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靳飛:北京茶事

     老鄧子 2023-04-16 發(fā)布于海南
    大凡有好茶處必有好水,有好水處多有好茶。
    好水第一要輕,就是雜質少。第二要無味。品水比品茶難得多。我有時甚至想,應該仿照日本的茶道花道香道的樣子,創(chuàng)設出一種“水道”,但肯于參加者一定是寥寥無幾的。這種想法可能永遠是存在于想像中。
    北京人愛喝茶卻沒有多少談茶的資本。這是因為北京不產茶,更重要的是缺乏好水。
    北京也有好水。清乾隆皇帝評定的“天下第一泉”就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但那是專供皇家飲用的。每天午夜時分用幾十輛插著龍旗的水車運送到紫禁城,北京的幾道城門都要為這水車的隊伍特別開啟一次?;始乙酝獾谋本┦忻?,包括那些富貴人家,用水便不能如此方便了。北京城市的建造者只肯關心如何用這座城市來表現皇權的威嚴神圣,并沒有過多考慮在偉大的皇帝周圍,還有一群市民要生存。水的問題,我以為是昔日建城者的最大失誤。北京城里并不缺乏水井,但基本都是苦水井??嗨?,是水中鹽堿成分過高,咸澀不堪下咽,而且渾濁。除了生活板窮苦者不得不以損害健康為代價去喝這種苦水,大多數市民日常要買甜水飲用。甜水,未必怎樣甜,就是不咸澀罷了。
    甜水并不是我們說的好水。職業(yè)的賣水人從城里很少的甜水井里把水打出,更多是從城外運到城中,然后送到胡同里叫賣。從元雜劇到京劇中,都有賣水人的形象出現??梢姳本┤速I水喝的歷史至少有數百年了。老舍的名作《龍須溝》,大家通常都注意的是對那條名為“龍須溝”的臭溝進行改造的過程。我卻覺得改造臭溝其實還只是小事,劇中最重要的一筆在于通了自來水。那真是非北京的作家老舍所不能寫出的。讓北京市民喝上自來水,這是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做到的。然而,近年來我不斷聽朋友說到北京成為嚴重缺水城市,我不禁感慨,難道北京人的宿命就是沒有水喝嗎?中國政府正在計劃花費巨資進行南水北調工程,引長江水供應北京及北京周邊地區(qū)。我盼望這項工程能獲得成功,徹底解決北京人飲用水的困難。
    缺水的話也不細說了罷,仍說甜水。甜水買來還必須經過一番處理才能飲用。原因是甜水經賣水人運輸,混入雜質,也難以保證新鮮。處理的辦法倒不很復雜,先把甜水注人專用的水缸,蓋好缸蓋,令其自行沉淀;然后用水瓢舀到鐵壺或鋼壺里,放在火爐上燒開。北京人由此形成喝開水不喝生水的習慣。我們在年紀小時都會受到家中長輩的教育,喝生水會鬧肚子。學校里還常貼著“不喝生水”的宣傳畫。不久前我在一部電影里卻看到有這樣的鏡頭:一群北京人到美國后,急著四處找開水。編劇和導演的譏刺之意是明顯的。作為北京人,我也不客氣地認為這種譏刺是淺薄的,區(qū)區(qū)開水小事里,卻有北京十幾代人的苦惱啊。
    從買來甜水到甜水燒開,北京人這才獲得飲用水。即,開水才是飲用水。開水過熱時不能喝,要等它散熱后成為冷開水方可喝。北京話把冷開水叫做“涼白開”。熱開水的熱度白白散發(fā)掉是頗有些可惜的。我推測,北京人很有可能是由珍惜這種熱度,而運用他們的生活智慧,想到要用熱開水沏茶來喝。一個正宗的北京人家庭,在水燒開后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把茶湖好或是在茶杯里續(xù)入新開水。這不正是最高程度的利用開水熱度的表現嗎?當然,開水沏茶還有改善水質的意義。我說過,甜水不等于是好水。中國北方的水普遍堿性強,燒水的壺里永遠會有一層厚厚的水堿。開水也常帶有種異味。這樣,把開水再進一步改良成茶水,茶味掩蓋了水的異味。
    水是天天要喝的,開水就每天要燒。于是,每日喝茶地也成為習慣。因此,給外地人的感覺,似乎北京人很喜歡喝茶似的。其實北京的喝茶,實在只是變相的喝水罷了。請注意在北京話中,喝茶與喝水都一樣的使用“喝”字,而不用“飲”“品”之類的字。如果仔細揣摩其中的差別,“飲”和“品”都有對茶味的欣賞的意思?!帮嫴琛薄捌凡琛?,強調的是茶。而“喝茶”呢,著重指的是“喝”。

