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帶著由16個國家組成所謂的“聯合國軍”進入朝鮮半島,正式參加戰斗。 然而事實上,聲勢浩大的聯合國軍,其中不少都是濫竽充數之輩,其中像意大利、印度和盧森堡三個國家,人數壓根不過百,主力還是美國的30萬人。 當時土耳其作為聯合國軍的一員,足足派出了5453人,僅次于美英和加拿大,可以說是給足了美國面子。 那問題來了,土耳其作為一個小國,為何要在遠在千里外的朝鮮戰場派出這么多人呢? 土耳其出兵朝鮮的原因 土耳其出兵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帝國解體,分裂成了大大小小40多個國家,土耳其就是其中之一,按照戰勝國英法的約定,當時土耳其的國土面積比現在還要小的多。 于是面對英法聯軍的進攻,土耳其一個叫凱末爾的人站了出來,在1915年時,率領部隊擊退了英法聯軍的進攻,并在擊退英法聯軍后,不斷收復失地,才有了如今土耳其的領土。 二戰爆發后,土耳其無心參戰,一心只想當好中立國,同時為了避免不幸被卷入戰火當中去,土耳其始終跟著美英蘇德等國家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系,在全世界兩個陣營面前都是友好面孔。 在凱末爾的帶領下,土耳其成為了為數不多沒有被卷入戰火當中的國家之一,可二戰結束后,土耳其就發現自己處于尷尬的地位。 由于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戰敗,土耳其被劃分到了同盟國陣營中,并且二戰結束后,美蘇開始了爭霸之旅,作為美國的同盟國隊友,再加上土耳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它被美國推出來,成為了抗蘇前沿國家。 1945年3月,蘇聯以土耳其在二戰時執行親德反蘇政策,要求土耳其歸還蘇聯的土地,同時以黑海威脅蘇聯為由,要求蘇聯軍隊接管土耳其的黑海海峽。 面對蘇聯的步步緊逼,無奈下的土耳其只能選擇加入美國陣營,甚至開始了“脫亞入歐”的計劃,準備加入北約,換來更多國家的幫助。 于是土耳其為了得到美國的援助,總統拜亞爾多次向美國發去請求,但每次都被各種理由拒絕,直到1950年的朝鮮戰爭爆發,土耳其再次找到美國,表示自己主動參加這次戰役,并會派出號稱天下第一旅的土耳其第一旅。 對于土耳其的這次示好行為,美國自然樂意接受,事實證明,土耳其的這個舉動,為后面加入北約起到了不小的作用,1951年9月,在美國的堅持下,土耳其順利收到了加入北約的邀請,并在一年后成功加入北約。 朝鮮戰爭期間,土耳其為了在朝鮮戰爭中好好表現,專門派出土耳其名將亞茲齊帶隊,把全國最先進的裝備全部調給第一旅使用,甚至還專門配備了18門榴彈炮,成立了一個野戰炮營。 就這樣,浩浩蕩蕩的土耳其第一旅進入朝鮮半島后,立馬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聯合國軍隊里,這支部隊是為數不多兵種齊全的隊伍,工兵連、反坦克排應有盡有。 而且土耳其軍隊在歷史上有不小的名聲,以驍勇善戰著稱,再加上土耳其人本身粗獷 的外表,從視覺上就能給敵人威懾,面對這支部隊,美軍十分欣賞,專門安排了美式裝備給他們使用。 --------------------------------------------- 土耳其第一旅痛擊南朝鮮軍隊 朝鮮戰爭中,土耳其派兵5453人加入聯合國軍隊,那后來這支土耳其隊伍怎么樣了呢? 1950年10月,土耳其第一旅正式加入朝鮮戰爭的第二次戰役中,此時南朝鮮軍隊的第7師主力被38軍殲滅,13兵團按照命令朝南推進。而為了擴大戰果,38軍等多個部隊聯合出擊,打破了麥克阿瑟的防線。 當時美軍為了確保自己防線的完整,派出美騎兵第一師支援,同時土耳其第一旅接到美軍的命令前往德川支援,其中被要求占領嘎日嶺。而土耳其第一旅在得到命令的第一時間就出發了,但在向嘎日嶺進發的途中,他們就遭遇了“敵人”。 當時根據偵察兵的報告,不遠處有1000多人的亞洲人軍隊,亞茲齊看到這支部隊立馬打起了精神,他告訴手下的人,要打出土耳其人的氣勢來,于是隨著亞茲齊的命令,土耳其部隊集中火力痛擊敵人。 