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三彩是一種以黃、綠、紫三色為主,不用紅色的低溫釉上彩瓷器品種。通常是先在瓷坯上刻劃好紋飾,高溫燒成無釉素瓷,在澀胎上用黃、綠、紫三色繪畫紋樣,二次入爐低溫烘烤而成。 素三彩瓷器始燒于明代成化,鴨形香薰造型新穎,色彩素雅,是其代表作。 明成化 素三彩鴨薰 正德時期技術已臻成熟,器物制作十分精致,色彩的運用和紋樣也較成化更為豐富,流行折枝、纏枝蓮花,蔓草紋以及海水蟾蜍圖等。正德以后素三彩仍見制作,但終明一代,素三彩瓷器的色彩及制作均不及正德。 明正德 素三彩纏枝蓮紋長方水仙盆 到了清代,康熙三彩器繼承和發揚了明代成化、正德三彩和嘉靖、萬歷多種色地套疊的傳統工藝,在素胎上刻劃出紋飾輪廓線,再繪以圖案,涂施彩色釉地。 三彩器施彩以黃、綠、紫為主,或加藍色為輔,間露白地相佐,因少用或不用紅彩,所以又有“素三彩”之稱。也有個別加紅彩的,例如一件“康熙素三彩松鶴紋硯盒”上,仙鶴的鶴頂紅即使用紅彩。可是由于數量甚為稀少,過去常論“三彩加紅,價值連城”。 清光緒 素三彩云鶴紋印盒 尤其是墨地三彩,瓷器傳世不多,即使在今日,故宮藏品中也沒有完整器,只有康熙棒槌瓶頸一段而已。據說這種墨彩是在高溫燒好的素瓷上用“珠明料”描繪紋樣,并填滿紋樣空白處,然后在整個畫面上覆蓋一層水綠色料,待干后入窯二次低溫烘燒,所以顯得油黑似漆,但然而并不十分光亮;近代仿品反而光澤艷麗,不如真品深沉樸實、耐人尋味。 三彩器的色澤一般不及五彩艷麗,但由于它的施彩工藝標新立異,從而創造出了豐富多樣、質樸雅潔的不同品種。尤其是用一種彩色鋪陳為地的品種,如黃地、綠地、紫地、米地、虎皮斑等等,其彩釉以反復交替使用、變化莫測而頗具匠心。還有的運用雕塑、鏤孔及繪以錦地開光圖案等等技法,大大豐富了康熙三彩的表現力。 清康熙 素三彩鏤空花熏 官窯的器物多為白地、黃地和虎皮斑等,署官款;民窯無款的器物尤多,并有粗細器之分。有的仿明代款識或畫有圖記。 清康熙 素三彩暗花云龍花果紋盤 康熙素三彩器型豐富多樣,大小不一:大器有鳳尾樽、棒槌瓶、大罐及人物塑像等,其中的大鳳尾樽和棒槌瓶可高達一米以上;小器有杯、盂、碗、盤、文具、香薰之類,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俗稱攢盤或果盒的組合器皿,造型別致卻很實用,是清代的創新品種。 清康熙 黃地素三彩攢盤 常見的康熙三彩都有哪些品種? 一、黃地紫綠彩 這是沿襲明代萬歷時的品種,從康熙起到宣統止,成為清代延續不變的傳統品種。造型以大小不等的各類盤為主,盤外壁繪三彩葡萄、云鶴、朶花、蟠螭等紋飾,盤內刻填并繪以紫綠龍圖案。器底均以靑花或紫彩寫款,因全器施黃釉,故款字常被黃釉覆蓋而成黑色。底面可見旋胎紋路。 清康熙 黃釉地素三彩雙龍戲珠大盤 二、白地三彩 白地三彩均以素白器為地,先刻出云龍、花卉、三菓等紋飾輪廓筏,再精心描繪出黃、綠、紫三彩圖案,最后罩以白釉,見有盤、碗類。如三彩牡丹紋碗,造型莊重秀美,胎體細膩,碗里釉面潔白平整,外壁釉面刻龍施彩,彩色艷麗,層次分明。它是康熙三彩器中的精品。三彩中以水綠色最為突出,其綠淺淡嫩艷如一泓清水。員品釉面潤、細滑而堅致。仿品器型笨拙,胎厚,器裹釉面不不且泛青,釉質硬度不足,色彩凝厚沉悶。 清康熙 素三彩花蝶暗刻龍紋碗 三、黃地三彩 先在素胎器上刻花然后施彩,釉面特別肥腴潤澤,色調鮮明,紋飾層次清晰,釉色地除黃地外,還有綠地、米地、紫地或者各色反轉交替作地的。工藝、紋飾大同小異。這些色地及彩繪均為低溫含鉛釉,燒成后釉面和彩釉的硬度較高,有自然氧化作用形成的“光暈”現象。這是康熙三彩與后期仿品的重要區分點。常見器型很多,有鳳尾樽、觀音樽、方或圓的棒槌瓶、將軍罐、大罐等。較為新穎和貴重的有鏤孔香熏、盤和攢盤(攢盤以綠地三彩焉多,并加施藕荷色)。 清康熙 黃地素三彩吹簫引鳳圖觀音尊 四、墨地三彩 墨地三彩是康熙三彩中最為名貴種。制作時,先在器上施以綠釉,再覆施墨釉,即為墨色地,再以泛紫的深墨筆道勾描花卉、禽烏、荷蓮等圖案,填繪黃、綠、紫、白各色。也有的在墨地中留出白地開光繪三彩圖案,其筆畫純熟,層次分明,剛勁有力,傅神自然。 目前,康熙墨地三彩的完整器物,國內少見,有些已于早年流散到歐、美一些國家,如法國巴黎盧浮宮等處就陳列有我國康熙墨地三彩大花觚、大罐、大棒槌瓶、觀音樽等,甚至是成對的。連一些仿品和殘破之器,也為法國人所愛好并大量收集。傳世品中有很多為光緒及民國時的仿品。仿品中還有以康熙原胎舊器剝去釉面,后掛墨彩地或其他各種色地的偽作;換底或調口之物,也不在少數。 清 康熙 墨地素三彩四季花鳥瓷方瓶 五、虎皮三彩 以黃、綠、柴三色釉間隔混雜點染于器上,經自然量散形成不規則的類似虎皮狀的斑片,以奇取勝。常見器有盤、碗和福祿壽三星人等,多為民窯器。 清末及民國競相仿作,在鑒定時應特別注意。真品胎質縝密,琢器類上手便有沉重感,盤、碗等圓器則胎薄體輕;釉面光亮堅致,有變幻的光澤;虎皮斑片也大小不,呈自然垂流狀。仿品則大都是人工摹擬點染,彩斑較為刻板。 清康熙 虎皮三彩撇口碗 六、三彩瓷塑 常見有西洋人、三星人、佛像、八仙人、觀音、東方朔、魁星、獸類、禽烏、山石以及福、祿、壽字形的壺等。其造型都很準確,胎硬質密,雕工細微,刀法嫻熟,神態自若。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有兩件康熙三彩人座像,形體巨大,面目清秀,神熊飄逸,繪工細膩,甚為精彩。后世所仿三彩瓷塑,大都粗率不堪;也有的過分規整,反而顯得生硬失神。 清康熙 素三彩觀音像 康熙三彩是具有典型時代特征的產物(雍正之后少見),其時代性強,制作精細,品類繁多,十分名貴。對于后世大量不惜工本的傿作,應從下表所列的幾個方面去鑒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