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內一個或多個組織結構異常的團塊,多在觸診或超聲檢查中發現,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之一。觸診的患病檢出率為4%~7%,高分辨率B超檢出率可以高達19%~67%。 在中醫看來,該病屬中醫“癭病”“癭瘤”“肉癭”等范疇,中藥治療甲狀腺結節在改善臨床癥狀,縮小結節體積,改善熱消融及手術并發癥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且不良反應較小。 甲狀腺結節,主要與情志內傷、飲食失調、環境和體質因素等有關。長期喜怒不節、憂思過度,使得氣機郁滯,肝失條達,脾失健運,痰濕內生,凝結頸前,日久血脈瘀阻,臟腑失調,氣血陰陽虧虛,損傷人體正氣。病位主要在肝脾,與五臟相關。臨床診療指南指出小金丸、內消瘰疬丸、夏枯草膠囊單用,或聯合左甲狀腺素鈉片具有較好療效。 小金丸 小金丸,是中醫經典名方,成方源自清代王洪緒所著《外科證治全生集》。由人工麝香、木鱉子、制草烏、楓香脂、乳香、沒藥、五靈脂、當歸、地龍、香墨組成。散結消腫,化瘀止痛。用于痰氣凝滯所致的瘰疬、癭瘤、乳巖、乳癖,癥見肌膚或肌膚下腫塊一處或數處,推之能動,或骨及骨關節腫大、皮色不變、腫硬作痛。 方中麝香消腫開竅醒神;草烏抗炎鎮痛、除濕散結;乳香、香墨通經絡、活血化瘀;木鱉子攻毒散結;當歸補血活血;五靈脂活血化瘀;楓香脂活血止痛、清熱解毒。 從君臣佐使來看,木鱉子散結消腫,通絡為君藥;草烏能增強木鱉子消腫散結外還能祛風濕散寒,為臣藥;五靈脂、楓香脂、乳香、當歸、香墨有活血化瘀通絡作用,為佐藥;麝香芳香走竄,通關利竅,散結開壅,為使藥。以上藥物共奏活血行氣、軟堅散結、解毒鎮痛。 小金丸,體現了中醫“消法”,功用有散結消腫、化瘀止痛。方中攻毒散結、祛寒除濕、活血消散,體現了中醫散結、化瘀、溫通的治療原則。適用于痰氣郁結、痰瘀互結證。 臨床試驗研究表明,小金丸能夠抑制腺泡,通過散結消癭,使結節由大變小、由硬變軟,部分結節可徹底消失,可以抑制或縮小甲狀腺結節生長,從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 現代藥理學認為,小金丸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抗乳腺增生、抗炎鎮痛、抗腫瘤等作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對結節性甲狀腺腫有抑制作用,可顯著縮小甲狀腺結節的直徑和體積,改善甲狀腺抗體水平,抑制炎癥反應,提高甲狀腺功能,改善臨床癥狀。 內消瘰疬丸 中醫學認為,長期憂郁思慮或憤懣惱怒會造成肝失條達,氣機郁滯,津液凝聚成痰,或飲食不當,或肝旺侮土,導致脾失健運,濕聚生痰,均可致痰凝氣滯,氣郁痰阻,壅結于頸前而致本病,可見病機在于肝郁氣滯、痰瘀凝結。 內消瘰疬丸,由夏枯草、玄參、大青鹽、海藻、浙貝母、薄荷、天花粉、蛤殼、白蘞、連翹、熟大黃、甘草、地黃、桔梗、枳殼、當歸、玄明粉組成。軟堅散結。用于瘰疬痰核或腫或痛。 方中夏枯草清泄肝火、散結消腫;薄荷疏肝行氣、疏散風熱;枳殼理氣寬中、行滯消脹;浙貝母清熱化痰、解毒散結;桔梗利咽、祛痰;海藻消痰軟堅散結;蛤殼清熱化痰、軟堅散結;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天花粉、玄參、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熟大黃、玄明粉瀉胃腸實火,解毒活血;白蘞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大青鹽瀉熱涼血;當歸活血養血;甘草解毒、調和諸藥。 內消瘰疬丸有疏肝行氣、清熱解毒、化痰軟堅散結之功。相比單用左甲狀腺素鈉片,內消瘰疬丸+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后,聯合用藥組結節最大直徑、結節體積均小于單用組,氣郁痰阻證積分低于單用組,臨床療效優于單用組,結節消失率高于單用組。表明內消瘰疬丸聯合左甲狀腺素鈉片能縮小甲狀腺結節,減輕臨床癥狀,促使結節消除,臨床療效優于單純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但瘡瘍陽證者慎用,孕婦慎用,忌食辛辣、油膩、海鮮等食品。 夏枯草膠囊 夏枯草膠囊,由夏枯草組成。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用于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乳腺增生癥。 夏枯草,是中醫臨床治療癭病的有效中藥,具有清肝火、解毒、散結、明目、消炎鎮痛、免疫調節的功效,能抑制淋巴濾泡增殖和淋巴細胞浸潤,減少甲狀腺自身抗體的生成和甲狀腺濾泡細胞的破壞。其次夏枯草膠囊自身具有消炎散結的作用,因而能縮小腫大的甲狀腺腺體,緩解甚至消除患者臨床癥狀,預防甲狀腺功能異常,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臨床用藥中,常用夏枯草膠囊聯合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后患者的甲狀腺和甲狀腺結節最大直徑均較治療前顯著縮小,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四碘甲狀腺原氨酸(FT4)均降低,促甲狀腺激素(TSH)均升高。相比單用左甲狀腺素鈉片,聯合用藥組的甲狀腺和甲狀腺結節最大直徑、FT3、FT4低于單用組,TSH高于單用組。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夏枯草具有抗腫瘤、抗菌、抗炎、抗病毒、降血糖、降脂、降血壓、保肝、提高機體免疫、鎮咳祛痰等功效。夏枯草膠囊聯合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顯著縮小甲狀腺和甲狀腺結節的最大直徑,改善甲狀腺功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夏枯草膠囊適用于火熱內蘊所致的癭瘤、甲狀腺腫大。適用于痰氣郁結證、肝火旺盛證、痰瘀互結證。用藥3~6個月。注意事項:中醫辨證為陽虛證候的患者不推薦使用;甲減但不伴有甲狀腺腫大者不推薦使用;脾胃虛弱者不適合長期服用。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慎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