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軍旅瑣憶】馮永志||鏡泊湖畔遇險記

     新時代文學 2023-04-24 發布于山東

     
    鏡泊湖畔遇險記

    詠  之

    1975年,是我在46軍138師413團一營二連服役的第三年。

    3月初,我們接到上級命令,全團由軍事訓練轉入國防施工。3月3日早晨5點,在沈吉線西陽站登上悶罐車,一路北上,經過一天一夜的鐵路運輸,然后徒步行軍兩天,部隊開進黑龍江省牡丹江鏡泊湖地域,我們連進駐鏡泊湖附近一個叫灣溝的小山村。

    這個小山村,漢族與朝鮮族混居,民風淳樸,和睦相處。小山村依山而建,林木繁茂,藍天白云,一條小河繞村而過,據說河水就是從鏡泊湖流溢而來。我們在助民勞動時,看到生產隊履帶式拖拉機,拖著一片一人多高的犁鏵,在野草荒灘上開墾新地,將未曾墾耕過的腐殖質土壤,從一米多深層犁翻過來,黑油油的十分肥沃,祖國北大倉黑土地果真是名不虛傳。


    作  者

    小山村一下子駐進這么多解放軍,村民們迎面噓寒問暖,小孩子圍著跑前跑后,村里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我們班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由1971年入伍的黑龍江籍班長賈學生帶領,一部分由我這個1973年入伍的副班長帶領,分別住進兩戶朝鮮族老鄉家里。

    班長賈學生(左)與作者(副班長)合影

    我們入鄉隨俗,住在朝鮮族老鄉家里,就要尊重朝鮮族家庭習俗,進門就得脫鞋,進屋就得上炕。房屋里用推拉門隔成幾個部分,打開推拉門就是一鋪大炕,關上就分成幾個房間,整潔干凈,暖和實用。只是進屋就得盤腿坐在炕上,對我們這些硬胳膊硬腿的大小伙子來說,時間一長還真有點受不了。

    不只民風民俗不一樣,與朝鮮族老鄉語言交流也不太順暢,既覺得新鮮,又有些無奈。比如,我們經常幫助房東老鄉干一些打水、劈柴、掃院子等活計。而朝鮮族家庭風俗,家里的男人是不負責打水的。打水任務是由家里的婦女承擔。打水不是用扁擔挑,而是用頭頂著水罐取水。水罐里盛著幾十斤的水,頂在頭上還不用手扶,走起路來平穩飄逸,就像雜技團頂罐子節目,真是令人嘆為觀止。朝鮮族老鄉家里沒有扁擔,水罐也沒有提梁。我們幫老鄉打水,不可能用頭頂,只能兩手端著水罐,擺著鴨子步往家里走。每到這時候,村里就成了一道西洋景,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瞅著我們捂著嘴偷著樂。我們的舉止,雖然顯得有些笨拙,村民卻是滿滿的善意,軍民關系很融洽。

    我們住戶旁邊的鄰居大哥,是一位朝鮮族小學教師,為了能與房東大爺進行語言交流,我有空就和那位老師學朝語。我還買了一套朝文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小人書,覺得圖文并茂,借助看圖識字,有助于學習朝語。不料,沒過多長時間,我們的任務有變,就離開了那個小山村,學的那幾句朝語又還給老師了。

    經過簡短的休整,修通了上山的道路,部隊開進了工地。我們連的任務是貫通182號、183號兩條戰時屯兵坑道。站在坑道口位置往山下望去,一條蜿蜒崎嶇的道路在山谷中盤旋。據說當年對面的超級大國對日宣戰后,就是沿著這條路進入的我國東北地區。而我們要打的這兩條坑道,就卡在這條道路的咽喉處,戰略意圖十分明確。

    打坑道是個既艱苦又危險的工作,開始的時候空壓機沒有到位,無法使用機械,只能靠拼體力,掄大錘,掌鋼釬,一個一個打炮眼。大錘有8磅和10磅兩種,剛開始掄8磅錘都十分吃力,打個十幾二十幾下,腰酸背疼就得歇一氣。到后來覺得掄8磅錘不過癮,掄起10磅重錘打個幾十上百下都是平常事。

