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覺得微積分太抽象了,太難了,理解不了?哪怕老師講過了,仍然是一頭霧水,暈暈乎乎不知所以? 可憐的朋友,你這是典型的被弄蒙圈了。就像被人當頭狠狠打了一悶棍似的,被打得迷迷糊糊的,大腦一片空白,失去了思考能力,很簡單的東西也覺得不可思議。 這自然不能怪你,非要怪誰的話,也可以找到一二。微積分專著、數學教材咱們不怪,誰讓它們就是干這個的呢? 首先要怪的是數學老師。唐德宗貞元十八年,韓愈著作《師說》,其中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是專門給人解惑的,可是課堂上,偏僻有老師照本宣科,授課內容絕對正確,就是惑沒解多少,有的甚至又增添了更多的迷惑。 再要怪的話,那就怪網上各種大咖吧。為了顯得自己高深莫測,為了顯得自己才高八斗,有的大咖故弄玄虛,繞了十八道灣,上扯葫蘆下扯瓢,吹得云里霧里,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顯得深奧無比,弄的你徹底暈乎了事。 好了,下面言歸正傳,不然你也說我在七繞八繞,就是不說正題了。 為了讓你徹底理解微積分到底是個什么東東,我們就從分數開始,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詳細解釋,很快你就會撥開迷霧,豁然開朗的。 一、導數是怎么回事,怎么計算? (一)先復習已經學過的分數、速度 1、小學階段學過分數 ![]() 為了方便后面的對比理解,我們先明確以下概念:在上面的分數中,數字1稱做分子,數字2稱做分母,數字0.5稱做分數值; 把公式1變化一下,寫成0.5×2=1,或者1=0.5×2,稱呼隨之改變:數字1在這里稱做積,數字2稱做乘數,數字0.5稱做被乘數。 俗話說入鄉隨俗,到哪道山唱什么歌,大家要慢慢習慣這個做法。 2、初中階段學過有關速度公式 ![]() 用符號表示,則有 ![]() (二)下面,我們稍微擴展一點距離、時間的表示方式。 1、距離:假設你在操場上沿跑道跑步,從100米處跑到了300米處,你跑的距離是200米。 現在沿跑道做一數軸,起跑處取為原點,把跑道100米處記為x1,把300米處記為x2,則你跑的距離S= x2-x1=300-100=200(米) 由于S是x2與x1的差值,那我們就換個記法,這個差值不再用字母S表示,而是用Δx。其中Δ是希臘字母,讀作:德爾塔(英語詞是Delta),即Δx= x2-x1=300-100=200(米)。 在這里,需要明確指出,由于Δx= 200米是一個確定的差值,故,我們說符號Δ表示的是一個有限大小的差值。(注意“有限大小”這個說法,后面要對比使用的) 2、時間:假設你從100米處開始跑,時間是9點50分29秒,跑到300米處的時間是9點50分59秒,即你跑200米用了30秒的時間,也即t=30秒。 與距離一樣,我們換個記法:t1=9點50分29秒,t2=9點50分59秒,Δt= t2- t1=9點50分59秒-9點50分29秒=30秒 至此,我們知道,公式3可以改寫成如下形式 ![]() (三)平均速度、瞬時速度 1、上面的公式計算出來的速度,是在30秒內跑200米的平均速度。 你在跑步時,實際上可能會忽快忽慢,甚至會停下來喘口氣。平均速度的意思就是,不管你怎樣跑,反正是跑了200米,用了30秒,相當于你用平均速度勻速運動了30秒。 2、那你的起跑速度如何呢? 起跑速度就是在起跑時剎那間的速度,物理上稱為瞬時速度。 設想你跑了很多次,跑的距離越來越短,用的時間自然也是越來越少。 極端情況:你跑的距離是無限短,用的時間是無限少,這個時候你的速度就是起跑速度。 注意“無限短、無限少”這種說法,對比前面的“有限大小”的說法,加以體會、理解“有限小、無限小”兩個詞匯表達的意義。 (四)無窮小、極限 “有限小”好理解,我就不再啰嗦了。