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的衣櫥有一件磨得薄如蟬翼的舊西裝。 衣服上面,補丁摞補丁,摸起來厚似硬紙板。 但主席卻十分珍愛它,即使已經穿不了也舍不得丟掉。 當別人問起緣由,他說:“它跟我參加過洛川會議呢?!?/span>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拋開主席節儉這一點,其中玄機必然沒那么簡單。 在賀子珍逝世20年后,其外孫女孔冬梅終于了解到衣服的秘密。 ![]() 這件衣服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患難夫妻,相互依靠眾所周知,毛主席一生有過四位妻子。 我們無法追究誰是他今生摯愛,但賀子珍一定是最為特別,最令他刻骨銘心的人。 毛澤東同志曾對賀子珍說過這樣的話:
如此深情的告白,實屬罕見。 ![]() 賀子珍 1937年,他們歷經千難萬險,一路扶持走到了延安。 兩人間的感情經歷了生死考驗、風雨洗禮,應該更為歷久彌堅才對。 但是就在這一年九月,他們分開了。 此一別就是山高水遠。 而這件事也成為毛主席心里永遠的痛。 他總會一遍遍想起那年井岡山上英姿颯爽的“女司令”…… 1927年8月,賀子珍隨暴動隊伍來到了井岡山。 她是江西永新縣出名的俠女,也是井岡山唯一的女戰士。 毛主席永遠都忘不了第一次見到賀子珍的情景。 那是兩個月后的深秋。 他率軍上了井岡山。 ![]() 威震湘贛邊界的”山大王”袁文才前來迎接,并向他介紹起井岡山的“頭面人物”。 當說到賀子珍時,毛澤東同志頓時眼前一亮。 只見這個年輕姑娘,穿著樸素的衣裳。 但完全掩蓋不了她的漂亮英氣,難怪被稱為“永新一枝花”。 不僅如此,在美麗的外表下,她還有一顆豪邁又溫柔的心。 當天,賀子珍發現了毛澤東同志那雙因長期奔波而被磨爛流膿的腳。 她十分霸道地以命令的口吻讓他伸出腳來。 毛澤東同志從沒遇到過這樣的女子,一時不知作何反應,只好乖乖坐下伸出腳。 ![]() 然后,賀子珍突然蹲下,為他小心翼翼地清洗敷藥起來。 或許那個時候,毛澤東同志就在想,她是一位今后可以與自己共同戰斗的好姑娘。 隨著兩人的相處,他愈發為賀子珍特別的個性所吸引。 她是當地的才女,又能拿槍殺敵,作風潑辣卻也不失柔軟細膩。 而賀子珍其實早就聽說過毛澤東的事跡,對他傾慕有加。 初次見面,雖然毛澤東一身灰布衣服滿臉疲憊。 但那雙清澈而睿智的眼睛,卻是如此引人矚目。 久而久之,他們漸漸從戰友情轉變成了愛慕之意。 毛澤東向賀子珍袒露了心意后,兩人就在井岡山上結為夫妻。 之后,賀子珍便甘愿為愛人退下戰場,成為一名秘書。 這份工作雖然普通而瑣碎,但能與毛澤東并肩作戰,公文箱也能成為她的武器。 ![]() 毛澤東與賀子珍 從兩人婚后到長征這段時間,是中國革命最艱苦的時候。 彼時,紅軍遭遇敵人五次“圍剿”。 而毛澤東個人也經歷了人生的至暗時刻,屢屢被排擠。 人生最失意時,是賀子珍始終陪伴在毛澤東身邊,照顧他,鼓勵他,與他共渡難關。 毛主席無比珍惜這份感情,對賀子珍同樣是不離不棄。 在長征途中,賀子珍曾挺身而出保護受傷的戰友。 結果她自己被敵人的飛機炸成重傷。 當時,毛澤東同志收到消息立刻馬不停蹄地趕來。 見到賀子珍的樣子,許多人都認為她是活不了了。 但毛澤東流著淚,堅定地說:“就是抬,也要把她抬到目的地!” 這就是毛澤東所說的第三次流淚。 ![]() 最終,賀子珍幸運地撿回一條命。 