    Image


    北京人的“喝茶主義”決定了北京人喝茶的講究也是獨特的。歸結起來是,要燙,要釅,要香。
    先說燙。從茶的角度看,這是極無道理的。中國古人很早就發(fā)現水溫過高會破壞茶味,用現代人的說法是破壞茶中的維生素和咖啡堿成分。所以懂得品茶的人,無疑要盡量避免使用沸勝的開水。宋代以后的做法,通常是在水開后灑入些冷水降溫,這才能放入茶葉。日本的茶道就還保持著這種形式。北京人喝茶,卻是從根本上違反茶的這一原理,要求開水的溫度越高越好。所以,在水完全沸騰時就急急地用來沏茶,開始喝時必須要有燙嘴的感覺。假如用不很開的水或是開過一會的水沏茶,很容易引起北京人的不快。若用這樣的茶待客,那便是失禮,是怠慢客人。燙,顯然是要突出開水,茶仿佛只是開水的陪襯。
    次說釅。釅包含兩種意思,是味道與湯色都要濃。因為喝茶像喝水一樣,要貫穿一整日;如果很快沒了味道,就真等同于喝開水了。而頻繁更換茶葉,又增加幾倍的開支。北京人希望茶釅一些,可以禁得起不斷續(xù)水。相應的,能禁得起不斷續(xù)水的茶才是好茶。湯色呢,屬于視覺效果,可以直接看出茶的濃談。另外,北京人還特別相信茶的提神功效,他們認為茶的提神作用與其濃度成正比,即越濃越能提神。很多北京人在早晨起床后便要喝釅茶,而且多是在早餐前,這足以說明北京人的腸胃相當強健。
    中國在宋代以后形成的崇尚淡茶的飲茶傳統(tǒng)在北京蕩然無存。北京人沏出的茶,第一杯往往極釅,有些苦味,江南人幾乎沒辦法喝下去。
    在燙與釅的要求下,江南地區(qū)流行的綠茶根本無法滿足北京人的口味。紅茶與烏龍茶則因在交通供應方面的困難,始終沒能大面積推廣。北京人便對綠茶進行強迫性改造,創(chuàng)造出大名鼎鼎的茉莉花茶。
    茶其實是切忌混雜進其他氣味的,北京人反而利用茶的這種特性,反其道而行,用大量香氣濃烈持久的茉莉花來薰制綠茶。較好的花茶,差不多是要用和茶葉同等重量的花來薰。上好的花茶,所用之花的重量超過茶葉。北京人家庭還喜歡養(yǎng)幾盆茉莉花,在花開時,摘鮮花放人茶筒或直接放進茶中。這樣,茉莉花的香氣幾乎取代茶葉之葉,形成北京人喝茶的第三個講究,就是,要香。此處的香甚至是與茶無關,指的是茉莉花的氣味。
    茉莉花茶是半發(fā)酵的,便于保存和運輸?;ㄏ阌帜鼙炔栉陡志么嬖?。北京人深愛花茶,達到不能離開的程度。而不產茶的北京,莉花茶反成為特產,這也是很好笑的。
    從甜水到熱開水,再到茉莉花茶,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北京人對飲用水的改善。茉莉花茶雖然名義是茶,茶卻是次于熱開水與茉莉花的第三號角色。所以,茉莉花茶長期受到那些愛茶家的強烈批評。

