(yè)讀書人,日更 1000 天,閱讀 1000 本書,一個認真陪你讀書的人,帶你看更多好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