但因當時條件有限,有11塊彈片永遠地留在了她的身體之中。 然而,就是這樣一對患難與共的夫妻,熬過了那么多的危機與艱苦,卻在到達延安后分道揚鑣。 遠走蘇聯,各自安好1937年初,毛澤東與賀子珍到達延安后,終于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這里不再有槍林彈雨,也沒有傷病饑餓。 但無形的危機卻正緩緩向他們逼近。 毛澤東日理萬機,案頭永遠堆著小山般高的文件,有時一忙起來就顧不上家。 而賀子珍受傷后,身體一直不大好。 其本就火爆的脾氣,這下子更是一點就著,常常與毛澤東發生爭執。 ![]() 毛澤東與賀子珍在延安 最終,賀子珍一氣之下,便有了離開延安的念頭。 1937年9月,洛川會議結束后,毛澤東后回到家中窯洞,卻見空無一人。 哪里還有賀子珍的身影? 毛澤東同志的表情瞬間凝固住了。 此刻他身上穿的還是賀子珍特地為他開會的縫制灰西裝。 可那人卻離開了自己。 對此,毛澤東同志嘆了一口氣。 他怎會不知道,賀子珍這個“女司令”是吃軟不吃硬。 于是,其立即給賀子珍寫了一封信,跟她保證“不會再讓你像過去那樣,跟我受那么多的苦了”。 ![]() 毛澤東與賀子珍 可是,他沒有同以往那般等來她的回心轉意。 賀子珍送來一張白手帕,上面寫著四個字:從此訣別。 彼時,毛澤東的臉上流露出罕見的難過,看著手帕沉默了許久許久。 他曾說過兩個人的性格好比鐵和鋼,碰在一起就響叮當。 所以他知道,無論自己如何挽留,賀子珍這回去意已決。 事實也的確如此。 她早就計劃好自己以后的生活。 賀子珍打算先去蘇聯,取出身上的彈片,然后在那里上學讀書,提高自己,重啟生活。 ![]() 然而,誰又能想到,此時的這種歡欣與希望并沒能持續多久。 而她和毛澤東相愛的這十年,竟然成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1937年,賀子珍只身來到了蘇聯。 其實這個時候,她肚子里已經孕育著一個小生命了。 她曾為毛澤東誕下5個孩子。 兩個在長征途中寄養到老鄉家。 一個取名為毛岸紅(長子,小名毛毛),在長征開始托毛澤覃交給老鄉照顧。 一個取名為毛金花(長女),在未滿月的時候就因戰事緊張留在了老鄉家中。 不曾想,這一別就是永別。 而后,賀子珍又先后為毛澤東生下一兒一女。 只可惜,兒子剛出生就夭折了。 女兒3個月后,因長毒瘤,醫治無效而亡。 ![]() 第五個孩子,是他們到達陜北后所生的女兒,也是他們唯一的孩子。 毛澤東為她取名“李敏”,小名為“嬌嬌”。 足以見得他對孩子的疼愛。 而賀子珍現在懷著的這個孩子,是她在異國他鄉唯一的慰藉與陪伴。 因此她對其更加珍愛。 孩子出生后,賀子珍暫時給他取了個蘇聯名字“廖瓦”,想著回國再好好取名。 哪兒想到,莫斯科的天氣實在太寒冷。 小廖瓦在10個月大時,就因肺炎而夭折。 這件事無疑給賀子珍重重一擊。 三個孩子的逝去讓她覺得,這就是上天給自己的懲罰。 大起大落下,賀子珍開始反思起過往人生。 ![]() 這個時候,她才發現自己是多么幼稚和沖動。 于是,其寫了一封信向毛澤東坦露心扉。 然而,她卻沒能收到回音。 直到很久后,賀子珍才收到毛澤東的信。 他說:“我一切都好,勿念。希望你好好學習,政治上進步……我們以后就是同志了?!?/span> 看到最后一句話,賀子珍一下子潸然淚下。 她明白,兩人的關系是真的走到了盡頭,很多事情錯過了,就不會再有了。 廬山再會,物是人非1941年,賀子珍已在蘇聯度過了四年歲月。 