雖然戰斗剛打響,對方就用旗幟和英語跟土耳其人溝通,但土耳其人聽不懂英語,認為對方是在挑釁,再加上對方的裝束和面孔像極了志愿軍,亞茲齊非但沒有停手,在機槍掃射過后,土耳其步兵手持彎刀開始了最擅長的白刃戰。 沒過多久,這支部隊就被土耳其軍隊殲滅,并俘虜了200人,面對毫無還手之力的“志愿軍”,亞茲齊信心暴漲,認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戰斗力都是吹出來的,隨后亞茲齊就命令手下把俘虜的200人跟這次戰報上報給美軍。 而得到土耳其第一旅殲滅志愿軍的消息后,美軍大喜過望,他們在心里也默許了土耳其人的戰斗力,但當美軍接收俘虜的人來到土耳其營地后,整個人都傻了。 從美軍口中,亞茲齊才得知了這支部隊的來歷,這是剛從德川撤退的南朝鮮軍,根據南朝鮮軍第7師師長所說,他們剛從德川戰場撤下,看到土耳其部隊時滿心歡喜,結果還沒靠近就被對面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次烏龍事件結束后,土耳其旅被告到了美軍第9兵團指揮官沃克面前,這件事很快就在美軍那里傳的沸沸揚揚,土耳其旅顏面全失,經過這次事件后,亞茲齊心里也憋著氣。 默默發誓,要跟志愿軍好好打一場,證明土耳其人的英勇,很快他的愿望就成為了現實,正面遭遇到了志愿軍,但結果卻不盡人意。 ------------------------------------------------------------ 潰不成軍的土耳其第一旅 抗美援朝最尷尬的參戰國土耳其,派兵5453人,卻痛擊己方南朝鮮軍隊,面對志愿軍反而潰不成軍,12小時就被打掉3500人 同年11月27日,土耳其旅被安排在了嘎日嶺的主峰,接到的命令是死守這里。而嘎日嶺位于德川和嘉川中間,對美軍來說,這里關乎到后面戰事的發展,同時這里也是我軍的必爭之地。 當時我軍的38軍安排了114師的342團負責攻堅嘎日嶺的任務,夜幕來臨后,土耳其士兵被嚴寒凍的報團取暖,他們架柴生火,為了驅趕寒冷,甚至不少人圍繞著火堆跳起了舞,不知道的,以為這里正在召開篝火晚會。 342團的團長孫洪道親自帶隊,趁著夜色悄悄摸上了嘎日嶺,趁著土耳其還在唱歌跳舞的功夫,第8連從雪地中一躍而起,對著還在跳舞的土耳其部隊發起了進攻。 還沉迷舞蹈的土耳其軍甚至沒看清楚發生了什么,就倒在了我軍的槍口下,此時土耳其部隊亂作一團,在其他幾個連隊的配合下,土耳其旅第一營的1000人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被我軍300人的隊伍殲滅。 11月28日凌晨,土耳其旅第三營收到第一營被襲擊的消息,指揮官判定我軍出動了主力部隊,于是整裝待發朝著第一營的位置趕去,可還沒到達位置,美軍就下達了命令,讓第三營返回。 這時的美軍已經看清局勢,知道過去支援也晚了,不如保存實力。雖然接到命令后,第三營立馬撤退,但在撤退的過程中遭遇伏擊,在短短幾十分鐘的時間里,第三營又被全殲,甚至第三營營長都被當場擊斃。 同一時間,駐扎在嘎日嶺西邊的土耳其部隊也接到了美軍的撤退命令,卻在撤退過程中,被我軍戰士死死咬住,見大勢已去的土耳其士兵只好舉起了手,選擇投降。 28日清晨,324團團長孫洪道在拿下嘎日嶺后準備前往嘉川支援,但在前往支援的途中,偵察兵又發現了驅車的土耳其士兵,經過一番觀察,孫洪道確定這并不是嘎日嶺上的土耳其部隊,而是從其他地方來支援的。 于是孫洪道直接命令士兵,對這支土耳其部隊進行攻擊,而面對我軍的突然襲擊,土耳其士兵擠作一團,汽車進退兩難,這次戰斗僅僅用了20分鐘,土耳其部隊就被我軍戰勝。 最后只剩下了陽站里的土耳其旅第二營和榴彈炮營,在38軍的總攻下,土耳其旅被打的潰敗,即便是有美軍的支援下,還是沒有救下土耳其旅。 根據事后的統計,我軍跟土耳其旅交戰時間不到12個小時,全旅5453人被擊斃和俘虜的總人數高達3500多人,出發前充滿斗志,自信滿滿的土耳其人被我軍打的失去了全部信心。 亞茲齊怎么也沒想到,剛剛開始沒多久的朝鮮旅途就這樣結束了,好在土耳其出兵的目的達到了,不然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后,我軍釋放了所有的土耳其俘虜,事后參戰的土耳其人幾乎沒人愿意提起這段辛酸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