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仍然是我國成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首位原因,每5位死者當中至少有一位死于腦梗,在我國男性女性腦梗平均年齡分別是65.5歲和67.6歲,而且發病年齡平均要比美國早10年。 腦梗,每年奪走百萬人的生命,已經成為第二大成人的致死原因。無論哪個年齡段都要做好相關防治工作,早早接收腦梗給出的信號或能早發現早治療。 ![]() 01 腦梗的五大早期癥狀 1.四肢麻木 由于腦內血管狹窄、梗阻、血栓都會導致腦梗死,缺血缺氧會導致相應腦組織壞死。因梗塞部位不同,有的患者可有一側肢體麻木,或活動不暢,甚至單側偏癱,出現這種情況也應該盡快前往醫院進行診治。 2.言語突然不清楚 如果突然的言語含糊不清,或言語混亂,甚至無法說話,但你可以理解別人在說什么。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你應該警惕,因為這可能是腦血管阻塞的癥狀。 3.一過性黑蒙 眼動脈其實就是頸動脈的分支,它對于血流變化十分敏感。如果患者動脈過于狹窄,又或者是有細小的血栓通過眼動脈,患者就會出現一過性黑曚,主要表現為突發性的眼前一黑、視物不清,在短短幾十秒內,該癥狀又會得到緩解。 4.困倦和嗜睡 每天有充足睡眠和足夠的休息,但總感覺到全身無力和嗜睡,此時需警惕腦供血不足。若采取相應辦法應對身體疲乏和嗜睡后仍然沒有任何效果,還需進一步去醫院做相關檢查。 5.睡覺時流鼻血 如果自己習慣性在睡覺時流鼻血的話,就要考慮是不是由于腦部供血不足導致的。由于腦部供血不足,血壓被擠到鼻腔,從而導致鼻腔出血,所以如果自己頻繁出現睡覺時流鼻血的現象,一定要引起注意。 02 腦梗每年奪走超百萬人的性命!醫生:45歲后,這3件事盡量別碰 1.過度酗酒 酒在我國已有五六千余年的歷史,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種飲品,但是需注意避免酗酒。經常大量酗酒不僅會對血管造成刺激,還會使血管內壁存在的脂類斑塊沉積,一旦血管內的脂質斑塊脫落,隨血流動到達腦部血管,就很容易出現腦梗。 酒精進入人體后,不僅會加速血液循環,也會導致血栓流入腦部血管當中,誘發腦梗的出現。不僅如此,酒精進入人體后,需要通過肝臟進行代謝分解,長期大量酗酒必然會讓肝功能受損,讓肝病發作。 ![]() 2.長期久坐 很多人平常有一些久坐的習慣,比如工作的時候或者是打撲克打麻將等,但是長期久坐會導致血液流速減慢,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容易導致血壓出現波動,心腦血管供血不足。 而且會出現頭暈心悸的情況,因為年齡是比較大的,血管內的一些毒素累積是比較多的,容易出現血栓,坐的時間比較長,突然起來的時候容易導致血栓脫落,出現腦梗的情況。 ![]() 3.經常熬夜 研究發現,熬夜狀態下,人體的毛細血管會產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甚至出現血管痙攣的癥狀,進而加大誘發猝死的概率。 不光如此,長期熬夜還會擾亂心血管的生物鐘,導致體內大量的代謝腎上腺素以及去甲腎上腺激素,使得血管急劇收縮,血液粘稠度增加,由此一來,血栓,腦梗死等也就發生了。 ![]() 03 如何預防腦梗? 1.積極運動 適當的鍛煉可增加脂肪消耗、減少腦梗塞患者的體內膽固醇沉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對預防肥胖、控制體重、調整血脂和降低血壓均有益處,這是比較有效的腦梗塞的預防措施。 腦梗塞患者應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應進行適當適量的體育鍛煉及體力活動,以不感疲勞為度。不宜做劇烈運動,如快跑、登山等,可進行慢跑、散步、柔軟體操、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 ![]() 2.合理飲食 多吃橙、香蕉、菠菜、馬鈴薯等富含鉀的食物,可降低血壓,預防中風,缺鈣可促使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每天攝入1克以上的鈣,可使血壓降低。 鎂與鈣的作用相似,應多吃粗糧、堅果、海藻等富含鎂的食物,清淡少鹽、少糖膳食,把食鹽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同時注意多喝水,可稀釋血液,防止血栓形成。 ![]() 3.定期體檢 若想預防腦梗,建議大家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通過這種方式能及時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別等到身體出現異常后才開始重視防范于未然,是非常關鍵的。 上了年紀的人,患慢性病的概率非常高,而有些指標并不穩定,剛開始沒有太大感覺,還需通過檢查才能盡早察覺。 ![]() 04 延伸——萬一突發了腦梗,該怎么辦? 突發腦梗正確的說法突發腦梗死,是處于急救期,家屬首先需要撥打120進行急救,在等待醫護人員的過程中可采取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具體是先讓患者平躺,保持呼吸道通暢,若出現嘔吐,需要將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誤吸。若身邊有氧氣袋則需要及時吸氧,以維持血氧飽和度,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期間需要監測血壓,并及時給予降壓藥控制血壓。 ![]() 在治療過程中,應始終注意保護大腦,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用藥。及時減少腦代謝,控制缺血觸發細胞毒性的機制,減少缺血性腦損傷。當患者病情平穩的時候,應該立即進行康復治療,這樣可以減少患者的致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