原本學習兩年再回國的計劃,因毛澤東的那封信而被徹底打亂。 她選擇留下來,繼續深造。 ![]() 令人驚喜的是,這一年,毛澤東同志將女兒李敏送來賀子珍身邊作伴。 對于她而言,寒冷的莫斯科終于再次有了溫度與歡樂。 然而,這段歡度的時光卻十分短暫。 李敏不久后生了病。 為此,賀子珍和兒童院發生沖突,竟被拘押去了精神病院。 更煎熬的是,她就這樣在精神病院度過了六年。 失去了愛人、孩子以及陪伴女兒成長的時光,其每一天都如同身處噩夢。 直到1947年,王稼祥得知其遭遇后匯報給毛主席,賀子珍才被解救出來,送回祖國。 回到日思夜想的家鄉,昔日情感涌現。 賀子珍發現自己仍是放不下對毛澤東的感情。 郁郁寡歡的她,身體也卻越發糟糕。 ![]() 李敏與毛澤東 兩年后,毛澤東想將李敏接去他身邊讀書。 孩子能和父親團聚是好事,賀子珍盡管不舍還是同意了。 只是那段時間,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感席卷了賀子珍。 雖然李敏每到寒假都會回來陪她,但對女兒與毛澤東的思念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來越深。 這使得賀子珍的身體每況愈下,甚至開始徹夜難眠。 在上海生活了一段時間后,她選擇回到江西休養。 那里是她的家鄉,也是與毛澤東的定情之地。 令賀子珍萬萬沒想到的是,1959年的廬山會議把原以為再也無法相見的故人,重新帶回到了自己面前。 ![]() 那年7月,黨中央在江西廬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期間,賀子珍的老戰友曾志特地來了一趟南昌看望賀子珍。 在二人敘舊的過程中,曾志察覺到賀子珍仍然沒有放下對毛澤東的感情。 其唏噓之際,便想幫她一把。 于是回去之后,曾志馬上就來到毛主席的臨時住所,向他提起賀子珍。 毛主席主動關心道:“她還好吧?” 曾志回答:“我看她和正常人一樣,過去的事情也記得清清楚楚?!?/span> 聞言,毛主席沉默了半晌,還是決定:“我想見見她?!?/span> 很快,賀子珍便見到前來接她的楊尚奎夫人水靜。 她倆也是老朋友,賀子珍便以為她也是來敘舊的。 其沒有多想,就和她一起上山了。 ![]() 然后,賀子珍便被帶去了一處庭院。 然而,等她們進了客廳,水靜便悄悄離開了。 這時一個人走了進來,令賀子珍怔愣在原地。 20多年未曾見過的身影,此時此刻乍現在眼前,賀子珍還以為這是在做夢。 她確認了一遍又一遍,才相信他真是自己曾經的丈夫。 當時,毛主席率先開口。 他就像面對多年不見的朋友般,笑著招呼她坐下。 聞言,賀子珍什么話也說不出來,一下子淚如泉涌,哭個不停。 “我們見面了,你不說話,老哭,以后見不到了,又想說了?!?/span> 賀子珍聽主席這么說,卻是哭得更傷心了。 ![]() 毛主席曉得她是在宣泄積壓多年的情緒,也不再說話. 靜靜等她哭完才問起她的生活和身體情況。 當初分開時,兩人都還意氣風發,如今一個66歲,一個也50歲了。 賀子珍說:“我好多了,倒是你的身體不如以前了?!?/span> “忙呀,比以前更忙了?!泵飨f。 兩人寒暄幾句后,他突然問出藏在心底22年的疑惑:“你當初為什么一定要走呢?” 盡管他倆之間已經回不去了,但是,他們對彼此的牽掛已經成為割舍不掉的習慣。 當即,賀子珍又紅了眼眶,哽咽地說:“都是我不好,我那時太不懂事了?!?/span> 話音剛落,毛主席輕輕嘆一口氣。 