    Image


    江南的文士們批評北京人完全不懂得品茶之道。北京的愛茶家也這樣說。清代有位名叫震鈞的滿族人,他著作的《天咫偶聞》是研究北京史的重要資料。震鈞在書中不客氣的說:
    北京的富貴人家就沒有真正懂得茶的人。所以茶店也很少有人肯去關注茶的特性。北京的茶都要攙雜進茉莉花,茶的味道就被徹底破壞了。所以,南方的好茶,如龍井之類,根本不愿運送到北京銷售,北京人也沒有人去喜歡龍井一類的南方好茶。
    這些批評者站在茶的立場發(fā)言,應該承認他們說的的確有道理。不過,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他們所倡導的那種品茶情趣,在宋代以后,就再沒能在中國流行。哪怕是在江南,亦未能蔚然成風,又豈獨是北京呢!
    舉江南人士的魯迅作出證明。他的弟弟周作人曾記到:
    在(浙江紹興)老家里有一種習慣,草囤里加棉花套,中間一把大錫壺,裝滿開水,另外一只茶缸,泡上濃茶汁,隨時可以倒取,摻和了喝,從早到晚沒有缺乏。日本也喝清茶,但與西洋相仿,大抵在吃飯時用,或者有客到來,臨時泡茶,沒有整天預備著的。魯迅用的是舊方法,隨時要喝茶,要用開水,所以在他的房間里與別人不同,就是在三伏天,也還要火爐,這是一個炭缽,外有方形木匣,炭中放著鐵的三角架,以便安放開水壺。茶壺照例只是所謂:“急須”,與潮汕人吃“功夫茶”所用的相仿,泡一壺只可供給兩三個人各一杯罷了,因此屢次加水,不久淡了,便須換新茶葉。這里用得著別一只陶缸,那原來是倒茶腳用的,舊茶葉也就放在這里邊,普通頓底飯碗大的容器內每天總是滿滿的一缸,有客人來的時候,還要臨時去倒掉一次才行。
    這里所記的紹興人的喝茶,除喝的是綠茶外,不是和北京人的喝茶非常接近嗎?類似的情況,我們還能舉出許多。事實上,這種喝茶法才是在中國最普遍存在著的;文土們所說的品茶,那卻是實際所并不存在的。所以,我在長時間里一直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有必要把茶文化分作兩大部分:
    一是茶的生活文化,包括日常喝茶習慣。有關茶的禮俗,茶館茶店等內容。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茶的生活文化,茶的生活文化也以表現地方文化精神為主。
    一是茶的鑒賞文化,以表現茶的自身特性及精神為主,即愛茶家們所說所做的那一套。
    這兩大類不同的茶文化,都能自成體系,用俗話說,是兩條道上跑的車。既不能以鑒賞文化的標準來衡量生活文化,亦不能以生活文化的強勢來排擠鑒賞文化。更沒有必要勉強把二者作出比較。