    打錘講究打“游錘”,就是每打一下借著慣性,以肘關節為軸掄圓了360度,再用力打在鋼釬頭上。鋼釬頭直徑只有2、3厘米,開始時打不準,時不時就將掌釬戰友的手打傷,腫得像個饅頭。掌釬也是個技術活兒,要求是每打一錘后,就要借力將鋼釬順時針轉動幾度。打一陣還得停下來,用長柄小勺把炮眼里的石頭沫子掏出來。如此反復,才能將炮眼打的又快又圓,裝填炸藥時就會非常順暢。如果轉動的角度或者幅度不對,就可能出現既打不進又拔不出的卡釬情況,那就只好在旁邊再打一個炮眼,在爆破以后才能把鋼釬取出,那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垂直向下打錘還好說,一般不會有啥問題。坑道掘進是水平向前的,而在掘進面上橫向打錘,一要打得準,二要打得有力,這個難度就大了。有時候因為場地狹小,掌釬的戰友就一手一根同時掌著兩根鋼釬。而每一根鋼釬,又可能是兩柄大錘在擊打,那真是鐵錘上下翻飛,“叮當”之聲不絕于耳,好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

    掄錘的手掌上,血泡脫了一層又一層,最后變成厚厚的老繭,我卻練就了一手左右開弓打錘的絕活兒。說起來,這也是無奈的選擇。因為只用右臂掄錘,時間稍長右側的腰肌和手臂就會疲勞酸痛,而左側沒有用力的肌肉則閑置著。我就嘗試著練習用左手臂打錘,最后練成了右臂掄一錘,接著換成左臂掄一錘,依次輪換,很好地解決了單側用力易疲勞的問題,同時也提高了對腰部力量和錘頭準確性的要求。那些只能單側掄錘的戰友,看到我左右翻飛的打法很是羨慕不已。

    空壓機到位以后,手錘換成了風鉆,掘進速度大大提高,可也出現了新的問題。用風鉆打炮眼,按要求是需要注水的,俗稱“打水眼”。可在這么高的山上哪里有水呀?只能用車拉水罐從山下運水上來,一車水很快就用完了,用水接濟不上只能停鉆。再加上“打水眼”弄得滿身都是泥漿,三、四月的東北,氣溫還在零度以下,渾身濕漉漉的很難受。所以,有時為了趕進度,我們還是打“干眼”。打“干眼”時,整個工作面粉塵飛揚。打完一排炮眼,戰士們鼻子里、嘴巴里、耳朵里、脖子里全是石頭沫子。這對身體很不好,容易得矽肺病。所以,連隊明確要求禁止打“干眼”,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

    部隊是藏龍臥虎之地,是一個從來不會被困難所壓倒的特殊群體。大家開動腦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想出各種解決矛盾的辦法。1971年入伍的黑龍江籍戰友林志松,很有才情,多面全能,二胡、笛子、揚琴樣樣精通,是連隊演出隊隊長。他在家干過鐵匠,帶著一個助手在山上開了個小鐵匠爐。先將普通風鉆桿燒紅,趁熱用土辦法把鉆桿擰成麻花狀,然后再淬火恢復鋼性。這種用土辦法改造的麻花鉆桿,使用起來一股勁地旋轉著往巖石里鉆,即實現了機械掘進,又解決了粉塵飛揚的問題。他這個革新方法,在全團整個施工工地得到推廣。

    坑道打進山體以后,由于石質松散,在被覆砌筑前需要進行支護。那時候,根本就沒有型鋼支架,只能用木料支撐。1973年入伍的遼寧籍戰友張永勝,善于琢磨總結經驗,他經手的支柱和頂板安全可靠,恰到好處,被大家稱為“小木匠”。他的這個稱號,一直被叫到現在。

