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想要在心理學邊緣試探,想了解心理學,看了《精神分析》又覺得晦澀難懂,隔岸眺望,不足如何下手去學習這門學科; 按照心理學碩士專業方向劃分,心理學學科涉及的范圍很廣。 有的人學習心理學是因為好奇、感興趣,想對這個領域只是廣泛涉獵一下,就沒有必要讀晦澀、專業性極強的書籍; 有的非專業的人就是對這個學科感興趣,但又覺得心理學本科專業的書趣味性不強,且自己又不涉及做研究,因此不需要看像實驗、統計、測量一類的書籍,它們的存在是用來研究心理規律的工具; 因此,書并無好壞之分,讀書我們要讀適合自己的書,才能把它的作用發揮出來。既不浪費時間,也能讀有所獲。 所以,今天小編專門抽時間給大家整理了30本豆瓣高分+閱讀性很強的心理學書,作為提高心理學素養或者作為興趣培養都是不錯的選擇~~ 建議閱讀之前先右上角收藏~~ ![]() 我是一個心理學小白,我可以看…![]() 推薦理由: 一度火爆國內的心理學科普讀物《對偽心理學說不》是該書第8版的譯名。 在今天的大眾媒體和圖書市場上,到處充斥著關于潛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讀心等偽裝成心理學的主題,更有一些偽心理學家、所謂的心理治療師打著心理學的旗號欺世盜名,從中漁利。 在浩如煙海、良莠不齊的心理學信息面前,如何撥除迷霧,去偽存真,成為一個明智的心理學信息的消費者呢? 推薦理由: 本書是一部心理學領域的世界經典名著,已被200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廣泛采用,被譯為20種語言。 它以人不同年齡的心理發展為主線,介紹了大腦、運動、認知、言語、社會性和個性等發展的過程及其相互關系,并探討遺傳和環境因素在心理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推薦理由: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是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 他自1894年始,寫下一系列社會心理學著作,以本書最為著名。 古斯塔夫?勒龐在他在書中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 其觀點新穎,語言生動,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佳作。 4.《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 推薦理由: 本書的獨到之處在于填補了心理學書籍和心理學研究之間的溝壑,從歷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學史上最有名的40項研究,并介紹了這些研究的后續進展和相關研究。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以一個專業人士的眼光看待這些仍炙手可熱的歷史研究。 閱讀本書,不僅能讓人明白什么是科學的心理學,還能夠為自己所從事的心理學工作找到依據,并能激發心理學的研究熱情,促進更多新的、對實踐有指導價值的研究出現。 5.《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推薦理由: 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了解到瘋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 此書是國內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懷的精神病患談訪錄。 6.《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推薦理由: 心理咨詢在西方發展已經很成熟,但在我國還未被大眾所廣泛接受。 但心理問題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 如果你不知道該不該去看心理醫生,請先看看這本書。 7.《為何家會傷人》推薦理由: 本書精選“健康·心理”專欄32篇闡述家庭教育與個人成長的文章,包括父母溺愛、高考壓力、青少年網絡成癮等方方面面的家庭問題。 所取案例真實,分析透徹入理。 專業的心理學原理與概念在作者筆下變得生動鮮活,足以被所有普通人理解、接受,進而促進為人父母者的成長,不讓家庭傷人的悲劇再次重演。 8.《被討厭的勇氣》![]() 如果你也曾因為這些感到敏感迷茫,這本書十分適合你。 ![]() 推薦理由: 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系。 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并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的確傷人! 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 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M·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1.《心理學與生活》 推薦理由: 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心理學入門經典,內容生動流暢,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將心理學理論和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是一般大眾了解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質的推薦讀物。 ![]() 是人們了解自身、了解社會、了解自己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最佳的指導性書籍。 3.《園丁與木匠》推薦理由: 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牛津心理學博士,也是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領袖。 作為三個孩子的媽媽和三個孩子的祖母,她把觀察養育孩子的研究成果凝結成一本書《園丁和木匠》。 這本書通過大量研究推翻了傳統的教養觀念,帶你了解孩子大腦的真相,走出誤區,重新審視父母與孩子的關系。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愛孩子并不是給他們一個目的地,而是為他們的旅程提供給養。 推薦理由: 政治家運用影響力來贏得選舉,商人運用影響力來兜售商品,推銷員運用影響力誘惑你乖乖地把金錢捧上。 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覺之間,也會把影響力用到你的身上。 但到底是為什么,當一個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來時,你的反應就會從負面抵抗變成積極合作呢? 在這本書中,心理學家羅伯特·B·西奧迪尼博士為我們解釋了為什么有些人極具說服力,而我們總是容易上當受騙。 隱藏在沖動地順從他人行為背后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這一切的根源。 ![]() 推薦理由: 本書在心理學和管理學的交叉視角下,探討了人生的四大主題:性、金錢、幸福與死亡。 人生不全是追求功名利祿,權勢不過是水中花,名氣不過是鏡中月,財富不過是火中冰。 人生真正重要的是有意義的關系、有所作為、創建意義。 