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頭痛頑疾,苦不堪言 溫陽氣蠲邪止痛,喜笑開顏 姜某,女,33歲,2021年7月18日初診 病例特點: 1、頭痛十余年,疼痛部位以頸后及前額為主,疼痛劇烈時會出現惡心; 2、四肢不溫,畏寒怕冷,疲勞乏力,腰部酸困,焦慮,胸悶心悸,睡眠質量差,眠淺易醒等全身癥狀較為突出; 3、婦科方面月經量少色黑。 辨證分析: 患者33歲,罹患頭痛十余年,西醫各種檢查并無明顯異常。十余年來各種中藥西藥,不知吃了多少,遍服無效。一個普通的頭痛持續了十余年,成了沉疴痼疾。 面對這樣一個頭痛頑疾,該怎么診治呢? 《內經》有言:“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就是說,診治疾病首先要辨析清楚患者病情的陰陽屬性。 那么這個患者的病情究竟是陰虛還是陽虛呢? 第一、患者除了頭痛以外,其它全身癥狀也十分突出。其中對判定陰陽屬性最有價值的就是患者常年怕冷,四肢不溫。“陽虛則外寒”,體寒怕冷是陽虛證最典型的指針。患者常年怕冷,她的體質就是一個陽虛體質。 第二、頭為諸陽之會。人體十二經脈中,手三陽的經脈是從手走向頭部,足三陽的經脈是從頭走向足部。手足三陽經均會聚于頭部,所以頭面部較人體其它部位更為耐寒。陽虛寒凝,經氣凝滯,氣血痹阻,不通則痛。所以,這個患者頭痛的病理基礎就是陽虛陰寒。 第三、陽虛陰寒,氣化不足,溫運失常會導致人體氣機的運行不暢、津液及血液的代謝障礙,形成氣滯、痰濁、血瘀等病理產物。所以這不是一個單純的陽虛陰寒的病機,還有氣機郁滯、痰瘀內生等相兼病機。 辨清楚了陽虛陰寒的病理機制,再來辨析其它伴隨癥狀: 疲勞乏力:陽虛體質及陽虛陰寒的病理基礎會導致人體的整體機能都處在一個相對低下的狀態,所以會出現虛弱疲勞的全身癥狀。 焦慮及眠淺易醒:焦慮狀態及睡眠障礙在中醫來說,都是心主神明的功能失常了。心陽不振,心神失養,就會導致焦慮狀態;心腎不交,陽不入陰,所以出現了睡眠問題。 月經量少:陽虛宮寒,氣血生化不足,天癸匱竭,沖任失調,導致月經量少。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病機: 陽虛陰寒,氣血瘀滯,痰濁內生,經絡痹阻,心神失養,天癸匱竭。 這是一個復合型的病理機制,陽虛陰寒是主要病機,其它是相兼病機。 治療就要主攻主要病機,兼顧相兼病機,做到主次分明,面面俱到。根據這個精神,擬定治法為: 溫陽散寒,行氣活血,化痰開滯,蠲邪止痛,寧心安神,培癸調經。 方藥如下: 患者服藥后,疼痛及其其它癥狀漸次緩解,至8月5日第三診時,頭痛已緩解70%,睡眠改善如常人,疲勞乏力、焦慮等均有好轉,月經量較前增多。 患者堅持復診,至9月23日第七診時,頭痛已完全消失,未再發作,睡眠穩定如常,心悸胸悶未再出現,疲勞乏力大為改善,四肢轉溫,不再焦慮。 此后患者身體狀況一直較為穩定,自我感覺十分良好。后來因工作安排,需要出國一段時間,特來購備中藥若干帶出國外,以備病情反復時服用。 |
|
來自: 昵稱6582038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