    1973年入伍的遼寧遼陽籍“小木匠”張永勝

    1971年入伍的黑龍江籍戰友楊占山,是擺弄汽燈的好手。那時候山上沒有電,晚上以及洞里工作面上,只能靠汽燈和馬燈照明。經楊占山調試的汽燈,不僅亮度高,石棉材質的燈頭護罩使用得時間還長。他還整出了一個用玻璃鏡子借光的奇妙辦法,用兩面大鏡子,在洞口外對著太陽調整好角度,把太陽光折射進洞里,既經濟又解決了洞內照明,大家對他敬若神明。

    1971年入伍的黑龍江籍戰友楊占山

    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提高施工效率,我們把單向洞口掘進,改成兩個洞口對向掘進。1973年入伍的遼寧籍七班長韓克斌,是三排代理排長,他帶領三排的鋼鐵硬漢們獨當一面,遇險排險,遇難克難,單日掘進進尺紀錄被他們屢次刷新。

    1973年入伍的遼寧遼陽籍七班長韓克斌

    1973年入伍的遼寧遼陽籍九班長鄭寶明,負責施工測量工作

    1973年入伍的遼寧籍戰友胡長寬,1979年、1985年兩次參戰,兩次立功

    1975年入伍的吉林籍戰友王好樂,1985年任機槍連連長,參戰立功

    胡長寬和1975年入伍的蒙古族新兵王好樂,拉著運石渣的鐵車一路小跑,他們工作面上的石渣,總是最快運出洞外。

    1965年入伍的安徽潁上籍司務長陳貫生和1971年入伍的湖南籍炊事班長劉代雙,在每人每天只有0.45元的伙食標準、并且蔬菜青黃不接的情況下,帶領炊事班起早貪黑,磨豆腐,生豆芽,自種蔬菜,粗糧細作。司務長是連隊的當家人,平常“摳摳索索”的,在施工任務重、體力消耗大的關鍵時刻,大大方方拿出了多年攢下的家底,購買肉蛋副食,千方百計把飯菜做好,保證戰士們能有充沛的體力,投入高強度的施工。

    1965年入伍的安徽潁上籍老司務長陳貫生

    1971年入伍的湖南籍炊事班長劉代雙

    1973年入伍的遼寧籍炊事班副班長徐振守,1979年參戰立功

    1973年入伍的遼寧籍炊事班戰友王遠申

    左起:“小木匠”上士張永勝、老司務長陳貫生、老連長張廣俊、五班長李國寶

    坑道掘進對炮眼的位置、角度,裝藥量的多少,導火索的長度,點炮的先后順序等等都很有講究。

    按照坑道橫截面尺寸要求,確定炮眼的位置和角度,關鍵是最中間的這一炮,不但要求位置選得準,炮眼打得深,還要保證這一炮要最先炸響,我們叫它“拔心眼”。因為,只有這一炮先把整體的巖石從中間炸出空擋來,四周炮眼的炸藥才能更好地發揮威力。然后,再要求下邊的炮眼要最后炸響,目的是把炸下來的石渣翻起來,以利于裝渣工序的進行。就是說,“拔心眼”先炸開,然后是頂板、左壁、右壁炸響,底板的一炮最后炸響,這才是完美的操作流程,由此一米一米地向山體掘進。

    裝炸藥是個膽大心細的活兒,先用木棍把幾管炸藥捅到炮眼底部,然后把已經與導火索結合好的雷管安放在中間部位(我們那時候沒有電雷管),接著再裝藥,最后留出大約30厘米的空間,用略微潮濕的黃土把炮口封死。封炮口也有說法,既不能太緊影響導火索燃燒通過,又不能太松形成“沖天炮”。所謂“沖天炮”,就是只能聽個響,卻炸不開石頭。雷管與導火索結合,要用雷管鉗子夾緊,以防止松動脫落。那天,雷管鉗子沒有在手邊,為了趕時間我就用牙齒把雷管邊緣咬緊。不想被排長看見了,對我好一頓訓斥。我也知道,雷管有800公斤的爆炸力,一旦咬緊受力炸響,我的半邊臉可就面目全非了。