推薦理由: 焦慮讓我們刺痛,也讓我們行動。 《好的焦慮》作者斯科特·施托塞爾與焦慮共處了35年。 在《好的焦慮》這本書中,他生動記述了自己從小到大的焦慮經歷,從醫學、文化、哲學、社會等多個角度講述焦慮是如何形成的,焦慮與智慧、創造力和原創性的關聯。 同時,他還細數了史上諸多名人的焦慮,那些科學家們、哲學家們、藝術家們、作家們是怎樣對抗焦慮的。 作者用幽默感人的筆觸,坦誠而無畏的自我袒露,告訴我們,焦慮可以成為我們正向轉變的動力, 如果我們能夠正確地駕馭自己的焦慮氣質,就可以變得更加優秀。 ![]() 推薦理由: 世界頂級治療大師歐文·亞隆以他的智慧、經驗與反思,寫出了這本《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作為給年輕一代治療師的珍貴的備忘錄。 這85篇文章是這位大師生命的禮物,匯集了他最真實的經驗和最坦誠的交流。 這本書將帶你去領略心理治療的獨到魅力—“與他人真正相遇”。 9.《巨嬰國》 ![]() 推薦理由: 《巨嬰國》對中國傳統孝道文化的質疑,為我們曾經可能深信不疑的部分倫理,提供了重新反思的可能。 本書從家庭內部的親子關系出發,重新客觀審視中國傳統的親子關系,閱讀過程中會引發很深刻的思考。 1.《雙腦記》推薦理由: 本書是認知神經科學之父加扎尼加的自傳。 加扎尼加講述了自己充滿激情的科研人生,以及一段歷時半個世紀的探索之旅:大腦的兩側半球是如何分工與合作的,人類的意識又是產生于何處? 書中不光有裂腦理論的形成之路,有認知神經科學從誕生到繁榮的曲折歷程,也有他那群戰友的身影——數量龐大的病人、朋友以及家人,他們與加扎尼加并肩同行,共同完成了這場科學大冒險。 2.《進化心理學》推薦理由: 進化心理學是一門革命性的新科學,它提供了一個有趣而獨特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心理和行為,是現代心理學和進化生物學在理論上的真正融合。 作者戴維·巴斯是進化心理學領域的權威學者和領軍人物,他在本書中對進化心理學這一日新月異的領域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回顧和展望。 全書論述的主題是按照適應性問題來展開的,從生存挑戰、擇偶、撫育、親屬到群體生活的挑戰,包括合作、攻擊、性沖突、地位以及社會等級。 3.《逃避自由》推薦理由: 《逃避自由》是美籍德國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創作的心理學著作,1941年首次出版。 本書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法西斯主義產生的心理原因,并描述了現代人處于自由與孤獨的兩難狀態的困境,指出現代人生存處于無意義的異化狀態,并指出克服這種狀態的積極途徑。 作者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入手,對于人生存的內在矛盾性,以及現代人不斷爭取、獲得自由后,卻又不斷發生異化、逃離自由的心理機制進行了深層的解析與批判。 4.《愛的藝術》推薦理由: 《愛的藝術》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 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32種文字,在全世界暢銷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 5.《自卑與超越》推薦理由: 《自卑與超越》是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的通俗性讀物,同時又蘊含著極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學術價值。 在個體心理學中,生活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被歸納于職業、社會和性這三個主要問題之下。 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做出的反應,傳達了個體對于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 這是一本關于自我成長的書籍,也可以加深對于阿德勒理論的理解。 6.《紅書》推薦理由: 《紅書》位列“世界十大神秘天書”之一,這本書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的經典心理著作,被視為榮格的私人日記。 全書記錄了他在1914~1930年間的"自我實驗",榮格曾為它花費16年時間精心雕琢,將它視為自己后期著作的核心與關鍵來源。 這本充滿神秘色彩的"時光之書",廣泛涉及了文史哲、宗教、典籍,從心理學、神話、宗教到煉金術,是榮格的內心寫照,更是知識的大千世界。 除了文字,榮格更傾向于用直覺性的色彩和形狀去抵達內心,像中世紀手抄書版,圖文對照,榮格親自手繪的精美圖片里包含了大量花體書法、裝飾花紋、曼陀羅和各式繪畫,精采之盛不亞于畫家的手筆。 7.《我們內心的沖突》推薦理由: 本書討論了人內心的主要的沖突類型和它們的各種表現形式,分析并歸納了各種相互矛盾的態度和傾向, 指出了被這些沖突所擾之人旨在解決沖突的努力結果怎樣導致失敗并陷入惡性循環,提出了解決這些沖突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設想。 8.《直面內心的恐懼》推薦理由: 者弗里茲·李曼以地球的行星運轉原理——自轉、公轉、向心力和離心力為模式,分類出四種恐懼的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變以及害怕既定的規律。 由這四種恐懼原型為出發點,書中分類出四種與之對等的人格類型——精神分裂、憂郁、強迫和歇斯底里人格。 每一章都以理論為開端,從情感、侵略性、環境的角度,并輔以他行醫多年搜集到的真實故事,微視每種人格的心理沖突、運作機制。 9.《診療椅上的謊言》推薦理由: 《診療椅上的謊言》是歐文·亞隆1997年出版的一部小說。 其英文原名:Lying on the Couch: A Novel。若是全譯其書名,應為:《診療椅上的謊言:一部小說》。 既然是一部小說,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充滿幽默和喜劇色彩的小說,盡管其中也有傷感的成分,那么,就要有欣賞小說的心情和態度來閱讀《診療椅上的謊言》。 通過歐文·亞隆通俗易懂的語言,也會引發我們的思考: 本書展現心理治療過程人性困頓與出口,是對人性覺察的殷切提醒。 10.《心流》推薦理由: “心流”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并且非常滿足的感受。 心理理論之父、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礎上,開創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本書系統闡述了心流理論,進入心流狀態的條件,從日常生活、休閑娛樂、工作、人際關系等各方面,闡述如何進入心流狀態。 對心理學愛好者和研究者來說,《心流》是理解積極心理學等領域不可或缺的理論素材;對大眾讀者來說,這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動指南。 不管你是由于什么原因選擇了心理學,又是因為什么原因保持了對心理學的熱愛, 希望本次心理學書的推薦能打開大家一個新的視野, 同時也期待大家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推薦書單及推薦理由,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一個靈光乍現的想法,種草一本書,或者拔草一本自己不喜歡的書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