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有抑郁癥的朋友,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是萎靡不振的。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干什么都沒有動力。 就算以前很喜歡做的事情,現在也無法從中感受到快樂。以前很愛吃的美食,現在也無法品嘗出它的美味。同時還會不喜歡和人交往,因為自己的精力不足以維持住一段關系。每天都想蜷縮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一個人靜靜地呆著。一直都處于一種無力和回避的狀態。 其實,抑郁癥的朋友對于自己的這種狀態也是不滿意的,會責怪自己,覺得為什么別人都好好的,偏偏自己得了這個病。覺得自己很丟人,不如別人,有羞恥感。看事情也常常是只看到消極的一面。會常常覺得自己沒希望了,但同時又渴望回到生病之前的狀態。 其實,患上抑郁癥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別人的錯。這只是你的身體對于你長期處于耗竭狀態的一種調整和保護。這是人類的一種保護機制,來阻止你對自己做出更大的傷害。 想象一下,人類的先祖們十萬年以前在森林中流浪,他們面臨著其他部落的威脅,食物的稀缺,此時冬天又即將來臨。這時保持一種“策略性悲觀主義”的思維模式才是明智的選擇。 假如冬天即將來臨,食物越來越少,又沒有辦法弄到更多的食物。這時,與其四處奔波浪費體力,不如隱蔽起來,保存能量,靜待境況的好轉。 這種使自己免受損失的方式和動物冬眠的做法沒什么不同。動物冬眠不吃不喝,消化活動也減慢到接近到死亡的程度。以此來保存體力和能量,熬過冬天。自然界的生物在運用少動和隔離,隱藏和保留的“抑郁癥狀”來使自己免受更大的損失。 由此可以看出,抑郁癥的出現是因為我們的身體的能量快被消耗完了,身體為了避免受到更大的損失,而采取的自我保護措施。從這個方面來說,抑郁癥本身也是有它的存在價值的。 既然身體已經出現了“報警信號”,這時我們就要遵從身體的提示,不要再在原來錯誤的路上繼續走了。我們要停下來看一看,有哪些過往的錯誤思維方式和認知模式導致我們的能量被耗竭,從而導致抑郁的。 通常有以下幾種常見方式: 錯誤方式一:內疚和自我攻擊 很多抑郁癥的朋友,對于周圍發生的一些問題和錯誤(別人的錯誤),總是會不自覺的把責任往自己身上包攬,覺得是自己不好才導致了問題的發生。不停地自我攻擊。而對于自己做的好的事情,卻視而不見,或者覺得那是自己應該做的。 一顆樹的生長,需要陽光、水和空氣。一個人的生長,需要愛和支持。人的生命不僅包含肉體的生命還有精神的生命。精神生命的養料就是“愛”。 如果一個人長期得不到愛的滋養和支持,總是不停地被攻擊,那么他的精神生命就會枯萎。就像日本科學家做的水的實驗一樣,每天對兩瓶水分別說不同的話,結果一個月以后發現,接受贊美和愛的話語的水是清澈的,結出來的冰花也非常的漂亮。而接受詛咒和謾罵語言的水,變的渾濁難聞,結出來的冰花也是難看和雜亂無章的。 錯誤方式二:愛比較 很多人會不自覺的同別人做比較。如果比別人強,就會產生傲慢感。如果比完之后,發現不如別人,就會自卑感。不管是什么樣的結果,都不能讓自己心情平靜,內心和諧。 愛比較是由于自卑的性格特點而產生的。怕自己不如別人,所以會去和別人做比較。如果一個人內心篤定,能淡定的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就不需要通過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傲慢感,來彌補自己內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的負面感受了。 錯誤方式三:完美主義 世上的事情沒有完美的,當一個開始追求完美,就意味著煩惱開始產生了。因為無論你多么努力,都不可能達到你心中的理想目標,因此會產生挫敗感。當你只盯著沒有做到的部分看,而對于已經做到的部分卻視而不見時,怎會不產生挫敗感、羞恥感和無力感呢? 由以上3種思維方式可以看出,抑郁癥帶來的大部分痛苦是意念造成的。 基于這個理念,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抑郁癥呢? 首先要搞清楚一點,想法本身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因為想法只是想法而已。但是一旦認同了想法,并由此想法產生的情緒,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 當我們把頭腦中的很多想法和評判,例如:“你認為自己是個失敗的人”,“自己是個能力很差的人”,“自己是個不受歡迎的人”等,當成了事實,并認同了它,那么由此產生的負面情緒(難過、羞愧、內疚等)就會讓我們很不舒服。 那么我們該如何理解“想法只是想法而已”。又該如何避免負面想法帶給我們的影響呢? 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工作,哪怕是在發呆或是睡眠的時間,大腦也在不停的涌現出大量的想法。遺憾的是,人類無法阻止自己的思維和想法的產生。 另外,我們的想法和看法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對于同一件事或同一個人,可能今天看待它的想法和明天又會不一樣。就像大家常見到的一個例子:如果一個人踩了你一腳,你可能非常生氣,想罵他。但是當你看到了他手中的導盲棍之后,立馬又開始自責自己剛才的表現,并對踩你腳的人報以同情之心。所以,我們的想法是不斷發生和變化的。 如果我們把想法比做一條河流,當我們能夠站在河岸邊靜靜地觀察它的流動的時候,我們和河水就拉開了一段距離,這時河水翻騰出的浪花對我們的影響就會小很多。但是如果整個人跳進河里,那么翻滾的河水可能就會把我們淹沒。 當情緒的浪花不斷地拍擊我們,那么最終會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抑郁的人大多會把事情往糟糕的一面想,翻滾的“河水”也多是負面的情緒。如果陷入其中,能量自然會被消耗掉。 當我們能夠自覺地不去卷入到各種想法和情緒之中,不對它們進行評判,只是靜靜的觀察,任其自由來去,那么它們就不會給我們造成太大的影響。 那么該如何做,才能夠讓自己保持站在岸邊,而不被卷入河流里呢? 所有的想法都是發生在頭腦中。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時,就可以不被卷入到思維的河流里。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觀呼吸“觀息法”。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時,注意力自然就回到了身體上。 觀息法,就是一個簡單有效、容易操作的把注意力拉回到身體上的方法。我們的思維是有慣性的,只有刻意地去糾正和改變它,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很多人在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后,抑郁情緒有了明顯的改善。觀息法也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受用一生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