    有一次,我負責點頂板部位的兩炮,我踩著馬凳子站在高處,“中心炮”導火索冒出的火星引著了我的棉褲。那個時刻,我顧不得許多,堅持把頂板炮點著以后,一手拖著馬凳子,一手拍打著了火的棉褲往外跑。跑到洞外撲滅了火,再看棉褲燒了個大窟窿,只好找司務長換了一條,讓戰友們笑話了好幾天。

    老司務長陳貫生

    隨著坑道掘進不斷延伸,洞里空氣不流通,又沒有通風排煙設備,放炮以后只能等待煙塵落了才能進洞排渣,很耽誤時間。我們就用毛巾捂住口鼻,一手拿一根樹枝,在洞里來回跑,攪動洞里空氣流動起來,以便盡快排出煙塵。每次排煙以后,捂口鼻的白毛巾就變成了黑毛巾。

    自3月底開始,我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打通了182號坑道。坑道貫通只是完成了任務的一半,接下來還要在坑道里面,開掘出指揮部、軍械庫、物資庫、給養庫、水庫、宿舍等多用途的支洞和設施。這些后續完善工程,交給了二排繼續進行。

    1966年入伍的河南漯河籍二排長王德財,參加過1969年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并榮立戰功。在工地上,老排長一如既往,不畏危險吃苦在前,施工的關鍵時段曾連續幾天幾夜不回駐地。他帶領著遼寧丹東籍四班長單玉順、遼寧遼陽籍五班長李國寶、四川大竹籍六班長冷孝川等全排戰士,不分晝夜,頑強奮戰,吃住在山上,堅決完成任務。

    1973年入伍的遼寧丹東籍四班長單玉順

    四班長單玉順,是喝鴨綠江水長大的,身高體壯,我們管他叫“大順子”。每次拔河比賽,他都是站在最前邊挑大繩。只要有他在,我們連拔河就沒有輸過。

    有一次,我們連準備參加團里比賽,連長指揮拔河隊把繩子綁在大樹上進行練習,生生把大繩拉斷了。“大順子”干起活兒來一個頂倆,遇到大塊石頭,只見他哈下腰,兩個臂膀一發力,就輕松搬上了車。只要遇到攻堅的任務,四班總是沖在前面。“大順子”素質全面很能干,后來提拔到一連當連長。

    1973年入伍的遼寧遼陽籍五班長李國寶

    五班長李國寶,是我們連的才子。他拿到歌譜就能教大家唱歌,到營、團參加集會時,他指揮唱歌我們連沒落過下風。有一次,他出差沒在連隊,各連隊拉歌時,我們連打了啞炮,叫別的連隊好一頓起哄。國寶回來以后,領著全連練了好幾首新歌。再集會時,國寶指揮著我們二連,一開嗓就聲震九霄,非把場子找回來才罷休。

    國寶帶的五班干活兒,講究排兵布陣,琢磨提高效率。連長對他很信任,經常把需要耐心細致的技術活兒交給他們。

    1973年入伍的四川大竹籍六班長冷孝川

    冷孝川快人快語,極具川蜀幽默。只是他從溫暖潤澤的天府之國,來到冰天雪地的東北,也真是夠他受的。他們班的作風是“死纏爛打”,只有向前的信念,絕無后退的道理。真如坊間說的那樣,部隊不能沒有“川軍”,看來這可不是戲言啊!

    李國寶(左)和冷孝川,45年后在遼陽相聚

    1973年入伍的遼寧遼陽籍風鉆手劉振學

    劉振學是典型的東北漢子,為人樸實忠厚,在戰斗班是機槍手,每逢行軍拉練,大學總是自己把一挺機槍扛到底。施工中自告奮勇當風鉆手,打風鉆是個高強度、高粉塵、高噪音的活兒。風鉆機頭加上支架一百多斤,在狹窄的洞里開動起來震耳欲聾。他上手一干就是一天,從不叫苦叫累,是我們公認的“老黃牛”。

