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陽生,木氣開始萌動。春季少陽生發(fā),萬物生長。夏季陽氣已大,萬物長大。秋季陽氣隱藏,萬物成熟而枯萎。冬季陽氣消失,天地閉塞,萬物歸藏。所以萬物都是在陽氣的催動下才生長的,太陽就是陽氣的根源,因此萬物生長靠太陽。 太陽為陽氣的根源,也是萬物生長的根源,所到之處,光芒萬丈,一切黑暗都會避讓。因此太陽所到之處,就為吉祥之位,可以壓制大多數(shù)的不利。俗話說:太陽到山向,三合照吉祥,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簡單判斷太陽到山向的時間? 山和向 所謂山和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坐和向,坐的方位就為山,朝向之位就為向。比如坐北朝南,正北為子,正南為午,就是子山午向。坐東朝西,東卯西酉,就是卯山酉向。為了讓方位更精確,人們就將原本的八個方再次細分,每個方位分成三份,就有了二十四個方位。 原本的八個方位各有四十五度,其中坎位分為壬子癸,艮位丑艮寅,震位甲卯乙,巽位辰巽巳,離位丙午丁,坤位未坤申,兌位庚酉辛,乾位戌乾亥。八個方位三分之后,就變成了二十四個方位,被稱為二十四山,每個方位十五度。 如果再細分的話,每個方位又可以分成五份,每一份三度,就變成了一百二十分金。不管怎么細分,都是讓方位更精確。因此子山午向,壬山丙向,癸山丁向,都可以稱為坐北朝南,只是壬山丙,稍微偏西北朝東南一點,癸山丁則偏東北朝西南一點。 太陽到山 二十四節(jié)氣與二十四山,也就是二十四個方位是相互對應(yīng)的,當(dāng)然這一點不太好記,只要知道地支的六合關(guān)系就可以了。地支的六合也就是月建合太陽的相合,也就是:子丑相合,寅亥相合,卯戌相合,辰酉相合,巳申相合,午未相合。 月建在子,太陽在丑,子丑相合而化土。月建在寅,太陽在亥,寅亥相合而化木。月建在卯,太陽在戌,卯戌相合而化火。月建在辰,太陽在酉,辰酉相合而化金。月建在巳,太陽在申,巳申相合而化火。月建在午,太陽在未,午未相合而化土。 月建就是斗柄的指向,月建在子為子月,在午就為午月。所以簡單來說子月的太陽在丑,午月的太陽在未,卯月的太陽在戌,酉月的太陽在巳,這就是太陽到山的大致方位。月建順行,太陽逆行。 細分之后,子月的中間為冬至,子丑相合,那么冬至的太陽就在丑。午月的中間為夏至,午未相合,夏至的太陽就在未。卯月的中間為春分,卯戌相合,春分的太陽就在戌。酉月的中間為秋分,辰酉相合,秋分的太陽就在辰。 寅月的中氣為雨水,寅亥相合,雨水的太陽就在亥。巳月的中氣為小滿,巳申相合,小滿節(jié)氣的太陽就在申。申月的中氣為處暑,申巳相合,處暑的太陽就在巳。亥月的中氣為小雪,亥寅相合,小雪的太陽就在寅。 辰月的中氣為谷雨,辰酉相合,谷雨的太陽就在酉。戌月的中氣為霜降,戌卯相合,霜降的太陽就在卯。丑月的中氣為大寒,丑子相合,大寒的太陽就在子。未月的中氣為大暑,未午相合,大暑的太陽就在午。 每個月的節(jié),也就是正月立春二月驚,三清四夏五芒種等,太陽的位置則在中氣的前一個山,就是前十五度。也就是立春節(jié)氣太陽到壬,雨水到亥,驚蟄到乾,依次逆行二十四個方位,這就是所謂的太陽到山。 太陽到山向,三合照吉祥 由上可知,太陽到山,也就是與月建相合的地支之位,就是太陽到山的方位,細分之后,就是與每個月的中氣相合之位。春分將至,春分是卯月的中氣,卯戌相合,則春分的太陽到戌山。春分節(jié)氣的戌山辰向,就是太陽到山。 意思就是修建一個“房子”,如果是戌山辰向,那就可以選在春分節(jié)氣,為太陽到山。那么此時正處于驚蟄節(jié)氣,太陽還沒有到戌,正處于乾山,此時修建乾山巽向,就是太陽到山,就是比較吉祥的時間段。 那么太陽到向,也就是太陽到達了朝向的方位,比如乾山巽向,太陽走到巽位,就是到向。太陽到向,照的是坐山。白露節(jié)氣太陽到巽山,因此白露節(jié)氣修建乾山巽向的“房子”,就為太陽到向。 太陽的三合照,也就是太陽到達三合之位,比如子山午向,太陽到子為到山,太陽到午就為到向。申子辰為三合,那么太陽到申,或者到辰,就為子山午向的三合。巳申相合,巳月的中期為小滿,小滿節(jié)氣太陽到申。酉辰相合,酉月的中氣為秋分,秋分節(jié)氣太陽到辰。 對于子山午向來說,小滿節(jié)氣和秋分節(jié)氣就為太陽的三合照。太陰到山到向,也是一樣的原理,只不過兩者的方向相反。因此太陽到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地支的六合,所以十二地支的關(guān)系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而總結(jié)出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