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有很多肩頸痛的患者、主要是肩部疼痛、活動受限或伴有頸部僵硬不適為特征這一類患者群體。 這種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癥狀,病因比較多,如頸椎病、肩周炎、頸背肌勞損、頸筋膜炎、肩胛背神經卡壓 等、我結合臨床通過解剖中發現,斜角肌攣縮病變卡壓椎管外的頸神經這也是引起肩頸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表現為從肩峰到頸椎側面一條線的疼痛不適、嚴重還會出現、枕部、頸部、以及肩胛骨區域疼痛等,有的時候還會合并出現胸廓出口綜合癥、肩胛背神經卡壓綜合癥。 ![]() 沒有解剖就沒有醫學、還是先從解剖開始學習。 回顧內容 先回顧學習一下斜角肌的解剖 前斜角肌主要起于 C3-C6頸椎橫突的前結節,小部分起自后結節,肌纖維斜向前外下方,止于第一肋內側緣和斜角肌結節; 中斜角肌以肌腱主要起于 C2-6頸椎的后結節,小部分起自前結節,肌纖維斜向外下,止于第一肋上面鎖骨下動脈溝后部。 前、中斜角肌起點處的肌腱呈白色,質地堅韌,起始處的腱性纖維縱橫交織成網狀,包裹、鉗夾、固定著頸神經根。 ? ![]() 頸叢神經的學習 頸神經根出椎間孔后分出的前支,向外穿前、中斜角肌及肩胛提肌起始部,淺出至胸鎖乳突肌深面,分支形成頸叢。 頸叢是由第1至第4頸神經的前支組成、分為淺、深2組,淺支有枕小神經和耳大神經,頸橫神經,鎖骨上神經,深支有膈神經。頸叢神經除了感覺纖維還有運動纖維的、頸2~頸4脊神經根的前支除發出分支參與組成頸袢和膈神經外,還有支配斜角肌群及肩胛提肌等的運動支。 ![]() 前、中斜角肌與頸叢神經根的毗鄰關系 因為 C1、2頸神經分別經寰椎的上、下方穿出椎管,前、中斜角肌與 C1 2神經根不相鄰,前斜角肌或中斜角肌與 C3、4 神經根直接接觸,且前、中斜角肌起點處的腱纖維和結締組織縱橫交織,并與頸叢神經根相夾持。 因為前、中斜角肌起點處的肌腱為堅韌的致密結締組織,且夾持 C3、或 C4 神經根,頸叢神經在穿出椎間孔后即限制于狹窄的致密結締組織間隙中,這是可能發生斜角肌卡壓頸叢出現頸肩痛 的解剖基礎; 各種誘因導致前、中斜角肌的損傷、炎癥、水腫、 痙攣、增生、纖維化、鈣化等,均有可能引起此間隙狹窄,即可 鉗夾、壓迫、刺激穿越的頸叢神經根,產生相應的 臨床癥狀。 ![]() 手法治療 (1)斜角肌的觸診: 體位:受檢者仰臥。 a.坐在受檢者的頭側,用手指尖捫及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間隙內的頸椎橫突。 b.順著細長、線狀的斜角肌纖維向下滑動手指尖。(注意:臂叢位于此區域。為避免損傷神經或使受檢者不舒服,不要用力壓迫神經。) c.沿著斜角肌的肌纖維捫及其在第一肋骨和第二肋骨上的止點。 d.受檢者輕輕抵抗頸部側屈,以確認觸診位置正確。 (2)在C3-C4頸椎的前、后結節處,用手法疏通剝離; 前、中斜角肌在第一肋骨面(肋骨前面,距胸鎖關節約3~5cm)處疏通剝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