    四排是連隊的火力支援排,施工中更是火力全開。哪里有艱險,他們就出現在哪里,多次受到連隊嘉獎。

    我們一排在連隊站排頭,軍事訓練項項拔尖,國防施工也是中堅力量。182號坑道貫通后,我們轉到了另一個施工點183號坑道,在掘進這個坑道時出事了。

    5月15日,我們上早班,在和夜班的同志交接時,張廣俊連長講了三句話:“第一注意安全,第二注意安全,第三還是注意安全。”這是因為夜班時,已經出現了洞頂往下掉小石塊的情況。

    老連長張廣俊(左)與繆曉東

    我們施工的這座山體,由遠古時期火山噴發流出的巖漿堆積而成。牡丹江鏡泊湖,就是流動的巖漿堵塞了牡丹江及其支流的水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山體經過千萬年風化和雨雪侵蝕,地質結構非常松散。

    我們在接班后,開始排渣作業。這時作業面上方,不斷有核桃、棗粒般大小的石子落下,掉落在柳條帽上“砰砰”作響。其實,這就是冒頂的前兆,連長交班時反復強調注意安全就在于此。我當時推著一個鐵車運渣,不一會兒,突然冒頂了。一大堆泥沙夾雜著大大小小的石塊塌了下來,一塊足球大小的石塊,正砸在我的柳條帽上,接著又把肩膀擦掉了一大塊皮,我只覺得的眼前一黑就失去了知覺。

    事后聽戰友們講,是與我同年入伍同班戰友遼寧遼陽籍的繆曉東和1971年入伍的湖南籍三班長饒桂南,不顧自身安危把我拖出了洞外。

    1971年入伍的湖南籍老班長饒桂南,作者入黨介紹人

    1973年入伍的遼寧遼陽籍同班戰友繆曉東

    同年同鄉入伍的衛生員王辰明,聽說我被砸傷,平時上下工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急得他不到40分鐘就跑到山上,為我進行包扎搶救。

    1973年入伍的河北邢臺籍衛生員王辰明

    團衛生隊救護車,營部衛生所醫生,也趕到現場為我救治。剛下夜班正在吃早飯的張廣俊連長,得到報告知道傷了人,又著急又心疼,直接把飯碗摔在了地上。

    80歲的張廣俊老連長,少了些威嚴,多了些慈祥

    左起:1973年入伍的遼寧籍司號員張明啟、司務長陳貫生、連長張廣俊、1975年入伍的吉林籍炊事班戰友李逵,1985年參戰立功

    下面是繆曉東戰友,多年后寫的一篇回憶當時情景的文章:

    見到馮永志,想起我倆40多年前的驚險一幕——

    那是1975年春天,我們團奉命在黑龍江風光秀麗的鏡泊湖山中挖掘戰備坑道,準備抗擊北方超級大國的侵略。我倆當時同在一個班,馮永志是副班長,都負責排渣(用鐵制兩輪手推車把坑道里放炮崩下的碴石運出洞外)

    一天清晨,我在洞口等待他把車拉出我再進入。眼見他拉到距我10余米的地方時,突然從近2米高的洞頂發生一次小的塌方,其中掉落一塊比安全帽略小的石塊不偏不倚地砸在他頭頂,只見他當即像面口袋一樣癱倒在地一動不動了。此時碎石還在不斷掉落,我與當時在場的湖南老兵饒桂南馬上沖進去一人一條胳膊把他拖出洞外,只見柳條編的安全帽已經被砸的變了型,里面的帆布襯布因為撞擊已經撕脫了。

    馮永志當時已經完全沒有知覺,戰友們喊來連隊衛生員王辰明為其注射一支呼吸興奮劑之后,才逐漸清醒過來。隨后排長派兩個兵把他半背半扶著送去了衛生隊,休息了幾天又迷迷瞪瞪的上山了。現在想起來應該是嚴重腦震蕩。同在群里的饒桂南老兵,不知你是否還記得?

    現在想起來還仍然后怕,當時的安全帽是柳條編的非常簡陋。因為坑道里經常掉落碎石,大家不用督促都主動戴上。只是砸在馮永志頭上石塊比較大,砸得又太準了。假如沒戴安全帽,后果將不堪設想!

    馮永志,你應該把那個破柳條帽留存下來,因為它救了你的命!

