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商業片而言,電影導演與觀眾的關系,本質上是欲望制造師與欲望消費者的關系。每一部商業電影,都是對觀眾基本欲望的滿足。但聰慧的導演,在制造欲望的同時,亦會玩弄觀眾的欲望。譬如希區柯克,便是一位將觀眾的欲望玩弄于股掌之間的電影大師。希區柯克是所有游走在商業片與藝術片之間的電影導演的先驅,他能巧妙的把商業片提升至藝術片的高度。這樣的導演,往往是一位高智商的仁慈虐待狂:他的電影語言,在仁慈的誘惑觀眾的同時,并不一昧的滿足觀眾的欲望,而是將觀眾的一小部分欲望悄悄懸置起來,施虐一般的給予觀眾意料之外的震撼感。下面推薦的十部影,每一部電影,在臨近尾聲的時候,皆給觀眾意料之外的致命一擊——這個時候,導演讓觀眾完全喪失前幾十分鐘里養成的對影片主人公的情感認同點,將影片翻轉至另外一個視野的敘事層面。喪失認同點的觀眾,宛若遭遇視覺地震,直至走出影院,仍舊處于失重的狀態,拼盡力氣尋找他新的認同點,于是繽紛各異的闡釋產生了。 1.《靈異第六感》 一位精神分析師被靈異事件“反分析”的影片。麥爾康是一名兒童家庭心理分析師,他遇到一位名叫柯爾的罹患幻視的男童。柯爾聲稱,他能夠看到人們無法看到的游蕩在人世間的亡靈。當然,大多數人不相信柯爾的說法,認為柯爾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麥爾康醫生亦然,他依靠精神分析師的耐心,逐步打開柯爾的心理防線,最后卻發覺一個令他自身驚駭不止的事實。這部影片里,真正的精神分析師是男童柯爾,他說:他們不知道他們已經死了,他們只看到他們想看到的。這是一句標準的拉康心理學的精神分析用語。無論是人是鬼,因我們的凝視里包含自身的欲望的緣故,我們都只看到我們想看到的。這部影片無意間道出了拉康心理學的一個真理:你看到的未必就是事實,你目光觸及到的現實,早已被你的欲望所彎曲! ![]() 2.《小島驚魂》 一位名叫格蕾絲的婦女,在濃霧彌漫的小島上獨自撫養著一對兒女。丈夫在二戰中死亡,她卻不相信丈夫已死的消息。在等待丈夫歸來的日子里,她雇傭了三個外來的仆人。仆人到來之后,窗簾時不時拉開,將一雙患有畏光癥的兒女暴露在陽光之下。鋼琴看不到彈奏的人卻在獨自按響琴鍵,門莫名其妙的打開......整部影片彌漫在一股森然的鬼魅氣氛之中。妮可·基德曼卓越的演技,更將影片里女主角歇斯底里的人格演繹的淋漓盡致。可以說《小島驚魂》是一部意大利版的《靈異第六感》,只不過《靈異第六感》的敘事語言,是由亡靈與人類共同交織,《小島驚魂》則完全由對自身的存在“一無所知者”來演繹罷了。 ![]() 3.《記憶碎片》 這是諾蘭拍攝于2000年的一部高智商燒腦影片。影片的男主人公萊昂納多是一家保險公司的調查員,他的工作是阻止那些弄虛作假、騙取保險金的騙術得逞。新婚不久,一名歹徒闖入他的家中,愛妻被殺,他也頭部受到致命創傷,得了一種奇怪的“短期記憶喪失癥”。為了給愛妻復仇,他拼命搜集一切線索,但苦于短期記憶只能保持十分鐘,于是他盡量將短期發生的事書寫下來。事實上,影片的開頭,導演已經告訴了觀眾男主人公追兇的結果。這便是諾蘭的高明之處,他蓄意打破懸疑電影單一的封閉性敘事模式。諾蘭借這部影片告訴觀眾:真正的懸疑,并非都在事件的終局,而在于事件的整個過程之中。懸疑電影,也可以以非線性(網狀)方式來敘述。當然,這令人嘆為觀止的電影敘事,來源于諾蘭獨具匠心的蒙太奇剪輯:整部影片,以黑白鏡頭的正敘線與彩色鏡頭的倒敘線錯雜交織而成,在將近結尾的前十分鐘,卻完全歸于彩色,寓示著編織交錯之網的雙線合二為一。這部影片,是蒙太奇剪輯的典范,完全可以放進電影學院當做教學教材之一。 ![]() 4. 《穆赫蘭道》 如果說諾蘭的《記憶碎片》在討論記憶與真相之間的關系,那么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則通過夢境與真相的對比,來探索人類心靈的迷宮,在接近真相的道路上有多么艱難。人的一生,最不解的難題其實是他自身:自身的謊言、自身的欲望以及自身的黑暗。這部影片,網絡上闡釋成堆,我就不多說,大家有時間看看,便知其之迷人。 ![]() 5.《致命ID》 一個風雨大作、通訊中斷的夜晚,十個來自美國不同洲的人被困在一家汽車旅館,他們中有過氣女星、司機、妓女、吵架的夫婦、一對恩愛夫妻與孩子,以及押解犯人的警察和殺人犯,還有汽車旅館的經理 。因為風雨大作,他們無法離去,于是驚悚故事便在這個汽車旅館開始上演。殺人犯偶然逃離出囚禁他的房子,旅客們便一個接一個的按照所住的房號,從10到1的倒序著死去。存活下來的人越來越少,旅客們開始恐慌,互相猜忌,卻無意間發現了彼此間最為隱秘的聯系。當整個旅館,在一場血腥屠戮之后,迎來了安謐的黎明,觀眾以為一切皆已死亡,萬物復歸平靜。然而真正的殺戮,在田園風光里,卻秘密的回歸。這是一部關于精神分裂的佳片,它甚至可以教導你,如何在日常生活里,識別那些多重人格互相博弈的“戲精”。 ![]() 6.《禁閉島》 二戰后,聯邦警官泰迪和搭檔查克,乘船來到波士頓附近的一家精神病犯監獄,調查一樁失蹤案。殺了親生骨肉的女犯蕾切爾,從戒備森嚴的牢室神秘消失,卻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泰迪懷疑監獄的主治精神病醫師考利有意隱瞞內情,并向查克透露他上島的真實目的其實是尋找曾經縱火燒死他妻子的重罪犯,并揭露美國政府利用精神病犯人進行人體科學研究的罪行。但隨著調查越來越深入,真相也越來越逼近泰迪自身……對一個無法面對自身存在真相的精神病人而言,創傷性事件,必須以幻象的方式來遮蓋,幻象是他真正的禁閉島,也是支撐他活下去的唯一理由。一個人有多么難以面對真實的自己,便會制造出多大的幻象來麻醉自己。某些程度而言,階級對抗(無產與資產、女權與男權等等),便是這樣一種將自身的罪孽投射至他者身上的社會性幻象的瘟疫。 ![]() 7.《非常嫌疑犯》 加州的圣佩雷羅港一艘貨輪爆炸,27人死亡,9000萬美元離奇失蹤。事故發生后,只有兩名幸存者,一名昏迷不醒,聯邦調查局偵探白基奇在醫院等待其的蘇醒。一名是看上去行動不便的名叫金特的瘸子,海關特派員大衛對其進行了審問。 金特供認,事故中他目擊著他的同伙都已喪生。他們都在給一個名叫“凱撒”的黑道上的神秘人物而服務,是凱撒命令他們燒掉貨輪上的毒品……本片曾獲多項國際大獎,劇本更是獲得1996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整部劇作,圍繞著一個空無的能指而運轉,卻獲得出人意料的震撼感。以防劇透,我只能說,電影中的“凱撒”,便是那個空能指。真正的犯罪高手,不但是一個高智商人才,同時還是一個語言學家,他懂得空能指的妙用,他更能依靠方寸之地目擊到的材料,編撰一個天衣無縫、證據確鑿的故事。 ![]() 8.《無雙》 莊文強編劇、執導的這部影片,是一部借鑒《非常嫌疑犯》與《搏擊俱樂部》而拍攝的優質商業電影。與《非常嫌疑犯》相類,周潤發飾演的畫家,也是一個空能指。但不同的是,《非常嫌疑犯》的空能指,是一個純粹神話性的空能指,這個空能指只是為了嫌疑犯自身的脫罪而設置。《無雙》中“畫家”這一空能指,不但承載著脫罪職能,還承載著敘事者另外一個精分性隱匿人格:兇狠、殘暴、不擇手段的屠戮。在影院里看完,我有種不想離去的感覺。比起張藝謀《影》的低內涵敘事,作為一部商業片的《無雙》,卻離奇的完成了《影》無法完成的主體與替身難分彼此、互相交融的鏡像思維模式。 《無雙》是一部真正深入探討人類心靈迷宮的電影佳作。真正的“影”在主體之內,又在主體之外。主體自身亦分不清楚,哪一個是自己的真身,那一個又是自己的“影子”。當然,周潤發卓絕的表演才華,給這部電影增色不少。我們恍然看到那個在上海灘上,青春年少意氣風發的許文強,在大屏幕上再度叱咤風云。 本文圖片皆來自互聯網 上傳與管理:杰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首部中篇小說集《字造》《神鏡》《麒麟》七月底已上市 ![]() 首部長篇小說《長生弈》五月底已上市 歡迎各位網友訂閱《文化先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