    Image


    現在我們回到北京茶事的話題。北京只有茶的生活文化而無茶的鑒賞文化。這也無可非議,在北京發(fā)展茶的鑒賞文化本就缺乏條件。不過,觀察北京的茶的生活文化,同樣是很有趣味的。
    北京因其幾百年的國都地位,使這個城市的一切文化都帶有一種優(yōu)越感,或者說是驕做感。就說北京的茶的生活文化的情況,茉莉花茶其實是在江南或福建熏制的,卻被冠以北京的名義。北京人又以他們的茉莉花茶作為一種自豪??陀^地看,茉莉花茶誠然要算是茶葉里的另類,但北京人的熱烈支持,使茉莉花茶不僅躋身中國名茶,而且獲得和綠茶紅茶相并列的資格。北京的茶店招牌上大多寫有“紅綠花茶”四字,其意義即是茶只有紅綠花茶三類。花茶,除茉莉花茶外還有珠蘭花茶,桂花茶等??墒牵诒本┱f到“花茶”,專指茉莉花茶。還有更過分的,是,走進茶店,茉莉花茶品種齊全,紅茶綠茶僅是花茶的陪襯,甚至店內本就沒預備。如果問店員為什么沒有紅茶綠茶,店員很可能會用有些輕蔑的口氣答復一句:“北京人誰喝那玩藝兒!”北京人憑著自己的愛好,在他們心底,簡直就是把茉莉花茶作為茶的正宗。
    然而清末以來,北京文化的優(yōu)越感多次受到挑戰(zhàn)。仍在茶的范圍內觀察,我再縮小范圍到我們只看百年來北京茶館的變遷。茶館是北京人重要的社交場所,也是老北京人展現他們的復雜而文雅的禮儀的舞臺。清末的北京茶館,擺放著八仙桌大板凳,有些像是開會的會場。這里可以說書唱曲聽戲,但主要是方便茶客們聊天。茶館里準備些未必好吃的點心,可絕對不供應飯食。這樣的茶館,非常直接的表現出老北京人特有的,古板的閑散生活情趣。老北京人喜歡在工作之余坐在茶館里聊天,消磨光陰。他們之中也有人可能是不去工作,維持生活卻也不成問題。這些人聚在茶館中,海闊天空,無所不談。這是何等閑散!但是,八仙桌與大板凳要求他們,在閑散中也必須正襟危坐,哪怕是極要好的朋友間,仍然不能忽略禮節(jié),需要一直保持對對方的尊重。不供應飯食呢,那是因為茶館只為喝茶聊天而設,吃飯另有飯館。好似中央的六部,各有所司,不允許混淆職責。這豈不是古板?老北京人偏不覺得他們的做法有何奇怪之處,他們能夠很自然地把閑散與古板統(tǒng)一起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革命是以南方開始,革命黨人又多系南方人,無形中南方風氣便成為“革命風氣”。北京受“革命風氣”影響,陸續(xù)開設許多南式茶館,又稱作新式茶館。新式的,主要是針對老式茶館的古板進行改良,如添設藤躺椅,茶幾;大賣各種點心小吃,餛鈍水餃小籠包子炸春卷,樣樣俱全。還有一種設在公園里的茶館,仿效西洋的咖啡廳似的,尤其隨意。在新式茶館沖擊下,老式茶館抵擋不住,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前后,便在北京幾近絕跡。這時候,老北京人的那些古板的禮儀,大抵也只有少數老年人頑固恪守,中年以下的人都不以為然了。
    老舍的著名劇作《茶館》,寫的即是一個北京老式茶館的沒落過程。作家本人是要用此劇來表現新中國以前的五十幾年間,中國社會的黑暗。可是,因為作家是北京人,他在無意間憑著北京人的本能,通過這部劇作記錄了北京文化在近代以來遭受的重要挫折。我甚至認為,老舍的主要作品多是以描述這種挫折為主題的。那么,《龍須溝》又可說是寄予了老舍對于重建北京文化的希望。
    由于話題是茶,我們在此只好跨越北京沒有茶館的幾十年時間。這里應該明確的是,從北京老式茶館到新式茶館,直至新式茶館也從北京消失,北京人喝茉莉花茶的習慣卻始終不曾改變。在沒有茶館的時期,我們看到的是北京人清早到單位上班,第一件事情還是沏上一杯很釅的花茶,然后帶著這杯茶開會,做工,處理公文。我開始工作時,領導吩咐的第一項工作是,年輕人應該早點到辦公室,把暖瓶里的熱開水準備好,以便大家上班后可以馬上沏茶。單位里通常每年還要幾次發(fā)給大家茶葉,作為一種福利待遇。也許這種做法現在還在一些單位保存著。
    在我的印象中,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北京要買到茉莉花茶以外的茶,也還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也就在此時,鄧小平推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帶動中國走入一個嶄新的時代。表現在社會文化方面的情況,一是國外文化的影響通過傳媒進入老百姓的生活,并且引起他們的興趣。一是以往受到批判壓制的文化藝術逐漸活躍,譬如京劇傳統(tǒng)劇目恢復演出,京劇愛好者的俱樂部——票房再次遍布北京。一是改革開放時代的文化正在迅速形成。這幾種交織混合所呈現出的紛紜綜錯的情態(tài),甚至可以視為這一時期的獨特魅力。

