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參加了一個內部是社群的聚會,剛坐下一個朋友就湊過來說:張鵬啊,我個胃里邊脹的很啊,不想吃飯。到了飯點稍微吃一點,就脹的不行。有時候吃的一不對了,就會惡心嘔吐,還會腹瀉。你說我可怎么辦啊? 這種人特別多,什么原因導致的呢?患者本身脾陽不足了。 脾胃啊,尤其是這個胃,主的是腐熟。要想把吃下去的東西變成熟的,那就一定要有陽氣。 而陽氣的來源,一個是胃中的陽氣,一個是脾的陽氣,再一個就是腎的陽氣。三個陽,就像三味真火一樣,來熟著胃當中的內容物。 如果說脾陽虧虛了,那中焦熟的力量就失職了,再加上這個人平常脾陽就虛一點。你平常穿衣服再不注意,再感受一點外寒。有時候吧,還貪點涼東西,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可以導致寒邪。 寒邪從中焦而生,在加上本身就脾陽虛,另外平時的生活習慣也不好,那肯定就出事了。 如果說患者的脾陽虛,再加上寒邪的入侵,一定會導致中焦的陽氣就不足了.我們剛才講了,我們要靠“三陽”來熟我們胃里邊的食物,同時脾也需要陽氣來運化。 那你現在陽氣不夠了,熟的力量就變小了,當然就不想吃飯。運化的過程也慢了,所以不僅不想吃飯,而且胃里邊脹的難受,我們把它叫做溫運失職,也就會出現胃脘部痞滿食少。 不論是外寒直接侵犯了脾,還是里面生成了寒邪,總之中陽不足。脾是寒的:寒性凝滯,寒性收引,所以就容易導致胃絡不通,不通則痛。就會出現脘腹部疼痛,有些人經常感覺到胃里面,隱隱作痛,稍微吃一點涼東西,馬上疼的就嚴重了。 寒邪侵犯了胃,然后它就會導致脾胃的升降功能失職。脾氣主升,胃氣主降。如果說它引起了升降的失職,那就是該升的清,升不上去,該降的濁也出問題了,所以患者就會出現嘔吐,腹瀉。 當然如果是以升失職為主的,就是腹瀉。如果是以降為主的,那就會表現嘔吐。同時由于陽氣不夠,所以陽氣的溫煦的功能就會下降。 溫煦失職了,人又會表現出,畏寒、肢冷。所以這種人又會出現怕冷的癥狀,以上是我們所說的中陽不振的時候。 大家再看,脾是氣血化源之地。脾陽虛了,脾氣肯定虛了。陽虛是建立在氣虛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如果說脾虛了,氣血了。 脾本身還有著統血的作用。所以如果說脾陽虧虛了,引起了脾不統血了,那就會出現各種出血證。哪的出血比較多?便血、吐血、肌膚出血,還可以出現女子的崩、漏。 現在再來看,不論是外感的,還是寒從中生的,它總是寒。寒邪,常常會影響到水液的代謝,所以動不動就會產生濕邪。那么如果說寒邪和濕邪合起來了,困阻于中焦脾胃。那么就可能會出現這么一系列的問題。 寒濕之邪在中焦,它如果往上走呢?一旦往上走首先傷的是心陽,心陽一耗傷,那么心臟搏動的動力、速率、節律都會出問題。再加上寒濕之邪上去以后,就可以瘀阻脈絡,就會導致心前區的疼痛,胸痹。 同時寒濕內阻,脾氣虧虛,所以就會出現脾的津液不能固攝。脾在液為涎,津液不能固攝就會出現多涎,嘴巴里老是流哈喇水兒。 那么如果寒濕內阻,脾胃的腐熟,運化功能就不足了,產生的氣血也就不夠了,那我們就把它叫做氣血乏源。 氣血化源不足了,人的筋脈就會失養。這種情況小孩最容易發生,小孩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就愛抽風,所以我們又把它叫做慢驚風。 以上就是脾陽虧虛,會出現的一串子的問題。所以既然會這么多問題,那平時還是穿厚一點,吃熱一點,不要動不動的就吃涼東西。尤其是在夏天,暑天的時候,冷飲啊,冰鎮的飲料少喝一點,人活的是陽氣。 所以從上面的情況我們來分析,位置都在哪?病位就在脾胃上,脾胃怎么了?寒了。為什么寒了,陽氣不夠了。陽氣不夠,內經里面把它叫做經氣奪則虛,所以陽氣不夠了就叫虛。 由陽氣不足,而造成的這種寒,我們把它叫做虛寒。所以合起來,把它叫做脾胃虛寒證。 虛了怎么辦?補。 就要益氣健脾。 寒了怎么辦?溫 溫哪里?溫中焦,目的是為了把中焦的寒邪,散除掉。 所以脾胃虛寒,用的方法就是溫中散寒為主,益氣健脾為輔。因為它是寒為主的。用哪個方子?理中丸,出自張仲景先生的《傷寒論》。 先看方子: 干姜6g 白術6g 人參6g 甘草6g 既然是溫中散寒,那就是說貨在脾胃虛寒證當中,以寒為主,寒是誰引起的?虛。所以它的君藥一定是散寒的藥物。所以方中的君藥用了干姜。干姜在中藥當中屬于大辛,大熱之品。它入中焦脾胃,所以它可以溫中散寒,它把中焦的陽氣,就扶起來了。然后把中焦的陰寒之邪,就抑制住了,所以又把它叫做扶陽抑陰。 同時我們還要益氣健脾。那么既能夠益氣又能夠健脾的,當然是人參。人參在益氣的同時還能補氣,氣足了,陽就回了。所以補氣的藥物又有著助陽的作用。所以這個地方的臣藥,針對的是疾病的次要病機治療的。 方子當中的佐藥選擇了白術。白術這個藥物是個健脾的,通過健脾可以達到補虛助陽的作用。同時它還可以燥濕。在燥濕的過程當中,幫助脾胃的運化。 方中還用了甘草,甘草這味藥物一來可以幫助人參和白術健脾,而來它味甘,具有著緩的作用。因為患者動不動就出現胃疼,腹中疼痛。疼了就別讓它疼了,所以我們經常講有一個詞叫做緩急止痛。甘味的可以緩。同時甘草在這個地方,起到了調和的作用。 四味藥物,配伍的很工整。 那么這個方子在現代臨床上,用于什么呢?它可以用于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球部的潰瘍、慢性的腸炎、胃下垂、還可以用于復發性的口腔潰瘍、女子的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現在理中丸也有中成藥了,有需要的家人可以到藥店購買。 我們常說“對癥下藥”有病就吃藥“,意思是說生什么病吃什么藥,不要亂吃藥。吃理中丸也是一樣,即使功效很多,并且經濟實惠,但也不能長期吃,更不能亂吃,以免適得其反,給身體帶來傷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