    搶救作者的過命兄弟繆曉東(左),43年后在遼陽相聚

    我們當時就是這樣,隨時處于生命危險之中。我自己也在一天后半夜的作業面,遭遇一次較大塌方,直接面對險情。當時我們是三班倒作業,后半夜作業班最遭罪,半夜時分從熱被窩里爬出來,在春寒料峭中摸黑爬上幾公里外的山半腰,晚飯吃的高梁米飯白菜湯早就消化完了。所以,大家都極度困乏,我站在作業面等待別人裝渣時,處于昏昏欲睡的狀態,對塌方前兆似乎都麻木了,直到安全員破聲大喊“快跑”時才反應過來。我剛轉身跑出兩步,我用的鐵制手推車就被塌落下來近兩立方的大石塊砸得稀爛。在我上方照明的汽燈,更是埋在了石堆里。作業面5、6個人,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蜂擁跑出洞外。假設晚跑幾秒鐘,后果就不是受傷的事了。當時,帶班負責人饒前進,在洞外點名時聲音都驚嚇得變調了……

    1971年入伍的湖南籍老班長饒前進(左),1985年任營長參戰,繆曉東(右)

    還有一天傍晚,1971年入伍的黑龍江籍老兵一班副班長賈學生,帶我們4、5個人去附近山中砍伐支撐坑道的樹木。當把一棵比水泥電桿還粗的大柞樹鋸到五分之四的時候,大樹慢慢向陡峭的山下傾斜。這時候,我們班一個1975年入伍的湖南籍新兵上前用手去推,頗有經驗的賈班副讓他躲開。這個新兵不以為然,賈班副急步上前把他一把拉開。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咔嚓”一聲脆響,那棵原本慢慢傾倒的大樹,猛然間從中間劈開,一半連接樹根倒下,另一半急速向上撅起2、3米高。如果沒有賈班副這一拉,一定會把這個新兵撅起后摔到山下去,肯定造成傷亡事故。事后,大家對新兵好一通訓斥,新兵也意識到了危險,嚇得臉色蒼白半天沒有說話……

    1971年入伍的黑龍江籍戰友賈學生

    類似這樣的危險情況,在幾個月的國防施工中發生過很多。我們這一撥兒兵,雖然絕大多數沒有上過戰場,可這一段國防施工,也算經歷了生死考驗。那個年代,當兵就是這樣,憑著一腔熱血,憑著對黨的忠誠,“任做黨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當時施工,一個連隊唯一的機械設備就是一臺柴油空壓機,連接著幾臺風鉆打眼放炮,安全設備就是一人一個柳條帽,一人一身回收后清洗發硬的舊棉衣。然后,在根本不適合打坑道的地質條件下,讓沒有任何施工經驗的步兵連隊去打坑道——明知山有虎,也得虎山行!

    我們團六連,從半山腰掘進的一條坑道遇到塌方,一直塌落到上面見到了天,根本無法向前掘進。所幸我們部隊在1975年5月全軍大換防中調防去了山東,據說后來接替我們施工的沈陽軍區工兵團死傷多人。一晃48年過去了,對這段出生入死的國防施工記憶太深刻了,在此寫下來留作紀念。

    合著咱命大,掉下來的石塊小了點,沒有被砸成肉餅。戰友們奮不顧身,知險不退反而向前,完全出于本能的反應。要不是讓繆曉東和饒桂南老班長把我搶救出來,真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大家,算是摸了摸閻王爺的鼻子又回來了。

    更讓我唏噓的是,當時腦震蕩略有失憶,根本就不知道是誰把我拉出來的。救我一命的繆曉東和饒桂南老班長,都沒把這當回事兒,從來也沒有向我提起過這個事情。也是趕上緊接著我們轉變任務停止施工,開始忙活千里換防山東,這事兒就這么擱下了。直到2018年夏天,我專程到遼寧遼陽,與分別40多年朝思暮想的戰友們歡聚一堂喝酒聊天時,才弄清了當時的整個過程。