    Image


    這時,有些文化界人士用百廢俱興的名義呼吁重建北京的茶館。我們現在可以隨手就翻出相關的文字記錄。然而,這當然不是北京恢復茶館的主要原因。比文人更有力量的是農民。土地承包制使農民獲得利益,他們用那雙興奮得有些閑不住的手,掏出了剛剛裝進口袋里的錢,成群結隊涌入北京。這和后來進入大城市打工的民工潮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農民們對制定出使他們受益的政策的首都,具有一種感激與崇敬凝結的淳樸心情。另一方面,他們以旅游者的身份,或許就是平生一次的作為北京這個城市的消費者,他們想在北京表現出他們的驕做。在我所掌握的并不能說是豐富的歷史知識里,農民在北京獲得炫耀的機會是極少的,明末李自成的農民部隊和清末義和團都有流民的色彩,這就越發(fā)顯出這次農民旅游的特殊,真正是前代所未有。
    可是,北京的旅游服務業(yè)有些措手不及,農民旅游者在北京遭遇到各種困難。喝水難便是其中之一。北京的公園里冷飲供應不足,而且很多旅游者并不習慣喝冷飲;公園的救急之法是設置茶座,不是供游客休閑,目的不外乎讓大家喝上水。在北京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前門,有一個名叫尹盛喜的人,他的身份是中國最低級的行政官員,但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北京旅游熱時期,成為北京的著名人物。
    尹盛喜組織一批得不到工作的北京青年,在前門人流量極大的地帶設置了臨時性的茶館,不過是搭一個簡單的棚子,安放幾條長凳,用通常北京人所不屑于喝的劣質茉莉花茶沏成茶水,盛在最普通的白瓷飯碗里賣給那些旅游者。茶水的價格極便宜,只要人民幣二分錢:茶水卻起了個響亮通俗的名稱,叫做“大碗茶”。這受到那些農民旅游者熱烈歡迎,尹盛喜的生意在很短時間就發(fā)展到相當程度,大碗茶聞名全國。尹感念茶給他帶來的成功,也想擴大生意,在前門建起一家茶館,因老舍的《茶館》知名度高,北京又正在流行“老舍作品熱”,尹盛喜的茶館就取名“老舍茶館”。
    老舍茶館起初給北京的文化人一種錯覺,以為老北京的茶館文化會從此恢復,他們紛紛用各種形式支持尹盛喜。在尹盛喜與文化人之間一度有著相當密切的合作。終于,文化界人士發(fā)現,新興的老舍茶館從屬于商業(yè)文化,和他們的愿望差距甚大。北京雖然又有了茶館,但這茶館現在只是外國游客的一個旅游點而已,與北京人反而是無關的。文人們便又按捺不住地批評指斥。我并不認為尹盛喜的做法有什么錯誤,他也根本沒有延續(xù)北京文化的義務。我只是覺得茶館在恢復之后的變異,在我們審視北京文化發(fā)展軌跡時,給我們一種重要的警示,就是“恢復”這條路本身是走不通的。類似的情況,還有更為明顯的,也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重建的琉璃廠。放棄地方性的北京文化,或是更新北京文化,還是重建新的北京文化,目前便是在這三岔路口的抉擇。
    在和老舍茶館差不多同時發(fā)展起來的,還有飯店賓館的咖啡廳。假如我們把老舍茶館看做是為外國旅游者所設的旅游場所,不予關心也就可以了。而這些咖明廳卻從根本上對北京的茶的生活文化構成沖擊。高度西方化的咖啡廳,把紅茶提升為首席,并且推崇的是進口紅茶。排在次席的,是以港臺為號召的烏龍茶,可惜真正港臺烏龍茶進入大陸的數量不多,所以“鐵觀音”等大陸產烏龍茶得到重視。綠茶又次于“鐵觀音”,作為紅茶,烏龍茶的陪襯。最可憐的是北京驕子的茉莉花茶,索性被排斥在外。如果在咖啡廳點名說要花茶,那將受到服務小姐的嘲笑,被認為是土氣。這就出現了極好玩的現象,飯店房間里往往為客人準備一種紙袋裝的花茶,因為客人們多不是北京人,要讓他們品嘗北京特產。而飯店咖啡廳則喝不到花茶,那是為讓來咖啡廳的北京人“洋氣”一下。
    真是令人不可思議,百年來不曾動搖的北京人的花茶傳統(tǒng),就在這小小幾間咖啡廳里土崩瓦解。這瓦解的速度也實在驚人,花茶地位不僅一落千丈,近年北京居然出現一種名叫冰花茶的飲料,而且在北京成為流行。這其實是在宣告以往花茶要燙要釅要香的講究都不復存在了!人的口味徹底改變了。簡直像捉弄人一樣,現在在北京的飯店咖啡廳,反而都增加了花茶,價格并不低于紅茶烏龍茶。我坐到其間去品味那杯花茶的時候,就是所謂百感交集吧,說不清想要哭還是想要笑。