這一聲或是為曾經委屈的自己,也或是為他們十年的婚姻。 ![]() 接下來,兩個人又聊了一個多小時。 主席最后留下一句“時間不早了,我們明天再見面,再談談”就結束了會面。 然而,這卻成了毛澤東與賀子珍的最后一次見面。 之后,他們只能如從前那般,靠著女兒李敏維持著淡薄的聯系。 揭開秘密,塵封往事1976年9月9日下午,賀子珍從突然從電視上得知毛澤東去世的噩耗。 不似眾人的大悲大痛,她反而異常的平靜。 當時,其嘴里不住念叨著:“主席身體不是很好嗎?怎么,一下子就走了?” 然后眼淚大顆大顆地掉了下來,無聲而飽含著萬語千言。 ![]() 賀子珍 更令人揪心的是,她沒有前往北京送主席最后一程的權利。 事實上,早在1966年時,賀子珍就曾提出要去上北京。 但當時,因為各種緣由,她沒能實現愿望。 不過那個時候,賀子珍總想著以后還有機會。 哪知如今天人永隔,自己只能將主席的照片當遺像,默默流淚。 直到1979年,賀子珍才彌補了心中的遺憾。 她在中央的安排下,拖著病體來到毛澤東紀念堂,為他獻上花圈與自己的哀思。 那天她非常激動,卻一語不發。 賀子珍盯著水晶棺中毛澤東的面容看了許久許久,最終讓工作人員幫他們拍了一張合影。 這也是1937年后,他們的唯一合照。 ![]() 另一邊,主席去世后,人們從他的遺物中看到了一件已經磨得薄如蟬翼的灰色軍裝。 李敏對此很是疑惑,特地去問了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 她從主席曾經的衛士長李銀橋那兒得知,1947年,也是賀子珍被接回國那一年,李銀橋曾拿著這件灰軍裝來請示毛澤東。 他說,這件衣服是補丁摞補丁,厚似硬紙板,再穿就該出洋相了,意思是可以丟了。 可當時,只見主席小心翼翼地接過衣服,輕輕撫摸,眼中竟還浮起淚花。 “它跟我參加過洛川會議呢。” 聽聞主席這話,李銀橋只好又把衣服放了回去。 ![]() 李銀橋 但他知道主席堅持留下它,絕不是洛川會議那般簡單。 因為他望向衣服的眼神是那么的懷念。 李敏也知道洛川會議正是自己父母分開的節點。 聽李銀橋講述了這段回憶,她當即有所聯想。 果然,在她的求證之下,賀子珍說出了那件灰色西裝的來龍去脈。 李敏為父母的愛情唏噓不已。 之后,她把這件事當作一個秘密,再沒有跟其他人提及。 ![]() 而她的女兒孔東梅長大后,見到那件西裝也是滿心疑問。 直到21世紀初,在賀子珍病逝20年后,才從李敏《我的父親毛澤東》一書中得知真相。 結語賀子珍對于毛主席的人生而言一定十分特殊。 他們是真正的患難與共的夫妻,亦是真正生死與共過的戰友。 令人動容的是,毛主席臨終之前,曾向女兒李敏艱難地比畫了一個圓形。 ![]() 孔東梅 當時的李敏沒能領會其意。 直到多年后,她才知那個手勢的意思是“桂圓”。 因為母親賀子珍的小名正為“桂圓”。 他們沒能攜手一生卻互相惦記了一輩子。 二人之間或許已經超越了男女之情。 這段感情雖然充滿遺憾,但卻是刻骨銘心的珍貴與美好。 參考資料 王健.毛澤東與賀子珍:風雨十年的患難夫妻[J].毛澤東研究,2015(03):68-72.DOI:10.14130/j.cnki.mzr.2015.03.009. 毛澤東與賀子珍的最后一面[J].中國地名,2005(04):22-23. 黃化.悲情賀子珍[J].文史月刊,2009,No.246(12):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