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先農壇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先農諸神及舉行親耕典禮的場所。它位于正陽門西南,與其東面的天壇建筑群相望,是老北京中軸線的古建筑群之一。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位于先農壇內,是我國第一座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反映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建筑藝術、建筑技術的專題性博物館。1991年9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 讓人流連忘返的《中國古代建筑展》 時光從暑熱清淺的初伏,倏忽就來到驕陽灼人的暮夏。暮夏的到來沒有一絲波瀾,靜悄悄的,日子過得久了,才知道人間紅塵,無法用時光來丈量。大暑過后難得有一個天氣預報是陣雨的日子,晨起即有涼風送爽,不由心下歡喜,施施然往早早預約的先農壇——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奔去。 按照導覽提示,我們首先參觀太歲殿院落。太歲殿院落是先農壇古建筑群中體量最大的院落,包括拜殿、太歲殿正殿及東西配殿,是明清時期祭祀太歲神之地。現在如今正是《中國古代建筑展》展示的空間。 參觀從拜殿開始,各種文物、古建模型和詳盡的展示說明向我們講述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發展脈絡以及各個年代所呈現出的主要特點和藝術風格。逡巡一圈,一部中國古代建筑的發展歷程就了然在心啦! 最有特色的是太歲殿里的中國古代建筑營造技藝展示。工作人員細心地將木建筑中的構件名稱都一一標識,對照實物與名稱觀賞,通俗易懂。在殿內,我們見識了各種材料的合理選用、結構方式的確定、構件加工操作、節點及細部處理、施工安裝等工藝技術。我國古代能工巧匠實在太聰慧了,他們創造了世界三大建筑體系中延續時代最長、流域最廣的木結構為主的建筑體系。 在太歲殿里,我們還了解了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歷史。原來,城源于政治統治與軍事防御,市源于經濟發展。二者的逐漸合稱反映了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軌跡。在城市建設中,生態環境對于城市選址影響巨大,禮制思想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靈魂。 逛到西配殿,我們發現殿內展示了住宅、宮殿、園林、壇廟、陵墓等幾種主要類型的古代建筑。在這里,可以欣賞到全國各地有代表的古建筑模型,系統了解各種古建筑的功能、形態。 我們不覺好奇東配殿內還有什么樣的古建筑展示呢?踏進大門一瞧,才知道殿里展示了京津冀三地的建筑文化遺產,這些古代建筑詮釋了京津冀地區的歷史傳承和演變過程,彰顯了三地文化的同根血脈。 我們走走停停,在雄偉壯觀的太歲殿院落里尋寶探奇,了解之前沒有一點概念的木建筑構成,對著古人選擇陵墓的風水寶地圖驚嘆不已……在本來就是古建筑的宮殿中觀賞一部《中國古代建筑展》,這種身臨其境的無聲講解更能體會到民族文化與藝術的韻味,確實是精彩絕倫,忍不住對布展者的良苦用心點贊叫好! 明代“藻井”,鎮館之寶 大抵每一座博物館都有一件鎮館之寶吧!古代建筑博物館也不例外。先上美圖以饗看官 這座身世極不一般,經歷了幾個大時代的繁盛興衰,經歷過損毀與復生輪回的明代“藻井”就是鎮館之寶本尊啦! 也許很多朋友不知道何為“藻井”。其實,藻井是中國古代建筑的屋頂里面,內頂正中央的裝飾構件。通常是一個,偶爾有并排三個的,大多為木質,上面彩繪雕刻,形狀有圓有方,圓的像倒扣的廣口大鍋,方的像覆斗,有八角形的,也有多種幾何圖形混搭的,層層疊疊向上收窄凸起。 藻井的造型,在建筑物里面代表著古人敬天禮神的思想,象征著古人觀念中的天界,神仙的居所,云龍出沒的地方。 “藻井“這名稱,卻與水關聯,“井”,指井宿,是古天文學所稱“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主水的星宿;“藻”,代表水生植物,所以在功用層面上,隱含“水”的藻井是震懾制服木結構建筑的大敵——火的象征物。 普通房屋的內頂上可沒有藻井,藻井身份高貴,只在重要建筑物里存身,比如宮殿、壇廟寺觀、祠堂。 鎮館之寶的“藻井”本來在東四北大街隆福寺的萬善正覺殿頂正中位置,正對著釋迦牟尼佛的頭頂。隆福寺早已蕩然無存,它卻僥幸地逃脫了災難在這里華麗重生,靜靜在梁柱上注視來來往往的眾生。 這個明代藻井的題材別具一格,是天宮、星云和神仙。在它的五圓一方的六層框架上,有四層都裝著一圈微型木雕樓閣亭臺,樓閣亭臺之間有長廊相連,雕刻得玲瓏精巧。它的主框架上雕滿了云紋,框架間的壁板上有彩繪的二十八星宿神像,藻井的四角各有一位身著鎧甲的武士護持。藻井正中頂部并不是象其他藻井般雕刻龍或其他圖案,而是一幅神秘的天象圖,上面刻著天上的1427個星宿,并且每個星宿都標示了名稱。 全世界再找不出和它相同的藻井,它的精美程度和珍稀程度,它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在存世藻井中名列前茅。所以它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是古建館的鎮館之寶。 在我們仰頭驚嘆各種藻井之美時,工作人員通知今日參觀結束了,全部人員清場。不免失神一顧,怎么這么快都結束了?我們還有幾個祭祀的宮殿院落沒有去參觀,祭祀的壇臺一座都還沒有去,皇帝的一畝三分親耕地在哪里還不知道……猛然覺得故事一結束,鑼鼓一收場,說散去就散去,說沒了就沒了。 唉,這阡陌紅塵,無論是人與人之間的際遇,或是人與風景之間的際遇,都是因緣注定,相遇只是流光里締結的吉光片羽。我們聽從宿命的安排,將情感交付出來,愛著世間萬物,也被世間萬物所愛。或許,這樣也好,那些念念不忘的未到之處,留待下一場相聚吧…… 最佳游覽地:先農壇(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 最佳時間:一年四季 門票:成人15元,學生8元,每周三前200名參觀者免票。 交通:乘公交15路、35路南緯路下車。其它公交線路請自行查詢地圖軟件。 |
|
來自: 京城漫游 > 《觀博物館展覽,漲知識增見識,愜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