    左起:張永勝、劉振學、作者、李國寶、繆曉東,2018年夏天在遼寧遼陽相聚

    我還埋怨曉東為什么沒告訴我,曉東平淡地說:“戰友遇到危險了,施手救援,這是必須,也是必然,沒什么好表白的。”

    啥也不說了,喝酒吧!繆曉東(左)、胡長寬(中)、作者(右)

    作者(左)、李國寶(中)劉振學(右)

    這就是那些我受連長教訓時,可以在旁邊“起哄”“架秧子”的兄弟。但是,在戰場上,可以甘心為你擋子彈;在危險時刻,可以奮不顧身,憑著本能搶救你,并且根本不圖什么回報。這就是“過命”的兄弟,這就叫“連心”戰友!

    正當我們艱苦卓絕地和巖石、冒頂、塌方、污染、疲勞作斗爭之際,5月30日,突然接到命令:工程停止,部隊撤回。

    這樣的事情,對我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軍令如山,“一切行動聽指揮”絕無二話。6月1日,接到命令:5日出發,10日前返回營房待命,由此拉開了千里大換防的序幕。

    6月5日早晨,天下著雨。我們五點起床,六點開飯,七點集合出發,離開進駐整整三個月的灣溝村。村民們站在雨中,老支書、老房東緊握著我們的手,孩子們拉著我們的衣襟,依依不舍地為我們送行。當時的感人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坑道遇險,不堪回首。青春無悔,軍旅有情。那時候可是真苦啊,卻由此奠定了我們的世界觀;那時候可是真累啊,卻由此鍛造了我們的價值觀;那時候可是真險啊,卻由此鑄就了我們的人生觀。這煉獄般的經歷,是我人生履歷中濃重的一筆,難以忘懷!

    幾年前,繆曉東戰友自駕車又回到了當年施工的地方,想再看看我們辛辛苦苦打的坑道。聽當地老鄉們講述,那些坑道經不住雨雪的侵蝕,早已經坍塌不復存在了。可是,我們當年流下的汗水和熱血,還有我們永久的記憶和深切的情感,卻永遠地留在了那里!

    寫這篇回憶文章,也是給當年參加鏡泊湖坑道施工的戰友們及其后輩留點念想。

     軍旅原創文學與您一路同行

     【作者簡介】

    馮永志,河北省邢臺市人,1972年12月入伍,在138師413團1營2連服役。1978年復員,任銀行支行行長15年,市行處長8年,現已退休。

    【重要提示

    1.來稿字數需要300以上,含個人簡介方可加注原創標識,不加注原創無法添加到個人專輯
    2.本公眾號已經與360個人圖書館同步,不加注原創無法同步360文庫。
    3.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后臺大數據會自動過濾,花費時間編輯后將無法推送,請自尊。
    4. 了解《軍旅原創文學》同題作品征文詳情,請點:【軍旅原創文學】同題作品征文啟事
    5.發稿郵箱:917141698@qq.com。郵箱來稿需要添加主編微信917141698,以便溝通相關事宜。
    6.嚴禁把發到朋友圈、文學群的稿子私發編輯或郵箱,閱讀量低于100者,將控制刊推后續來稿。 
    7.【軍旅原創文學】第二期紙刊已經開始籌劃,歡迎廣大軍旅文學愛好者賜稿指導!
    8.了解平臺情況點擊: 軍旅原創文學公告 


    覺得好看,請點這里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 四虎影视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美女在线播放啊|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蛋壳|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481页| 黑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护士张开腿被奷日出白浆|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视频站|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成人av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亚洲精品麻豆一二三区|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人成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波霸爆乳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 | 久热爱精品视频线路一|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人妻| 国产午夜手机精彩视频| AV喷水高潮喷水在线观看COM| 亚洲更新最快无码视频| 国产萌白酱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在线观看日韩|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疯狂做受XXXX高潮国产| 性一交一乱一伦| 丰满少妇人妻HD高清大乳在线| 国色天香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成人无码特黄特黄AV片在线| 国产中文三级全黄| 亚洲嫩模喷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喷水| 99精品热在线在线观看视| 2021国产成人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