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風紅樓夢之龍蛇爭玉:連載159】![]()
(接上文,賈雨村解讀) 10.6 薛蟠:多爾袞薛蟠反面是多爾袞,在前文多有涉及,寫過的只簡略歸納結論。 薛蟠出場,搶人、打死人,是胡虜案,指出薛蟠此人是“胡虜”。并說“得了無名之癥”,“暴病身亡”,與“多爾袞暴斃”的歷史相符。 在解讀“胎兒龜蛋”的藥方時,也指出薛蟠偷盜“珍珠寶石”,即朱家寶玉,奪取朱明江山,寶玉說成功了。薛蟠配“為君”的藥,后來“掘墓翻尸”,與“多爾袞死后被毀墓掘尸”的歷史細節吻合。 “這薛公子,學名薛蟠,字表文龍。”庚辰本、己卯本等雖改作了“文起”,但79回的回目“薛文龍悔娶河東獅”,薛蟠還是“文龍”。 蟠龍:有多義。 可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的龍,引申為當皇帝之前的龍。此意深合多爾袞,多爾袞只差當皇帝了,晉為“皇父攝政王”之后,稱詔下旨,儀仗衛從等禮儀排場都同皇帝,出獵時王公大臣都要“列班跪送”,大權在握,只差皇帝之名了。多爾袞死后,追封為“清成宗”,謚號“義皇帝”,喪禮依帝禮。就是說,多爾袞是個死后追封的皇帝。 蟠龍是遜于蛟龍的無角下等水龍。在《太平御覽》中,對蟠龍有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于海。有毒,傷人即死。”蟠龍和蛟、蛇等是一類。寶釵是“白蛇”,跟薛蟠這種蟠龍是物以類聚。而且是無角的“下等水龍”,“水”是滿清關鍵字,滿清的龍,下等的龍,含有作者的鄙薄之意。 薛蟠、薛蝌都是“蟲”旁,是“清風”的“風”里之蟲,寶釵這個“蛇”,也是“蟲”。在漢語中,“蟲”和“龍鳳麒麟”,簡直天壤之別,作者的立場、態度從用字取名中便可見一斑。 蟠、蝌之“蟲”,并非偶然巧合,薛蟠的“哼哼韻”:“一個蚊子哼哼哼”,“兩個蒼蠅嗡嗡嗡”。在紅樓作者看來,薛蟠這家人就是蚊、蠅、蟲、鼠這種貨色。 《紅樓夢》因“一喉兩歌”的需要,這種巧用多音多義的情況很多。再如“其實則為游覽上國風光之意”,“上國”:固然有“京城”之意,如歐陽修“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負曲江花。”還有江淹的“憶上國之綺樹,想金陵之蕙枝。”上國也是諸侯、番邦對中央大國、中國的稱呼,比如《后漢書》:“夫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應分土,藩屏上國。”即在明朝,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還有此意:“孤懼社稷之隕,死亡不免,不得已即安于晉,不得復事上國,上國若能驅晉以為孤寧宇,孤敢有二心耶?”所以薛蟠的“游覽上國”,表面上是來京城游覽,反面看也是番邦之人來中國,則符合多爾袞來“上國”。 多爾袞領清兵來“上國”的歷史,用寶玉的故事說,就是“偷米偷豆偷玉”。寶玉用了“打劫”二字,看清兵入塞,就是打劫錢糧人畜,多爾袞率領清兵巧偷京城,就是耗子偷玉。 26回,賈蘭“逐鹿”之后,寶玉正和黛玉說“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只見襲人走來說道:“老爺叫你呢。”寶玉急忙出來,只見薛蟠拍著手跳了出來,笑道:“要不說姨夫叫你,你那里出來的這么快。”焙茗也笑著跪下了。寶玉怔了半天,方解過來,是薛蟠哄他出來。 寶玉問道:“你哄我也罷了,怎么說我父親呢?我告訴姨娘去,評評這個理,可使得么?”又向焙茗道:“反叛肏的!還跪著作什么?”薛蟠道:“要不是我也不敢驚動,只因明兒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來請寶玉赴宴,連比帶劃夸張地說:“這么粗這么長粉脆的鮮藕,這么大的大西瓜!”還特意問讀者一句:“這藕和瓜,虧他怎么種出來的?” 這天是四月二十五,薛蟠說五月初三是他的生日。注意:薛蟠哄寶玉出來!卻騙寶玉說是父親叫呢。寶玉一反常態,罵了一句臟話:“反叛肏的!”很異常,看似罵跪著的茗煙,跟當面的薛蟠沒關系嗎?在整本書中,寶玉罵出這樣的臟話,絕無僅有,為什么要來一句國罵?這比“爾母婢也”厲害多了! 在沒有大棚種植的年代,四月底有藕嗎?有西瓜嗎?有常識嗎? 我們看時人計六奇《明季北略》中的一段記載:
計六奇記錄的是五月初三,庚寅日,多爾袞領著清兵進北京城。清史記載是五月初二,比如多爾袞的列傳:“己丑,王整軍入京師,明將吏軍民迎朝陽門外。”《清實錄》中記載也是五月初二,“己丑。師至燕京。故明文武官員出迎五里外。攝政和碩睿親王進朝陽門。” 作為歷史,應以事件的親歷者清人記載的五月初二入京師為準。江南文人并非親歷者,得到的信息,與實際有差異,既然計六奇記錄為庚寅日,說明江南士人普遍以為是五月初三,庚寅日。 前文在第三章用袁崇煥和關公作為例子,說明了《紅樓夢》中寫的歷史事件,不一定是歷史正確,而是紅樓作者認為的歷史,跟實際歷史和滿清記錄的歷史肯定都會有差異,這才正常。滿清記錄的歷史,也荒唐到滑稽,比如《清實錄》中,記載初二日多爾袞領清兵進京: “老幼焚香跪迎,內監以故明鹵簿、御輦陳皇城外,跪迎路左,啟王乘輦,王曰:'予法周公輔沖主,不當乘輦。’……乘輦入武英殿,升座,故明眾官俱拜伏呼萬歲。王下令諸將士乘城,廝養人等概不許入百姓安堵。秋毫無犯。” 哇!簡直是圣人入主,老幼焚香跪迎,故明眾官拜伏,秋毫無犯!一派清兵慈祥、大明臣民歡天喜地、歡迎入侵、如久旱逢甘霖的滑稽場面。日本鬼子侵華,進入南京的宣傳,也是南京人民夾道歡迎皇軍! 這樣記載的“歷史”,騙鬼都騙不過!崇禎年間,清兵六次入塞,干了些什么,當時的民眾都一清二楚,現在的中國人也都一清二楚!何必把自己裝扮成立牌坊的婊子呢? (薛蟠未完,五月初三庚寅,下文繼續) 未完,連載【明月清風紅樓夢之龍蛇爭玉】 (點擊最上方的頭像或賬號名,進入連載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