    當然,我亦有明確的高興。北京的綠茶品種空前增加,而且用飛機運來新鮮綠茶,令我這深愛綠茶的人大飽口福。
    距老舍茶館開設約有十年,北京居然出現“茶館熱”?!安桊^熱” 由一家名叫“五福茶藝館”的茶館引發(fā)。這家茶館以“中國茶道” 作為廣告,事實上是港臺功夫茶的翻版,只是茶葉品種不限于烏龍茶。茶館的裝修盡量追求那種市民眼中的“文化品位”,斟茶的小姐們也擺出一副茶道專家的模樣,茶的價格奇貴。我完全不認為這是對于我所云的中國茶的鑒賞文化的繼承,充其量只是用南方的茶的生活文化,來取代北京的花茶文化罷了。令我大出意料的是,這種茶館在北京頗為風行。表面上看,中國作為茶文化古國,又有了中國式茶道可以與日本茶道相媲美;我則不能不在此時叫喝一聲,這種“中國式茶道” 足以把存在于茶的鑒賞文化里的那點中國茶精神徹底埋葬。
    我必須承認,五福茶藝館仍然要算北京茶的生活文化中的一個部分。而且,我的文章也只能作到此處。北京茶事在以后當如何,我實在不能預測。好在北京本就沒有形成茶的鑒賞文化,茉莉花茶,大碗茶,五福茶藝館,究竟孰優(yōu)孰劣?;仡櫚賻资瓯本┎枋?,想到一杯茶里亦有這許多滄桑,忍不住便拿來當閑話說說,只當是為同樣喜歡這杯茶者提供些談資就是了。

    若樸堂微信公眾平臺制作團隊:

    制作人:王際岳、丁劍陽

    總編輯:王亮鵬

    主   播:陳鈺

    編   輯:高一丁、張吉才

    支   持:竇強、黃軒、章志高、谷曙光、李玉剛、牛志敏、朱龍斌、呂衛(wèi)澤、崔亞利、賈利民、耿直、胡東海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777奇米四色成人影视色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黑人巨大AV在线播放无码| 宅男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国产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网址|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潘金链| WWW夜插内射视频网站| 亚洲日韩性欧美中文字幕| 撕开奶罩揉吮奶头高潮AV|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网站| 国产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亚洲AV成人片不卡无码|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国产成人精选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精品国产AV最大网站|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国产成AV人片久青草影院| 成人小说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WWW无码专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 亚洲免费成人av一区|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尤物|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婷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97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视频| 成人午夜电影福利免费|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