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種常見癥狀,失眠癥則是指持續相當長時間對睡眠的質和量不滿意,如入睡困難、容易醒等,身體及精神出現了對睡眠不滿意感,則可認為是疾病的表現。”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五羊門診主任醫師顧穎敏說。 自我調節+舒適環境,有效調整睡眠狀態 “我很難入睡算失眠癥嗎?”“我睡四個小時就精神很好算失眠嗎?”記者了解到,失眠癥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有入睡困難,即入睡時間超過20分鐘,睡覺易醒、早醒,且在晨起后出現勞累、注意力下降、記憶力衰減等日間功能減退,伴有不安等低落情緒。 “當覺得出現入睡困難、易醒、早醒等情況,且影響精神、精力了,一定要及時調整。” 顧穎敏建議,失眠情況首先要自我調節情緒、環境、時間等。 顧穎敏建議,失眠癥患者可以在睡前適當進行運動,練習八段錦、太極功法等,調節身體狀態。睡前可用溫熱水泡腳20分鐘,促進睡眠。 穴位按摩有助于睡眠 據了解,中醫對失眠有不少治療手段。“中醫治療失眠癥可以采用中藥治療、針刺、拔罐、艾灸、中藥熏蒸、耳穴壓豆等,副作用小,療效明確。”顧穎敏說,針對輕度失眠癥患者,她推薦穴位按摩、食療等中醫非藥物療法。 “常用的安神穴位有神門穴、三陰交、百會等。”顧穎敏建議,可以通過按揉這些穴位來促進睡眠。舉例來說,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睡前可揉、掐刺激10分鐘。虛證失眠可艾灸三陰交或泡腳,有健脾和胃、調補肝腎、養陰安神的作用。 顧穎敏提醒:“當自我調整后,失眠癥狀仍未緩解,或對自身精力、精神產生較大影響時,可及時就醫。”(記者 薛仁政 通訊員 王雯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