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殺傷力,抵抗力與老人 我非病毒學家,也非臨床醫生,有關新冠的事,也只是個人憑常識的琢磨。 2022年12月的這突如其來的放開,一年十一個月鼓搗嗓子喉嚨的棉簽子都白瞎,十一個月都沒能鼓搗出陽性來,結果不鼓搗了,陽性來了,被感染了,楊過,楊康。 我個人經歷,12月22日冬至日感覺不妙,出癥狀,渾身發蔫無力,腰酸背痛的,直到12月28日基本恢復(到31日還略有咳嗽)這一周內,家里沒對癥的藥,沒感冒藥退燒藥,只吃了一次小柴胡沖劑,一次板藍根沖劑,每天兩三片VC,熱鹽水,溫鹽水,幾瓶咳嗽口服液。也就是說,沒用硬藥,是靠抵抗力硬扛過來的。 這就說到人的抵抗力了。常理看,幼童抵抗力不行,青少年和中年應該很好,老年人的抵抗力逐漸下降。事實上在,這次老年人中,60-70年齡段的受影響不大,受影響很大的主要是80-90年齡段的。而在崗的40-59年齡段的,也有楊過后麻痹大意立即恢復大運動量的鍛煉,結果嘎嘣了的。 我琢磨了一番,退休人員60-70之間的抵抗力估計不錯。因為沒了上班時的工作壓力,也不用在趕緊趕慢去上班(通勤路上也可能會更多遭遇病毒),且基礎病還沒到大興風浪的年齡段。這個年齡段的抵抗力,大概是最后一筆健康的資本。過七十,若不注意可能就開始加速折損。 而80歲以上年齡段的老人,年老體衰,基礎病到了興風作浪的階段,抵抗力已折損得七七八八,這次遭遇新冠病毒沖擊,防線徹底被擊垮的就此告別人世。 12月放開,因醫院擁擠,患有非新冠病的老人得不到及時的救治而去世的也不會太少。 至于中年人楊過后感覺可以動動了,立即去跑步,籃球等大運動量活動,誘發心肌炎等而突然病逝的案例聽說若干個。可能是因楊過后抵抗力大大折損,還沒恢復,但表面上已平安無事所導致。好比一個戰斗師,殺敵1000,自損800。表面上勝利,但是無法立即再次投入戰斗,因為亟需補充兵員和彈藥,后勤給養等。上有老下有小的,千萬不可大意。 國內死亡統計數據沒看到,看到了日本的統計數字。 看到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字,最新一周死亡統計,2021年12月23日-29日。23日3人,24日0人,25日1人,26日0人,27日0人,28日2人,29日4人,共計10人。 2022年同一時間段,23日315人,24日339人,25日306人,26日217人,27日271人,28日415人,29日420人,共計2283人。將時間線拉長到3個月,即10/1到12/29,則2021年死亡744人,2022年死亡11853人。差15倍。 日本這四個月內2022年8月31日至12月27日,各年齡段的死者比例如下: 80代(80-89歲),40.8%;90代(90-99歲),34.7%;70代(70-79歲),17.0%。 七十,八十,九十這三個年齡段占總亡故數的92.4%。 男女亡故的比例,按年齡段計: 男性,未滿10歲者,0.1%;10代(10-19歲)0.0%;20代(21-29歲)0.1%;30代(31-39歲)0.4%;50代(51-59歲)1.6%;60代(60-69歲)6.7%;70代22.8%,80代42.9%;90代24.8%。 女性,未滿10歲者0.1%;10代0.1%;20代0.1%;30代0.2%;40代0.8%;50代1.2%;60代3.1%;70代10.7%;80代38.4%,90代45.3%。 日本的統計數據如是真的,那真是詳細到令人發指的地步。我核對了一下日本新聞,2022年日本的死亡率,可能因為新冠而比上一年度確實有突然增加。 時代列車進入2023年,一些本可以進入2023年的人被永遠留在2022年。有些該死的,卻茍延殘喘也跟進到2023年。老天不公。 2022/12/31,2023/1/1 時間之白云蒼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