那么,什么是“無限小”、怎么理解“無限小”這個概念呢? 無限小的定義:對于給定的某一個值ε0(ε是希臘字母,讀作:艾普西龍),值ε永遠比ε0小,那么值ε就稱作無限小,也稱作無窮小。 比如,ε0取值0.1,ε可以取值0.01;ε0取值10的負105次方,ε可以取值10的負106次方,反正ε比ε0小就行。 前面我們知道,對“有限大小”的值,用字母Δ表示;現在對于“無窮小”,自然不能繼續再用Δ表示。字母Δ英語詞匯是delta,我們就用這個詞匯的第一個字母d表示“無窮小”。 這樣,對于起跑速度,也即起跑時的瞬時速度,公式4可以改寫成 ![]() 其中lim是英文詞匯limit的縮寫,表示對后面的量取極限的意思,無窮小在這里表示成:有限小趨于零。 (五)微分、導數 比較公式1和5,可以看出,兩者情況發生了變化。使用的符號不一樣了,稱呼自然也得改變。 公式5仿照公式1,可以變成dx=Vdt,這樣,處于被乘數位置的V,也即是公式5中的分數值,現在稱為導數; dt稱為時間t的微分,微即微小之意,分即分割之意,就是把有限大小的t值分割成無窮多個無窮小,這個無窮小稱為微分,記為dt;同理,距離x的微分記為dx,也即公式5中的分子。 (六)函數、自變量 在你跑步時,一般情況,跑的時間越多,跑的距離越長。也就是說,跑的距離是隨時間變化的,我們稱距離是時間的函數,記為x=f(t)。“函”字在這里有包含、容納之意;符號f來自英語詞匯function(函數)的第一個字母;時間t稱為自變量,即時間t自己變化,包含時間的距離x隨之變化。公式5也可寫成 ![]() 上式稱作對函數f(t)求導,或者函數f(t)對t求導,或者f(t)對t的導數是V。 (七)求導例題 求函數f(t)=t的平方,即 ![]() 的導數。 解:由以上論述,得知 ![]() ![]() 根據公式5和6,導數 ![]() ![]() 即函數t平方的導數是2t。 這個結果可以作為導數公式記憶下來,還有其他常用導數公式也要背熟,在以后計算中可以直接使用。 二、積分是怎么回事、怎么計算? 根據公式2,有: 距離=速度×時間,即S=Vt(公式7) 對于勻速運動,公式7用起來很舒服。 (一)要是速度隨時間一直在變化不定,即速度是時間的函數:V=V(t),又該怎么計算距離呢? 設一物體從時刻t1開始運動,到時刻t2停止;其路程從x1變化到x2。 把從t1到t2時間段分割成n個很小的有限小時間間隔:Δt1, Δt2, Δt3, ……, Δtn。 在每個有限小時間間隔內,可以近似認為物體是勻速運動的,其速度標記為V1, V2, V3, ……, Vn。 則,物體跑過的總距離,是每個時間間隔內跑過的距離加起來之和: ![]() 上式中的符號Σ是希臘字母,讀作:西格瑪,表示對后面內容求和的意思。字母i表示從1到n任意一個數字。 (二)定積分 當有限小時間間隔趨于0,變成無限小時間間隔時,我們知道上式(公式8)中的符號Δ應該換寫成d;那么求和號Σ也不能原樣不動,表示無窮小之和的符號寫成?的樣子,稱為積分號。 此時,公式8改寫成 ![]() t1、t2分別稱為積分的下限、上限。 公式9表示的積分,由于自變量有上、下限,故稱為定積分。 (三)積分例題、不定積分 導數 ![]() 求原函數f(t)。 解:由原題,有 df(t)=2tdt 對上式兩邊積分,有 ![]() 由導數公式 ![]() 得 ![]() 將(2)式代入(1)式: ![]() 即原函數 ![]() 上面積分時沒有確定上下限,這樣的積分稱為不定積分,字母C是任意常數。 因為常數的導數等于0,故對于任意常數C,上面求出的原函數的導數都一樣,是2t。 如果確定了積分區間[t1,t2],則 ![]() 與導數公式一樣,常用積分公式也需要熟記,方便以后直接使用。 這就是微積分,你是否還覺得微積分太抽象了,理解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