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使用疼與痛這兩個漢字時,沒有刻意區分,它們在現代用語和西醫里,沒有什么差別。時常都是疼痛一起用。但是在中醫上,它們是有區別的,從造字的形態來看,疼是病字旁加冬字,冬代表風寒侵襲,發病早期風寒入侵人體的經脈導致出現相應的癥狀,出現癥狀人體會發生疼的信號召集更多的氣血,抵擋風寒的入侵。 痛是病字旁加甬,甬在古代是通道的意思,具體就是在通道上受到風寒以及氣血瘀滯,導致出現相應的癥狀比如疼痛或者不適等。正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指的是經脈受損后有氣血以及風寒的瘀滯而產生的相應癥狀。 今天要介紹的方子就是治療“痛”的活絡效靈丹。 是不是第一眼看到這個方子的時候就覺得它肯定很厲害,畢竟能夠被冠以“靈丹”兩個字的方子不多見,靈丹妙藥,應該是要有幾把刷子的,對不對。 事實上,這個方子確實藥如其名,效如靈丹,正是因為它療效顯著,而且用藥精練,因此它更是被稱作了“止痛第一方”! 這個方子的創作者是“民國神醫”張錫純,張錫純曾說:“活絡效靈丹此方,于流通氣血之中,具融化氣血之力,用于治療氣血凝滯者。諸藥善入血分、通經絡。” 那句話是什么意思呢?簡單來講就是這個藥能活血、能養血、能理順瘀滯的氣機,能將經絡疏通開來! 中醫說不通則痛、不榮則痛,那么想要治療,首先就要看看痛的原因是不通、不榮或者兼而有之。相對來說,大家更熟悉的是不通則痛,于是經常用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等疏通經絡,當時可能是不痛了,但過了一段時間又復發。這就是只通不榮,沒能徹底解決問題。 活絡效靈丹就是一個可以同時解決不通與不榮的方子。 為了能夠讓更多的小伙伴發現這個美好的方子,也為了能夠幫助到一些正在被身體疼痛所折磨的朋友們,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認識一下活絡效靈丹吧! ![]() 這個被稱作“止痛第一方”的妙方居然僅僅含有4味藥材! 首先,方子里面用到的第一味藥材是丹參。說到丹參,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很多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都含有它,它的主要功效就是活血化瘀。 除此之外,丹參這味藥材還能疏通經絡,起到止痛的作用,而且最妙的一點是,長期氣血瘀滯會讓心情煩躁,這時候丹參還能幫助大家清心除煩! 如果說丹參負責“通”的話,那么當歸就是“補”的,補什么?當然是補血,方中當歸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甘溫質潤補血,為生血活血之藥,又能宣暢氣分,使氣血更有所歸,被稱為“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圣藥也”。 丹參一邊活血化瘀,掃清阻礙氣血運行的“瘀血”,當歸一邊及時補充新血,再加上咱們前面也說過,“不榮則痛,不通則痛”,有了丹參和當歸,那么疼痛也就去了一大半兒了! 但是這兩味藥材畢竟活血化瘀的力度有限,對于一些突發或者積聚已久的疼痛,效果沒那么立竿見影,這可咋辦呢?沒關系,這個方子里面不是還有兩味藥材嗎,它們就是乳香和沒藥。 乳香和沒藥在中醫界可是有名的“黃金搭檔”,一般情況下它們都是一起出現的,它們二者聽名字感覺很陌生,但其實就是樹脂。 上面那兩味藥主要是解決血的問題,但氣血是一體的,治血要有效,一定不能忘記理氣。乳香和沒藥在這里不僅能幫助丹參和當歸活血化瘀,他們還能行氣理氣,推動瘀血的排出,促進新血的運行,而且這兩味藥材的止痛效果可是一流啊! 這個方子能治“一切臟腑積聚”,意思就是凡是由于氣滯血瘀所導致的疼痛,包括頭痛、腹痛、心痛、頸椎痛、腰痛、背痛、手痛、腳痛、腿痛等等都能用它! 此外,臨床上還常用它來治療心臟病、痛經、胃潰瘍、各種由于氣滯血瘀導致的肌瘤、瘡癰等等,而且效果“立竿見影”。 這個方子哪哪兒都好,唯一不好的地方在于味道確實不太好喝,甚至可以說超級難喝,但俗話說“良藥苦口”嘛,只要能解決問題,苦就苦點兒吧! 這個藥雖然叫“活絡效靈丹”,但是也不用一定要搓成丸劑,像往常一樣水煎服就行,如果覺得太麻煩,也可以去直接購買成藥~ |
|
來自: 掃地僧一一 > 《4991、中醫調理經脈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