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理論書。分上、中、下3卷。亦名《孫子注解》、《孫子集注》、《校定注釋孫子十三篇》、《孫子十家注》、《十家會注》等。春秋孫武撰,三國魏曹操等注,宋吉天保輯。武有《孫子兵法》、操有《曹操集》,均已著錄;吉天保生平無考。是書除照錄《孫子兵法》原文外,所收注家有曹操、李筌、杜佑、杜牧、王晳、張預、賈林、梅堯臣、陳皥、孟氏、何氏等11家。一說“鄭友賢撰——說三十則。蓋本有十家注,友賢輯且補之,為十一家也。”余嘉錫《四庫全書辯證》則謂:“自曹操至何氏,實十一家,鄭友賢謂之十家者,蓋注中引及杜佑,乃《通典》之說,佑本不注《孫子》,去佑不數,則十家耳。《書目》謂并友賢十一家者,誤也。”《辯證》之說為是。是書本著“注不破經”的原則,對原文詳加注解,且舉出大量戰例加以解說,亦有為注作注者,并多有闡發。如注“兵者,詭道也”句:曹云“兵無常形,以詭詐為道”;李云“軍不厭詐”;梅云“非譎不可以行權,非權不可以制敵”;王云“詭者,所以求勝敵;御眾必以信也”;張云“用兵雖本于仁義,然其取勝必在詭詐。故曳柴揚塵,欒枝之譎也:萬弩齊發,孫臏之奇也;千牛俱奔,田單之權也;囊沙壅水,淮陰之詐也。此皆用詭道而制勝也”。是書系各家軍事思想的匯集,對研究古代軍事思想史,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曾有1961年中華書局影印宋刻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鉛印本。 章節列表 |
|
來自: 新用戶4541Ay47 > 《儒學哲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