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發模,生于1948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貴州省詩人協會名譽主席,一級作家,著名詩人。已出版詩集、散文集等共60余部作品。長詩《呼聲》獲中國首屆詩歌獎,被前蘇聯作家葉甫圖申科譽為“中國新詩的里程碑”,是當前中國最有詩人氣質和詩歌才情的作家之一。 ![]() 十二背后的背后 ——讀巜十二背后,中國旅游的最后一把匕首》 文/李發模 藏在貴州遵義綏陽縣境內的“十二背后”,表面看,綏陽二字是“平安溫暖”,曾是“夜郎古國”的一部分,人們知道的成語“夜郎自大”和當代的“中國詩鄉”,卻少有人知道這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底蘊。 近讀哥倫布陳擬出版的《十二背后,中國旅游的最后一把匕首》一書,他以一個外來開發者的哲人的眼光,敘說貴州山水里的風景,人們的想象僅是“山重水復”中偶見“柳暗花明”,山高路遠但見貴州的橋梁“天下第一”,卻不知這里的“天坑、洞穴、峽縫中從天而降的神景奇遇。尤其是在十二背后,這兒隱藏著七億年的風景王國,少人甚而沒人發現,甚而天有高見地有知之也難于道盡其中的奧秘。 ![]() 人在人世,一切都是有緣,發現并開發這“神秘如謎”的陳進與高尚梅夫婦,他們本身就是高端藝術的儒商,住貫江南與北京,看慣天南海北乃至世界風情的開拓者,發現這里美的原始和歲月留給人世旅游的最后一把匕首。他們親愛山與水天生的姻緣和人與物質樸的真情,他們的神思對這邊風景的布局,也像這兒負氧離子的凈化和陽光綠透林竹的青光。 ![]() 世上云煙過眼,恒坐地球這一角落一一十二背后,感悟上蒼之手造型的山脈,地母之情雕琢的地穴艷遇,感謝宇宙以另一種恣意與嶙峋,行走在十二背后的背后,腳下也會響起歲月咯吱咯吱的聲響。 ![]() 這兒深山出美女。這兒驚險壯漢子。這兒是地心到天意的穿越。這兒是在人與自然合一的路上。 人在溶洞的秘境中,你在尋找“出頭之日”,置身九道門或五峰嶺,身心也會長出翅膀。戶外登山溯溪,漂流趣游,屋內開窗遠望,洞潭古老,棧橋樸眼。詩人梅爾(高尚梅)以詩形容十二背后是隱藏了七億年的“王”,哲人兼畫家的哥倫布陳(陳進)則說十二背后是中國旅游的最后一把匕首。是的,這兒的風景還在成長,這兒的傳說還懷有一顆童心,有關洞長的亞洲第一和景趣獨特的世上罕見,國內外為十二背后之美增光添彩的專家、學者、各路英雄,都知人到十二背后,深悟“地球累得像個老農”,有緣來此旅游是一場生活場景的外遇。 ![]() 這是一本與山水近親,體驗詩鄉人文的好書。書中的洞、峽、坑、藏、古遺,自然的天造地設與世事的浮云日照,乃至對于水脈山根的探尋與追問,躍然寫作動因的樸實和予人欲往后引領,文詞逐步勝境。 主辦:中共綏陽縣委宣傳部 承辦:綏陽縣融媒體中心 總編:石芝謀 | 副總編:彭坤煜 盧永賢 李珊珊 責任編輯:周麗蓉 | 責任校審:盧永賢 來源:十二背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