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 年 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 40 軍打完了海南島戰役,海南島全境解放。7月中旬,部隊接到新命令,開往安東(今丹東),同時,改稱為東北邊防軍第40軍。王鳳和時任 120師359團1營1連指導員,他隨部隊從北海走到廣州。從廣州坐了八天八夜的悶罐火車,這才來到安東。三個月后,即10月19日,40軍從安東跨江入朝了。120師作為40 軍的右翼先鋒與左翼先鋒 118 師齊頭并進。10月25日這一天,分別在云山方向和溫井兩水洞方向與敵人交火,打響了抗美援朝第一槍。在120師從右翼向南推進時,他們與美24師在坪洞、龜項洞、忠店山展開了攻防戰。敵我雙方對峙,西線的敵人除扼守清川江北岸灘頭陣地之外,主力部隊全部撤至清川江以南地區。那天,王鳳和和戰友們正在生火做飯,突然接到偵察排的情報,說是美軍24師19團已經棄城逃跑,正在向安州撤退。得到這一消息,團首長決定立即追擊。
王鳳和接到命令,他與戰士們放下筷子,冒著傾盆大雨跑步前進。已經連續十晝夜的行軍作戰,有的戰士體能耗盡,有的戰士跑著跑著就倒在了地上。但是,部隊仍在奔襲。到了九龍江邊的時候,11月份的天氣,十分寒冷,政委馬順天率先跳入江水中,官兵們緊隨其后跳進大江里追擊美軍。面對我軍的窮追猛打,美軍狠狽不堪,他們背包扔了,衣服、裝備全扔了。在追擊中,王鳳和的左手被流彈打穿,鮮血直流。當時,大家都已經殺紅了眼,他也不知道疼了,就是覺得手上有點熱。第一次戰役結束后,王鳳和他們一連受到重創,連長侯樹全犧牲了,副指導員王哲厚犧牲了,他們都是王鳳和的生死戰友。王鳳和被送回國內,在白城子后方醫院進行了短暫治療。這次負傷讓他的小手指失去了功能,留下了終身殘疾。三個月后,王鳳和傷好了,他重新返回了戰場。1951年5月初,他擔任1營教導員。1952年12月,他奉命帶領一營到“三·八線”的板門店附近負責防御。
1953年5月27日下午1點,2排的33名官兵和第46軍派出來的34名連排干部正在熟悉地形,準備移交換防。這時候,多架美軍轟炸機呼嘯過來俯沖投彈轟炸。“轟!轟!”,幾顆炸彈落下,坑道被炸出10多米深的大坑。準備去坑道通風報信的2連副連長高學義被炸彈產生的氣浪推出去10多米,昏倒在地。那67 名官兵全部被掩埋在坑道里面。王鳳和得知消息之后,馬上挑選兩名通訊員,一個是江西人范金斗,另一個是貴州人張開喜。他讓兩人換上沖鋒槍,每人攜帶200發子彈和5顆手榴彈。因為在敵我雙方緩沖區,經常有美軍小分隊活動,去前沿陣地處置險情,很可能與敵人遭遇,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這時,營長張永海、副營長牛振厚都提出親臨一線,王鳳和看了看他們,說:“陣地出了這么大的險情,67名干部戰士現在生死不明,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親臨一線處置,這才能穩定部隊情緒。你們倆剛調到1營工作不久,我是一營的元老,我熟悉陣地和戰士,我去最合適。”王鳳和說服了他們,帶上二名通訊員出發了。在路上,他們果然被美軍的前沿觀察哨發現了。美軍先是發射了一枚煙霧彈,這是他們炮兵發射的引導信號,緊接著,肯定是重型炮彈的襲來。王鳳和大喊一聲:“快找掩護!”說罷,他迅速拉起兩名通訊員跑向旁邊一處汽車掩體內躲避。只在一瞬間,幾十發炮彈一齊發射過來。密集的轟炸,把他們的前路攔截得死死的。美軍發射的空中爆炸炮彈,爆炸后散發成幾百個小彈片在空中散飛,殺傷力極強。有人說,遇上這種炮彈連地上的螞蟻都跑不脫。三個人稍跑慢一點可能就犧牲了,大家回過頭一看,嚇了一身冷汗。通訊員說:“沒有202首長,我們今天就犧牲在這了。”王鳳和對他們說:“老兵打仗多經歷多,經驗就多,你們以后要多學習老兵的作戰經驗。”
我方101高地距離板門店談判地最近,經常有特務活動偵探我軍情報。為避免暴露我軍陣地部置,上級規定不允許喊職務,王鳳和的代號202,營長101。他們一直躲在掩體內等到天黑。天黑以后,王鳳和帶著兩名通訊員到了二連陣地。連長陳忠凱、副連長高學義一起去了二排坑道,查看被炸情況,到了被炸塌的坑道后,大家都難過地流下了眼淚,“67人哪……”
王鳳和當即決定從炮兵排1班和2班迅速抽調士兵,重新組建2排。趁著夜色,他查看了全營前沿陣地,囑咐干部戰士們提高警惕,注意美軍空襲。布置完工作后,王鳳和去了離美軍陣地最近的一班坑道,雙方坑道距離僅有200米,雙方大聲說話都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