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那些年 我們一同背詩的時光 ![]() ![]() 賞春/芳草/春游郁然有懷賦 羅鄴〔唐代〕 芳草和煙暖更青, 閑門要路一時生。 年年點檢人間事, 唯有春風不世情。 · 譯注 羅鄴[yè],名字聽著耳生,其代表作品更是前所未聞,若不是因為2014年湖北高考語文的詩詞鑒賞題選了他的《早發》,恐怕他還在全唐詩的卷帙中沉睡呢。 羅鄴與其同族兄弟羅虬、羅隱齊名,號稱“江東三羅”。羅隱寫詩夠厲害吧,但還是沒能贏一個“詩X”的雅稱,而羅鄴就不同了,他作詩因氣勢奪人,筆無藏鋒被稱作“詩虎”。 來看上面這首《賞春》。 · 簡析 “芳草和煙暖更青”,首句起得平穩,言芳草在煙靄的籠罩下,越發顯得青翠。次句“閑門要路一時生”則有點奇峰突起的味道了。前人寫春草,無外乎刻畫其蔓延不絕之狀,借以表達愁之渺遠或殷切盼歸的情感。而羅鄴關注到的卻是草“不擇地”而生的特點。 “閑門”,人來往不多,清閑的門庭,泛指隱居之所。“要路”,主要的通道,泛指顯要門戶,即豪門大戶。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間的爭名逐利之人,必然常聚集于“要路”,至于“閑門”,則早可羅雀矣。 然而,春草就不這樣搞雙標,閑門也好,要路也罷,它都愿意去生長。 由春草,作者繼而想到春風,因為春草畢竟是春風吹生的嘛。 “年年點檢人間事,唯有春風不世情”,春風每年都來人間一趟,仿佛在清點人間萬事,但它一點也不“世情”,對待萬物一視同仁,所到之處春草皆生。不像世間有的人啊,點檢人事還要看地位高低、財產多寡…… “唯”字,下筆果斷,意謂除了春風,沒有不“世情”的,這種否定直指當時社會上的各種弊病,可謂發人深省。 杜牧也用了“唯”字。“公道世間唯白發”,意謂除了白發,世間根本沒有講公道的。通過“白發”之“公道”,來襯托世間之不“公道”,可謂振聾發聵。 送隱者一絕 唐·杜牧 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云林遠市朝。 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 杜牧所認為的不公道是指,潔身自好的君子不得不歸隱山林,去過一種孤獨平淡的生活;而那些公子王孫卻在富貴榮華的生活中逍遙放縱。 但不管是平頭百姓還是豪門貴族,都逃脫不了歲月的摧殘,都必須經歷蒼老與死亡。從這方面來看,白發才是最公道的。 這首詩我們前面已讀過,不再逐句解讀。 |
|